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情况与血糖控制相关性调查

2015-05-05 01:31李象辉李显春李昆波代月娇陆慧仙苏真芳
实用临床医学 2015年3期
关键词:掌握情况糖化血糖

李象辉,李显春,金 娜,李昆波,代月娇,陆慧仙,苏真芳

(1.云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昆明650021;2.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二科,昆明650032)

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情况与血糖控制相关性调查

李象辉1,李显春1,金 娜1,李昆波1,代月娇1,陆慧仙1,苏真芳2

(1.云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昆明650021;2.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二科,昆明650032)

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知识的掌握情况与血糖控制的关系,为制订和实施完善的健康教育计划、普及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知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与血糖控制问卷”,对21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其中200例问卷应答有效。结果 200例患者自我管理知识掌握情况与其BMI、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84、-0.906、-0.484、-0.445(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知识掌握情况直接影响患者血糖控制水平。临床上应为患者制订全面、个体化的健康教育计划,提供有效、可行及患者容易接受的健康教育方式,以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良好地控制血糖,预防及延缓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2型糖尿病; 自我管理; 血糖控制; 问卷调查

我国糖尿病处于高发态势,糖尿病患病率最新流行病学数据显示,20岁以上的2型糖尿病发病率已达11.6%,与2008年的9.7%相比,又增加了1.9 个百分点[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慢性并发症调查组报告,住院2型糖尿病并发症患病率分别为高血压34.2%、脑血管病12.6%、心血管病17.1%,下肢血管病5.2%[2]。目前临床采用在药物治疗的前提下,结合饮食、运动疗法及心理护理等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措施,以调动机体的潜能,增强自身的神经、免疫及体液调节功能,终达到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目的,但由于病因复杂和个体差异等原因,糖尿病的治疗和控制效果并不理想。本研究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自我管理知识的调查,分析患者自我管理知识的掌握情况与血糖控制的关系,为制订和实施完善的健康教育计划、普及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知识提供依据,以达到控制血糖、防止或延缓急慢性并发症发生及发展的目的。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于云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调查对象,均符合1999年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入选标准:1)没有认知功能障碍;2)年龄大于18岁而小于80岁;3)知情同意,愿意接受调查。排出标准:1)血糖高于正常,但采用饮食控制、增加运动量等措施后血糖控制下降至诊断值下;2)合并其他严重的原发病者;3)近1个月内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急性代谢紊乱及合并感染者。

1.2 调查内容及方法

在获取被调查者的知情同意后,由一名经过培训的护士一对一、不加任何暗示地读出问卷,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客观地给出答案,由调查护士代为记录。调查内容包括个人一般情况、自我管理知识掌握和血糖控制情况、获取自我管理知识途径四方面。1)个人一般情况: 性别、年龄、病程、文化程度、家族史等信息。2)自我管理知识掌握情况:采用自行设计并由3名专家经过多次修改而成的“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情况量表”共计40个条目,包括糖尿病基础知识、运动、饮食、血糖监测、用药(包括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注射)、低血糖防治知识六个维度。3)血糖控制情况:BMI、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4)获取自我管理知识途径:医护人员指导、宣传材料、网络查询及其他。

1.3 统计学方法

用均数和百分比描述人口学特征;不同率的比较用χ2检验;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知识总体得分与血糖控制情况分析采用Person相关性分析。全部统计分析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纳入本调查的共210例患者,有效问卷数200份,问卷应答率为95.23%。200例糖尿病患者人口学基本特征与获取自我管理知识途径见表1。

表1 200例糖尿病患者人口学基本特征及获取自我管理知识的途径

2)200例患者糖尿病自我管理知识掌握与血糖控制情况相关性分析。患者糖尿病自我管理知识掌握情况与其BMI、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84、-0.906、-0.484、-0.445(P<0.05),说明患者糖尿病自我管理知识水平越高BMI、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控制越好。

3 讨论

糖尿病的治疗目标是通过患者的良好自我管理,以控制血糖等代谢指标,从而防止或延缓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加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是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护理人员不仅是直接治疗的执行者,而且要引导患者依从治疗和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2]。本研究结果表明,患者糖尿病自我管理知识掌握程度影响着各项血糖控制指标,与患者BMI、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呈负相关,说明患者自我管理知识掌握越全面,血糖水平控制得越好。文献[3]提示,糖尿病教育是糖尿病综合治疗方案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行糖尿病三级预防的重要手段之一。美国糖尿病控制联盟与并发症的临床试验[4](DCTT)研究显示,开展糖尿病教育,取得患者主动配合是达到良好控制的前提。糖尿病教育作为一种治疗性教育,在综合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糖尿病教育不仅是治疗的一部分,它本身就是一种治疗,应该让糖尿病患者参与糖尿病的治疗与控制,并指出“那些对糖尿病的知识了解得最多的糖尿病患者,活得最长”[3]。我国现在每年约有三分之一的糖尿病患者因缺乏糖尿病相关知识,未能积极治疗和护理而产生各种急慢性并发症,应给予糖尿病患者终身的医疗关注[5]。因此医护人员对每一位初诊为糖尿病的患者,不论他年龄大小、知识层次的高低,必须进行系统的个性化健康教育,采用课堂式、小组式或个体化的饮食、运动、监测、药物、低血糖防治等方面的指导,以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和依从性。

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知识水平,应建立定期随访和评估系统。本次调查结果提示,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知识掌握情况并不乐观,总得分只有(82.79±13.49)分,而200例参与调查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仅为53%,提示有接近一半的患者在院外自我血糖管理能力低下。有研究[2]表明,建立定期随访和评估系统,可确保所有糖尿病患者都能得到咨询,获得及时、正确的指导。建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管理档案,定期对患者进行饮食、运动、血糖监测、用药、低血糖防治等方面的回访,了解患者自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给予具有针对性的指导,纠正其不良的行为,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提高医护人员糖尿病相关知识水平及健康教育技能。本调查结果显示:200例被调查的糖尿病患者中,有182例是从医护人员获取自我管理知识,占91%。因此,要加强医护人员对糖尿病患者教育的培训,使其系统的掌握糖尿病相关知识及娴熟的教育技能,为糖尿病患者进行全面的指导。

总之,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知识水平,促进患者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增强其自我管理能力,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良好地控制血糖,防止或延缓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或发展,减轻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提升其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1] Yu Xu,Wang Limin,Jiang He,et al.Prevalence and control of diabetes in Chinese adults[J].JAMA,2013,310(9):948-958.[2]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6(7):447-498.

[3] 袁丽,熊真真.糖尿病护理与管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63.

[4] The DCCT Research Group.Epidemiology of severe hypoglycemia in the diabetes control and complications trial [J] .Am J Med,1991,90(4):450-459.

[5] 许曼音.糖尿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651-652.

(责任编辑:罗芳)

2014-07-16

苏真芳,副主任护师,E-mail:2404968836@qq.com。

R473.5

A

1009-8194(2015)03-0096-02

10.13764/j.cnki.lcsy.2015.03.041

猜你喜欢
掌握情况糖化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女性人工流产术后保健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研究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新型糖化醪过滤工艺
菏泽学院公共体育课学生篮球规则掌握情况及对策分析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猪的血糖与健康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有效运用信息反馈
甜酒曲发酵制备花生粕糖化液的研究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非糖尿病冠心病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