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和胃汤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28例临床效果及其对PGⅠ和PGⅡ的影响

2015-05-06 01:24叶伟军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5年7期
关键词:小柴胡流性汤加减

叶伟军

(广东阳山县慢性病防治院,广东 阳山 513100)

自拟和胃汤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28例临床效果及其对PGⅠ和PGⅡ的影响

叶伟军

(广东阳山县慢性病防治院,广东 阳山 513100)

目的 自拟和胃汤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28例临床效果及其对PGⅠ和PGⅡ的影响。方法 选择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5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28例,对照组服用多番立酮和雷尼替丁治疗,观察组采用和胃汤加减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PGⅠ和PGⅡ检测值,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前PGⅠ和PGⅡ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GⅠ和PGⅡ值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对照组为10.71%,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和胃汤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并应用。

胆汁反流性胃炎;小柴胡汤;西医治疗;临床效果;不良反应

胆汁反流性胃炎(primary bile reflux gastritis,PBRG)又称碱性反流性胃炎,该病的致病机制是患者的胆汁由于病理原因排入十二指肠,混合其他肠液后逆流至胃部导致的炎性病变[1]。主要由慢性胆道疾病、胃大部切除及幽门病理性改变引发。胆汁反流性胃炎往往与其他胃部疾病共存,如:消化性溃疡等。由于患者的胃黏膜被反流液中的胆酸盐等物质反复刺激,使其屏障功能被破坏,导致该病具有病程长、易复发的特点。笔者通过对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28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采用和胃汤加减治疗,并将治疗效果与同期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的患者进行比较,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56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西医《消化内镜学》[2]和《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中规定的胆汁反流性胃炎诊断标准,同时排除肝胆疾病者、胃肠手术史者及占位性病变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嗳气、反酸、口苦、恶心、呕吐、上腹灼热痛及便秘等;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28例,其中观察组男15例,女13例;年龄22~66岁,平均年龄(37.7±6.8)岁;病程3个月-18 a,平均病程(6.1±1.2)a;伴浅表性胃炎16例,萎缩性胃炎1例,食管下段或胃黏膜充血11例;对照组男16例,女12例;年龄23~67岁,平均年龄(38.1±7.1)岁;病程3个月-17 a,平均病程(5.9±1.4)a;伴浅表性胃炎16例,食管下段或胃黏膜充血11例,萎缩性胃炎1例;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口服多潘立酮10 mg/次,3次/d,口服雷尼替丁150 mg/次,2次/d。观察组采用和胃汤加减治疗:主方为太子参、百合、茯芩、淮山、白芍、白花蛇舌草各15 g,黄岑、法夏、佛手各12 g,柴胡9 g,炙甘草6 g;脾胃虚弱,疲倦乏力,纳呆者加黄芪15 g,白术12 g,党参、太子参各6 g;胃脘胀满、胀痛者加延胡索、川楝子各12 g;胃酸过多,反酸嗳气者加煅瓦楞子、鱼骨各15 g;口苦者加蒲公英15 g;黄连6 g;口干者加麦冬15 g,石斛12 g,每天1剂,加水3碗,武火煮沸,文火煎至1碗,于饭前服下。2组均治疗4周。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禁服辛辣、刺激性饮食,控制每次进食量,少食多餐,治疗期间禁止服用其他治疗药物。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清PGⅠ和PGⅡ检测值,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疗效标准[4]①治愈: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经胃镜复查结果显示胆汁反流症状消失,胃黏膜或食管下段的炎症好转;②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显著改善,经胃镜显示胆汁反流显著缓解,胃黏膜或食管下段炎症基本缓解;③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改善,经胃镜显示胆汁反流有所减少,胃黏膜及食管下段炎症有所减轻或未见变化;④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未见好转甚至加重,胃镜复查结果显示无变化。

1.5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所得数据,并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治疗前后血清PGⅠ和PGⅡ检测值比较 见表1所示。

表1 2组治疗前后血清PGⅠ和PGⅡ检测值比较(μg/mL)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2。

表2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如表2所示,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对照组为10.71%,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n(%)

3 讨论

医学界普遍认为胆囊、十二指肠、胃的相互调节发生改变造成胆汁反流,使肠道功能发生障碍,延迟胃排空等现象是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常见症状[5]。患者多为饮食不节,肝胆疏泄差,胃气受到损伤,胃脘胀痛导致胃部有灼热感、腹痛感。由于受到肝气阻塞,阻碍了其胃功能,胃部调节差,导致肝气阻塞不通,发生胆汁反流,因此,促进患者胆汁排空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关键[6]。人体血清PGⅠ主要由胃底腺的颈黏液细胞和主细胞分泌,PGⅡ由全胃腺及近端十二指肠Brunner腺分泌。大部分PGⅠ及PGⅡ进人胃腔,经胃黏膜毛细血管进入血液的为1%,PG几乎全部来自胃部,在消化性溃疡和Hp感染的人群中,PGⅡ的值会明显升高,PGⅡ的异常说明胃粘膜处于异常状态。因此进行血清PG检测可准确反映胃黏膜组织学的情况。目前临床上往往采用西药治疗,主要治疗目标是对胆汁排空产生促进,使胃黏膜得到保护,加快胃排空,但是临床疗效不甚理想[7]。祖国医学认为,胆汁反流性胃炎属中医脘胀,胃脘痛等范畴。患者多由内伤情志、阻滞气机、气滞肝郁、郁久化热、胆热伤胃、胆胃不调、胃气逆行、胃失和降、饮食不调所致,治疗上应坚持止痛理气、和胃清胆、止呕降逆的原则。和胃汤中小柴胡具补气和胃、疏解肝胆之功效;白芍具有柔肝养血之功效;黄芩具有清少阳胆腑之燥热之功效;甘草具清热解毒之功效;党参、太子参益肺补脾;百合健胃理脾、消积利湿;茯苓渗湿利水、和胃益脾;淮山益胃健脾、有助消化;蛇舌草消痈散结,清热解毒;法夏化痰理气,散结宽胸;佛手健脾舒肝,消胀止呕;小柴胡汤为主方随症加减,进行有效的治疗和调节,诸药合用共奏泄热疏肝、和胃益气、活血理气之功效。和胃汤加减治疗胃部疾病可以显著改善胃黏膜功能、治疗胃部饱胀、嗳气疗效显著。本研究通过对28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采用和胃汤加减治疗,并将治疗效果与同期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的患者进行比较发现,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PGⅠ和PGⅡ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对照组为10.7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和胃汤可以调节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胃肠功能,保护其胃黏膜,促进胃排空等作用显著优于西药。在应用和胃汤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时,患者还要多注意日常的饮食调养,少食多餐,以低脂、易消化的饮食为主,控制体重,将床头垫高15~20 cm再入睡,戒烟酒等,可以明显促进治疗效果。杨成林[8]通过对12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分别采用小柴胡汤和吗丁啉片治疗,治疗21d后发现和胃汤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吗丁啉组,其结果与本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和胃汤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并应用。

[1]张斌华.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分析[J].中医中药,2011,18(26):116-117.

[2]李益农,陆星华.消化内镜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227.

[3]ZY/T001.1~001.9-94,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

[4]王吉耀.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04-407.

[5]彭智勇,叶小英,刘镇.小柴胡汤对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血浆胃动素、血管活性肠肽表达的影响[J].中医中药,2011,18(8):99-100.

[6]梁开斌.小柴胡汤加味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近期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12):88.

[7]赵树芬,赵树林.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36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9,30(1):19-21.

[8]杨成林.小柴胡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J].中医中药,2012,10(32):264-265.

叶伟军(1971.6-),男,大专学历,广东省阳山县人,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中医内科临床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E-mail:ywj393@163.com

R573.3

B

1007-2349(2015)07-0036-02

2015-05-14)

猜你喜欢
小柴胡流性汤加减
Modified Gexiazhuyu decoction (膈下逐瘀汤加减方) alleviates chronic salpingitis via p38 signaling pathway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胆囊术后综合征的效果研究
反流性胃炎的中医治疗效果分析
呼吸科与消化科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认识的异同点
蒙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84例
肃降肺胃法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临床观察
归脾汤加减联合体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48例
当归拈痛汤加减治疗湿热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28例
从经方小柴胡汤谈跟师孙光荣教授心得
ERK2和PI-3K在小柴胡汤抗大鼠肝纤维化中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