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以及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观察

2015-05-06 01:24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5年7期
关键词:二聚体置换术手法

赵 炜

(山东省青岛第九人民医院,山东 青岛 266002)

·针灸经络·

推拿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以及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观察

赵 炜

(山东省青岛第九人民医院,山东 青岛 266002)

目的 探讨推拿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及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43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相同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推拿治疗,15 d后比较两组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及D-二聚体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HS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D-二聚体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推拿可以明显促进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术后关节功能恢复,降低D-二聚体水平。

推拿;全膝关节置换术;膝关节功能;D-二聚体

目前,临床治疗保守治疗无效的晚期膝骨关节炎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一种重要方法是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不但可以缓解患者的膝骨关节的关节畸形、关节疼痛,而且可以改善膝关节功能[1]。近年来TKA患者术后康复越来越被医学界重视,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性对患者术后康复造成严重的影响。有研究显示[2],推拿手法作为一种传统的康复治疗方法,可以显著提高TKA患者术后的康复效果,有利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康复。笔者通过对该院收治的43例TKA患者术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推拿手法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做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86例,所有患者均符合198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制定的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3],有确切的TKA手术指征,术前膝关节内外翻角度小于10度,关节屈曲畸形度≤30,HSS评分≥30 min,初次单膝置换;同时排除术后严重感染、皮肤坏死、深静脉血栓、假体周围骨折、血管神经并发症、股四头肌断裂、假体断裂、髌腱断裂者,白血病、过敏性紫癜及再障者,合并严重心肺肾等主要脏器功能障碍者;其中男58例,女28例,年龄50-71岁,平均年龄(56.7±6.3)岁,病程(4-28)a,平均病程(11.3±2.7)a;左膝46例,右膝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43例,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由同一组医生行TKA,髌骨不予置换。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治疗:术前1 d口服利伐沙班抗凝,每天10 mg,连续服用10 d,术后第1 d给予足底静脉泵,2次/d,20 min/次,第3d行持续被动运动锻炼,2次/d,30 min/次,拔除引流管后鼓励患者下床,每天借助步行器适当行走,在医生指导下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观察组在对照组相同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推拿手法治疗:术后当天待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后协助患者将患肢取中立位,依次按照脚背、脚底、小腿腓肠肌的顺序轻柔推擦按摩,涌泉、昆仑、太冲、三阴交、解溪、照海、足三里、承山、阴陵泉、阳陵泉、委阳、委中、阴谷穴轻柔点按;行15。膝关节手法小范围屈伸,15 min/次;术后第2d和第3d增加推擦力度及深度,并增加推擦股四头肌和胫前肌的治疗,15 min/次,增大至30。膝关节手法屈伸活动范围,每天2次,每次l5 min;术后第4 d至第7d增加腓肠肌和股四头肌的手法按摩,轻柔点按阴市、伏兔及血海穴;髌骨左右推揉、髌骨内外侧韧带推擦(注意避开伤口),15 min/次,每天1次;术后第8至15 d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嘱患者取仰卧位,取患侧股前、内、外侧肌群实施法治疗,患侧膝关节周围实施轻柔法,点按膝眼、伏兔、血海、足三里、阳陵泉、阴陵泉、阿是穴、三阴交;屈肌紧张的患者于术后第10 d取俯卧位,胭窝部肌群行法治疗,取委阳、委中、承山、合阳实施揉法,并配合膝关节屈伸被动运动,髌骨予以推揉,患膝周围行擦法,直至透热,15 min/次,每天1次。

1.3 观察指标 治疗15 d后比较2组患者膝关节功能及D-二聚体水平。

1.4 疗效标准 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标准进行评价,评分越高膝关节功能越好。

1.5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所得数据,并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前后HSS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HSS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2组D-二聚体水平比较 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D-二聚体水平比较(mg/L)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随着全膝关节置换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患者术后往往被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困扰,对其术后康复造成严重不良影响。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灵敏反应指标是D-二聚体水平。深静脉血栓形成会引发患肢疼痛、肿胀、股四头肌肌力低下、膝关节活动受限、步态异常等,以上几个方面的因素互相影响,相互制约,造成患者术后关节活动度显著低下,HSS评分显著降低,对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造成严重影响。推拿手法除了可以放松肌肉,还可以通过按压穴位及关节活动等手法,提高患肢下肢的肌力,使关节活动度得到,降低下肢静脉淤血的发生,同时可以缓解疼痛,改善下肢的血流状况。本研究通过对43例行TKA患者术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推拿手法

治疗,并将临床疗效与同期仅仅采用常规治疗的患者进行比较发现,治疗前2组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S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D-二聚体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王习彬[4],通过对32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分别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及常规康复联合中医推拿治疗,经过比较发现,联合治疗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单纯康复治疗组,其结果与本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推拿可以明显促进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术后关节功能恢复,降低D-二聚体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白伟杰,伍中庆,邓宾.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行针灸、推拿结合康复治疗临床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4,5(3):29-31.

[2]罗伦,袁菊莲,李攀.中医推拿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J].中医正骨,2014,26(11):50-51.

[3]左晓霞,陶立坚.凯利风湿病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908.

[4]王习彬.中医推拿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临床研究[J].医学信息,2015,27(5):96.

赵炜(1973.11-),女,青岛,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外科护理学,骨外科护理优质护理服务,股骨颈骨折等。

R687.4

B

1007-2349(2015)07-0047-02

2015-05-22)

猜你喜欢
二聚体置换术手法
VIDAS 30荧光分析仪检测血浆D-二聚体的性能验证
层递手法
不孕症女性IVF助孕前后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变化与妊娠结局
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降解物水平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的相关性研究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七步洗手法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D-二聚体和BNP与ACS近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