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医四塔理论与现代医学现象的相关性探讨

2015-05-06 01:24王肖飞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5年7期
关键词:傣医现代医学脏器

王肖飞,曾 君,杨 梅

(1.西双版纳州傣医医院,云南 景洪 666100;2.云南中医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民族医药·

傣医四塔理论与现代医学现象的相关性探讨

王肖飞1,曾 君1,杨 梅2

(1.西双版纳州傣医医院,云南 景洪 666100;2.云南中医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本文以傣医四塔理论为依据,解读了细胞、皮肤及脏器的结构及功能,并运用四塔理论归类脏器病变。结果显示,四塔理论能较好地解释现代医学现象,其所归类的脏器病变与现代医学之论述高度契合。本文为傣医药理论体系的科学研究、以及开展傣医与西医的结合提供了一定的验证及理论基础。

四塔理论;现代医学;人体脏器

傣医药学作为一门具有傣民族特色的传统医学,传承发展已有2500年的历史,起缘于佛教思想的傣医“四塔”理论作为一种认识生命,阐述人体生理及病理现象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理念,其方法论是否能够完全合理地解释人体健康、疾病以及诊断治疗的各个方面,能否经受住临床实践的检验,能否与现代科学观点契合等相关性问题的探讨则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以四塔理论的概念、内涵为依据,将现代医学所界定的脏器结构及功能,按照四塔的特性及功能进行分类解读,并以四塔的盛衰归类分析脏器病变,再与各脏器病变的现代生理病理表现相对照。通过分析四塔理论解释现代医学脏器结构、功能及生理病理现象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探讨四塔理论与现代医学现象与疾病的关系,探究傣医学与现代医学的契合点,阐明傣医四塔理论的实质内涵及应用价值,旨在为傣医药创新发展提供思路。

1 四塔理论的基本内容

1.1 傣医“四塔”的概念 四塔是指风、火、水、土四塔,“塔”为佛语“大”的音译,有界别、类种、元素、要素之意。傣医四塔理论源于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借鉴了佛教“四大”理论用以解释人体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规律。傣医学认为,四塔是构成世间万物和人体的最基本的物质要素,也是促进和构成人体生命的“四大生机”。人体的生长发育必须依靠四塔之间的相互依止和动态平衡才能实现,四塔失调则产生疾病。四塔理论作为傣医学的一种认识论和方法论,贯穿在傣医药理论与临床之间,将傣医医家所积累的大量有关医学、药学的零散知识融合成一个整体,并赋予傣医理论体系以很大的包容性,使之不断地接受、容纳和同化新的知识或经验。可以说傣医理论体系就是以四塔理论为基本方法构筑而成的,四塔是傣医学理论体系构建的基石,同时也是傣医学理论的核心内容。

四塔的特性及功能包括体、相、用3个方面。其中土之体性是坚实,以坚为性,有形,有坚硬、固体、住立的特性,具有保持一切的作用;火之体性是温暖,以热为性,有温煦、燃烧、成熟的特性,具成熟一切的作用;水之体性是湿润,以湿为性,有流动、维持、粘结、收敛、聚合的特性,具有摄集一切的作用;风之体性是流动,以动为性,有支持、资助和运动的特性,具有生长一切的作用。[1]

1.2 傣医“四塔”之间的关系 傣医古籍《帷苏提麻嘎》论述:土以水摄集,以火保护、以风支持,是风、火、水3种元素的住处所缘,水以土而住、出没于土中,以火作保护、以风来支持,是土、火、风3种元素的结着所缘,火以土而住、以水摄集、以风支持,是土、火、风3种元素遍熟所缘,风以土而住,以水摄集,以火遍熟,是、土、水、火3种元素的支持所缘。四塔之间和合共生,相互依止,互不离缘。故有“我今此身,四塔和合,人育健壮”之说,也有四塔违合,“地、水、火、风共成身,随彼因缘招异果,同在一处相违害”之说。[1]

2 傣医“四塔”理论的现代解读

在对四塔概念、特性及功能理解的基础上,四塔理论可作这样诠释:即“风、火、水、土”即是组成生命的4种基本物质,也是促进生命生长发育的4种基本要素,风以动为性,是其它三塔的支持所缘,是生命生长发育的动力所在,凡体内与动(动力)相关的功能均属风塔主管;火以热为性,是其它三塔的遍熟所缘,是生命的势能所在,意指生命新陈代谢的生化过程,凡体内新陈代谢及生化反应均属火塔主管;水以湿为性,是其它三塔的结着所缘,是生命的营养所在,是体内物质运输及信息交换的载体及网络,与液体相关的功能均属水塔主管;土以坚为性,是其它三塔的住处所缘,是生命的结构所在,凡与形态结构相关的功能均属土塔主管。

四塔共生共存于人体各个组织器官之中,无处不在,无处不发挥作用。四塔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即相互支持、扶助,又相互约束、制衡,一塔生变,定然影响彼塔,彼塔生变,必然波及此塔[2]。在现代医学生理及病理变化过程中,局部与整体、结构与功能之间的联系相当密切,体内各系统之间、各脏器功能同样存在协调配合及互相影响的关系,因此,当一个组织或器官发生病理变化时,就可能会影响或波及到另一个组织或器官的功能及结构发生改变。

3 四塔理论解读现代医学现象

3.1 四塔理论解读细胞结构及功能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最小的生命单位,也是机体生长发育的基本单位。细胞是一个独立有序的、能够进行自我调控的结构功能体系及代谢系统,各种组织都是以细胞为基本单位来执行特定的功能,整个机体新陈代谢活动都是以细胞为单位协调进行的。因此,如果用“四塔”理论能够合理解释细胞的结构及功能,就必然能够解释各种组织器官的结构及功能,进而解释人体的生理及病理现象。那么细胞之中有四塔吗?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及细胞核构成,细胞膜是一个含蛋白的双脂质层流体物质,负责将细胞与外界分隔开来,它维持着细胞的形态,并控制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细胞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其内充填细胞液及细胞器,细胞核是控制着生命的遗传活动。按照四塔特性及功能,结合细胞的形态结构及功能进行分析,细胞膜、细胞器、细胞核等固形物质归属于土塔主管;细胞膜的液性物质交换、细胞液内细胞器及胞核的物质交换及信息传递等归属于水塔主管;细胞的生化代谢反应由火塔主管;细胞内外物质交换、生化代谢及生命活动的动力由风塔主管,基本上就能完整合理地解释细胞的生长发育及生命活动现象[3]。比如,在零下196摄氏度液氮中保存的冷动卵子,因其“火塔”“风塔”功能抑制,卵细胞内新陈代谢和分子运动几近停止而处于“休眠(冬眠)”状态,故一经成功解冻恢复“火塔”“风塔”功能,就能保持生命活力,与精子结合而形成生命。

3.2 四塔理论解读皮肤结构及功能 人体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构成,并含有附属器官(汗腺、皮脂腺、指甲、趾甲)以及血管、淋巴管、神经等,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具有保护、呼吸、分泌、吸收、排泄等功能。按四塔特性及功能分析,则皮下结构、维持皮肤、皮下组织及附属器官的结构与形态属土塔;风塔是皮肤分泌、排泄、吸收、呼吸的动力;水塔负责汗腺、血管、淋巴及内营养物质及新陈代谢物的输送以及神经递质的信息传递;火塔负责调节体温和新陈代谢。

3.3 四塔理论解读脏器结构及功能 按照四塔理论对细胞及皮肤功能结构的解读方式,人体部分脏器结构功能分类如下,见表1。

表1 四塔理论与人体部分脏器结构功能分类

3.4 四塔理论归类现代医学脏器病变 由于生理上四塔之间存在着共栖恒动平衡关系,当内外致病因素的作用影响到人体四塔的“合和共生”,则导致四塔关系失衡,从而出现四塔过盛或不足的病理变化。可能是一塔的过盛或不足,也可能是多塔的过盛或不足。在四塔理论对现代医学正常脏器及功能的解读基础上,笔者以四塔过盛及不足对脏器的部分疾病归类如下见表2。

表2 四塔过盛及不足所对应疾病

4 讨论

现代医学中关于生命的最基本单位细胞的形态结构及功能描述良好的契合了风、火、水、土这4种元素的特性及作用,将皮肤、心、脑、肝、肺、肾及胃肠等人体重要脏器的形态结构及生理功能以四塔属性进行分类,亦能较好地解释四塔在人体各脏器中所起的作用及相互联系,按四塔过盛或不足归类的各类症状及疾病也与现代医学论述的各种脏器病变相吻合。

为此,笔者认为,四塔理论能从另一个角度阐释人体的结构及功能,它所论证的重要脏器形态结构及功能属性与现代医学所呈现的脏器功能非但不矛盾,而且还高度契合。由四塔功能失衡所推断的各种症状及疾病也符合现代医学所确立的脏器病理改变。一种疾病可能由多塔不调而引起,比如休克即可因水塔不足(如失血)引起,也可能因风塔不足(如低血压)引起,或由火塔过盛(如感染)引起,甚至可由土塔衰败所至(如心肌坏死、心脏破裂);一塔病变还可能波及其它塔的功能出现改变,如风塔的不足可能导致水塔的过盛而出现浮肿、水钠潴留,也可能引起火塔的不足而导致代谢的下降(如甲减等病)。傣医学四塔理论采用与现代医学完全不同的认知方法,二者对人体生命过程的描述竟能达到如此高的相似度,说明傣医学四塔理论作为一种哲学体系,不但能良好揭示生命物质的本质及运动变化规律,同时具有较好的科学性。

总之,傣医学四塔理论系统完整,不但是一门揭示生命物质本源及运动变化规律的哲学方法,且能科学的解释人体及其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及功能特点,阐释各种器官病变的病理表现,四塔理论在疾病诊断中不但具有传统性、实用性、而且有较强的科学性,其理论体系在当今现代医学高速发展的时代仍有进一步研究及开发的现实意义。

[1]张超.傣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7,30.

[2]尹菲,张闯,郑进.论四塔五蕴学说与傣医疾病观[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9,32(6):30.

[3]王雪梅,杨梅,胥筱云.以“四塔五蕴”杨核德的傣医疾病观浅析[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9,32(5):24.

R29

A

1007-2349(2015)07-0098-03

2015-05-10)

猜你喜欢
傣医现代医学脏器
鼠疫促进现代医学
鳖甲及其复方制剂抗脏器纤维化研究进展
在达古雪山巅
浅析医学科技对眼健康系统发展的影响
连续性血液净化机在儿童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救治中的应用
评方小平《赤脚医生与现代医学在中国》
名傣医林艳芳老师临床诊治乳癖67例
名傣医林艳芳临床诊治蛇串疮经验
名傣医林艳芳临床诊治咳嗽经验
名傣医林艳芳老师临床诊治肠梗阻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