健脾利湿、行气化滞法治疗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临床观察

2015-04-26 07:25查国林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3期
关键词:排空胃管功能性

查国林,海 霞,丽 娟,秀 芳

(婺源县中医院, 江西 婺源 33200)



健脾利湿、行气化滞法治疗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临床观察

查国林,海 霞,丽 娟,秀 芳

(婺源县中医院, 江西 婺源 33200)

目的:探讨健脾利湿、行气化滞法治疗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胃管平均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为78.04%,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胃管平均留置时间为(20.37±2.57)天,对照组患者术后胃管平均留置时间为(30.53±3.88)天,观察组患者术后胃管平均留置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利湿、行气化滞法治疗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临床疗效显著,可缩短胃管平均留置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腹部手术;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健脾利湿;行气化滞

功能性胃排空障碍也叫胃瘫、术后胃无张力症等,目前多采用胃肠减压、抗炎、多潘立酮、莫沙必利及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治疗[1]。对患者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我院采用健脾利湿、行气化滞法治疗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可配合完成本研究。纳入标准:①腹部手术者,符合诊断标准,并经确诊的;②自愿受试,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③未参加其他临床试验者。排除标准:①腹部手术未发生排空障碍者;②有腹膜炎体征,血压下降等生命体征不稳定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男性29例,女性12例;年龄30~47岁,平均年龄为(39.22±5.63)岁;原发病:胃癌30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0例,十二指肠肉瘤1例。对照组男性30例,女性11例;年龄30~48岁,平均年龄为(39.47±5.21)岁;原发病:胃癌29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1例,十二指肠肉瘤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原发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胃肠减压、抗炎、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口服胃复安,10mg/次;口服吗丁啉,10mg/次;每天3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用法及用量:参苓白术散+四逆散150~200mL,肠鸣音恢复后经胃管注入,闭管3~4h,每天2次。方药组成:枳实10g,白扁豆8g,党参10g,炒白芍10g,白术10g,柴胡10g,炙甘草6g,茯苓10g,陈皮10g。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胃管平均留置时间。

1.4 疗效评价标准[2]

治愈:腹部症状消失,肛门排气、排便恢复正常,胃管引流量<200mL/天,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结果显示胃蠕动恢复;有效:上腹部饱胀症状有所缓解,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结果显示胃蠕动,胃内有少量胃液;无效:上腹部症状无改善,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结果显示胃蠕动未恢复。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为78.04%,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胃管平均留置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胃管平均留置时间为(20.37±2.57)天,对照组患者术后胃管平均留置时间为(30.53±3.88)天,观察组患者术后胃管平均留置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unctional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FDGE)是腹部手术常见并发症,有较高的发生率[3]。有研究认为,术后感染、营养状况、饮食不当等均会引发该病症[4]。中医研究认为,手术创伤会使得机体胃气不降、气机不畅,从而发病[5-7]。中药治疗时则以通为主。

FDGE指的是手术后出现的功能性疾病,主要特征为胃排空时间迟缓,多在胃大部分切除术后。FDGE发生后,往往会持续数周,甚至更长时间。正确诊断和治疗FDGE,对于减轻患者痛苦,缩短FDGE病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参苓白术散+四逆散+制香附、无胡索、木香、陈皮、山楂,具有增强胃动力,加强胃排空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术后胃管平均留置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健脾利湿、行气化滞法治疗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临床疗效显著,可缩短胃管平均留置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赵玉芹. 食管贲门癌根治术后胃排空障碍的观察与护理干预[J].全科护理,2014,12(18):1700-1701.

[2] 李明岳,鲍世韵,刘嘉林,等.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4, 21(7): 789-791.

[3] 陈涛, 李奇为, 王坚. 腹部非胃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诊治分析[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4, 19(3): 243-246.

[5] CARBONE F, TACK J. Gastroduodenal mechanisms underlying functional gastric disorders[J].Dig Dis,2014,32(3):222-229.

[6] 刘炜,曹胜华.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手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疗效评价[J]. 亚太传统医药, 2013, 9(6): 80-81.

[7] NAHATA M, SAEGUSA Y, SADAKANE C, et al. Administration of exogenous acylated ghrelin or rikkunshito, an endogenous ghrelin enhancer, improves the decrease in postprandial gastric motility in an acute restraint stress mouse model[J]. Neurogastroenterol Motil, 2014, 26(6): 821-831.

(责任编辑:宋勇刚)

2014-10-09

查国林(1968-),江西省婺源县中医院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临床医学。

R256.3

A

1673-2197(2015)03-0094-01

10.11954/ytctyy.201503042

猜你喜欢
排空胃管功能性
抽水蓄能电站小负荷发电排空上水库可行性试验研究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重症昏迷患者可视喉镜在胃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一种功能性散热板的产品开发及注射模设计
云海相接,追浪排空
不同功能性聚合物在洗涤剂中的应用
介绍一种导丝插胃管的方法
超声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患儿与胃排空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切除术后残胃排空障碍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