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青败毒汤治疗带状疱疹62例疗效观察

2015-05-06 01:24赵如芳黄立航何新制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5年7期
关键词:靖西疱疹带状疱疹

赵如芳,黄立航,何新制

(广西靖西人民医院,广西 靖西 533800)

·中药方剂·

蓝青败毒汤治疗带状疱疹62例疗效观察

赵如芳,黄立航,何新制

(广西靖西人民医院,广西 靖西 533800)

目的 观察蓝青败毒汤在带状疱疹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62例带状疱疹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西药对症治疗,观察组给予蓝青败毒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疼痛缓解时间、结痂时间、止疱时间、脱痂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观察组嗜睡、胃肠道反应、后遗神经痛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蓝青败毒汤治疗带状疱疹临床效果佳,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阿昔洛韦;聚肌胞;蓝青败毒汤;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指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多发于胸腹部、面部、颈部的三叉神经区域[1]。患者感染后可出现神经痛、疱疹、烧灼样/刀割样疼痛,给患者日常工作及生活带来极大影响[2]。中药治疗带状疱疹疗效佳,不良反应少,应用前景广泛。笔者选择本院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62例带状疱疹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中药蓝青败毒汤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62例,为本院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临床表现为皮损处出现基地为暗红色蔟状水泡、红斑、丘疹,且呈单侧带状分布,并伴有体温升高、皮肤刺痛等症状。符合《临床皮肤病》及中医诊断《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的相关诊断标准[3]。排除妊娠期及哺乳期患者;排除肝肾等脏器重要病变者;排除运动型麻痹等特殊类型带状疱疹等。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男18例,女13例,年龄24~68岁,平均年龄(45.7±5.8)岁,病程1~6 d,平均病程(2.2±1.6)d,观察组男19例,女12例,年龄23~65岁,平均年龄(44.1±5.6)岁,病程2~6 d,平均病程(2.3±1.4)d,疱疹发病部位:2组患者个人基本资料及病情等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给予0.5 g阿昔洛韦的葡萄糖注射液250 mL经行静脉滴注,肌注聚肌胞2 mg。以上治疗均为1次/d,连续治疗2周为1疗程。观察组采用蓝青败毒汤进行治疗,方剂组成:大青叶30 g,栀子、生地黄、车前子、茯苓、泽泻各12 g,延胡索、当归各10 g,甘草6 g。水煎服,每天1剂。根据病症进行加减,头面部疱疹者加连翘、牛蒡子各10 g;胸胁部疱疹者加郁金、龙胆草、川楝子各10 g;腰腹部疱疹加黄柏、苍术各10 g;便秘者加大黄、枳实各10 g;合并眼角结膜炎充血加菊花12 g,谷精草10 g;局部红热者加牡丹皮、丹参各12 g。连续治疗5~7 d为1个疗程。

1.3 疗效标准 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局部丘疹、红斑等临床症状均已结痂消失,无疼痛后遗症为显效;局部丘疹、红斑等疱疹情况,明显改善,但有并发症为有效;局部丘疹红斑等临床症状无改善者视为无效[4]。

1.4 统计学分析 临床数据录入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总有效率以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皮疹消退时间、疼痛缓解时间、结痂时间、止疱时间等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治疗效果比较 见表1。

表1 2组治疗效果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2组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 见表2。

表2 2组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d)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2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3。

表3 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带状疱疹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皮肤病,多发于三叉神经、面神经区域,急性期有皮疹区灼痛、刺痛及电击样神经疼痛,皮疹预后3个月可后遗神经痛,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及生活。目前临床多采用抗病毒治疗,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最为常用。

阿昔洛韦为核苷类抗病毒药,起效快,疗程短,不良反应少,生物利用度高。可作用于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激酶,阻滞病毒DNA复制,减轻病毒毒力,减少新病灶的出现,促进皮损结痂。但应用阿昔洛韦无法减轻病毒引起的皮肤、神经的严重反应,仅在病毒进入体内初级阶段有一定治疗效果,使得临床应用中有一定的局限性[5]。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带状疱疹病机为肝郁气结,郁久化火,肝胆火甚,湿热内蕴,外溢皮肤而发病。中药方剂以清热泻火、利湿止痛为主。蓝青败毒汤方中大青叶、黄芩、栀子、板蓝根清热解毒,泽泻、车前子去水利湿,当归、延胡索活血止痛,诸药合用共奏清热泻火,利湿止痛之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也证实,以上诸药具有抗炎、消肿、镇痛、保肝等作用,可显著减轻带状疱疹引起的神经疼痛。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给予中药蓝青败毒汤治疗带状疱疹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西药阿昔洛韦治疗,主要临床症状、体征缓释时间也显著早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蓝青败毒汤治疗带状疱疹临床效果佳,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1]吴雄鹰.中药治疗带状疱疹15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2,4(20):69-71.

[2]丛敏.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162-163.

[3]孙彩霞,汤立新,王丽丽,等.针灸综合疗法配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7(5):4-6.

[4]陈晓阳,简仁杰,郑森,等.阿昔洛韦联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3):38-39.

[5]张志忠.蓝青败毒汤治疗带状疱疹80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12):2153.

赵如芳(1965.9-),女,壮族,广西靖西人,大专,主管中药师,研究方向:中药学。

R752.1

B

1007-2349(2015)07-0038-02

2015-04-13)

猜你喜欢
靖西疱疹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疫苗该不该打?
儿童带状疱疹的研究进展
靖西农民画在广西深圳等地展出
罗常乐作品选
老年带状疱疹药物治疗的对比观察
广西靖西麻鸭获“地理标志”认证
痰热清治疗小儿疱疹性峡炎的疗效分析
清咽散外敷涌泉穴在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治疗的应用价值
一部治疗带状疱疹的创新之作——读《带状疱疹治疗学》有感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1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