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小学生不良书写习惯及矫正方法

2015-05-12 18:35侯志坚
甘肃教育 2015年5期
关键词:书写习惯中小学生矫正

侯志坚

【关键词】 中小学生;书写习惯;矫正;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05—0088—01

写一手漂亮的字,不论出现在何种场合,都能令观者感到愉快喜悦,更是自身修养的一种体现。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学校、家庭似乎都放松了孩子在书写时的教育和训练,学生自身也就不认真书写了。学生在书写实践中出现了不少问题,也得不到及时解决。下面笔者就此谈几点看法,以引起大家的注意。

一、学生中出现的不良书写习惯

1. 各种各样的书写姿势。有的学生头部压着左臂,侧睡在课桌上写字;有的学生将作业本歪斜放置,甚至与课桌横边成水平状;有的学生抄写作业时,眼睛只顾看课本,不看或很少看作业本,写出来的作业很是混乱;还有的学生写字时喜欢两脚前后左右移动和摇晃,下肢影响上身和头部,写出来的字东倒西歪,等等。

2. 执笔方法不对。写好钢笔字,应该讲求执笔方法,钢笔的正确执笔方法应该是食指和拇指执稳笔杆,用中指抵住笔杆,无名指紧抵中指。但是,有相当多的学生却将食指弯曲,用食指上侧或指甲背抵住笔杆,再用拇指紧紧包住,握紧拳头写字。我任课的八年级某班46名学生中,竟有29名学生是这样握笔写字的,很让人吃惊。

3. 写字时注意力不集中。手在写字,心在想事。学生写字时注意力分散的现象比较常见,如做作业时,边看电视边写字,心思不在写字上,怎么能写好字呢?有的学生虽然在教师或家长督促之下完成了作业,但注意力不在写字上,而在完成作业上。且强制让他们写字,他们心情不舒畅,带着厌烦、浮躁情绪,写出的字自然很难看。

4. 笔画形态变异。教师对钢笔书写的笔画要求不严,致使学生在书写作业时自己摸索,缺乏正确的笔画形态印象。有的学生将一点一捺都写成直线形,有的学生把“心”字中的弯钩写成斜钩,甚至是半圆形。把“页”字中的最后一点,写成一捺或一横,等等。

5. 笔划、笔顺写错。笔划是构成字的零部件,部件不规范,就会影响字的整体效果,笔顺虽不影响一个字的正确性,却有关书写的流畅和美观。有的学生写字时,把笔划数减少,本来两划完成的写做一笔;有的学生增加笔划数,如把竖折折钩本来一划完成的,做两划或三划完成。笔顺的错乱更为普遍,如“国”字,不少学生就是先把框封口,再写框内的“玉”。

6. 不自觉写成仿宋体。有的学生为求卷面整洁,刻意求工整,不自觉地写出仿宋体,这样的字类似用火柴梗拼搭,字形是写方了,看上去工整美观,但十分僵硬呆板,全无生动性可言,不但写字的速度慢,而且还妨碍进一步写好流畅活跃的行书体。

7. 数字和符号书写不规范。数字符号中,一些带弧线的笔画,学生觉得难写,就用直笔写出,不仅难看,而且还会同一些汉字混淆,如,汉字中的“了”,不注意便写成了阿拉伯数字“3”;“2人”容易与“工人”混淆等。

8. 写潦草字、错别字、不规范简化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错字、别字是难免的,但潦草字和不规范字要及时克服。字迹潦草,别人不易认识,有些潦草的字单个写出,就连写字者本人也有可能不认识。

9. 不注意结构的组合。学生写字时,往往只记住一个字由某些笔画和部分组成,而不重视如何组合,从而下笔不顾前后照应,不注意上下左右挪让,结构混乱,比例失调。

二、矫正方法

1. 教师、家长相互沟通,从小抓起,共同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师从幼儿园、小学一年级就应开始要求学生正确的执笔方式,正确的坐姿,正确的汉字、字形。

2. 开设书法课时严格要求学生用田字格、米字格、九宫格书写,选好名家字帖,让学生描摹、临帖,打好基础。切记基本功不扎实,就开始让学生写行书或草书,最后写得不伦不类。

3. 写字时,让学生思想高度集中,认清汉字的基本笔划和字形,不能随心所欲地增减笔划,写错别字、生僻字。要求学生要按汉字的笔顺规律写字,注意字的间架结构组合。

4. 组织书法竞赛活动,提高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教师可以适时组织班级或全年级、全校的书法竞赛活动,对获奖者进行鼓励和表彰,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5. 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让学生自愿写好字。教师除了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优秀硬笔书法作品外,还可以多讲讲书法家的轶闻趣事,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或者带学生到公园碑林中,欣赏不同风格的名家作品,拓宽他们的视野,逐步增强他们的硬笔书写能力。编辑:王金梅

猜你喜欢
书写习惯中小学生矫正
“体态矫正”到底是什么?
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要素库及权重分析
陪读现象产生原因及其利弊分析*
浅谈凉山彝区中小学“学困生”的转化
矫正牙齿,不只是为了美
规范小学生书写习惯的几点策略
矫正牙齿,现在开始也不迟
改良横切法内眦赘皮矫正联合重睑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