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剧《赵氏孤儿》与电影版差异性浅析

2015-05-13 00:27杜阿敏江苏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江苏徐州211800
戏剧之家 2015年6期
关键词:屠岸贾赵氏孤儿程婴

杜阿敏(江苏师范大学 研究生院,江苏 徐州 211800)

杂剧《赵氏孤儿》与电影版差异性浅析

杜阿敏
(江苏师范大学 研究生院,江苏 徐州 211800)

元杂剧《赵氏孤儿》在2011年由陈凯歌执导拍成电影。电影版的《赵氏孤儿》与原剧本具有很大的差异,在情节和人物塑造方面作了很大改动,尤其是在结局上的变动引人深思。

《赵氏孤儿》;杂剧;电影;形象;差异;结局

《赵氏孤儿》全名《冤报冤赵氏孤儿》,这一故事最早出于《左传》,随后《国语》、《史记》等历史典籍中也有详述。这一故事后由元代杂剧作家纪君祥改编,沿袭了《史记》中的主要人物和故事线索,变动了若干情节,并赋予了强烈的复仇思想,塑造了一批舍生取义的人物形象,谱写了一部壮阔激烈、正气浩然的历史大悲歌。

2011年,陈凯歌将这一故事搬上银屏。电影版的《赵氏孤儿》与杂剧的版本有很大的差异,从故事情节到人物性格塑造都作了很大的变动。

一、人物形象的塑造

(一)程婴的形象塑造

在杂剧中,程婴是最具有悲剧色彩的人物。程婴为报赵门知遇之恩,出手救了赵氏孤儿。随着情节的发展,屠岸贾为了找出赵氏孤儿而扬言要杀掉全国半岁以下、一月以上的婴孩时,为了藏好赵孤,并且救下全国的无辜婴孩,程婴决定将自己的孩子主动献出以充当赵孤,并与公孙杵臼合谋,佯装告密于屠岸贾,杖打公孙杵臼,亲眼看着自己的孩子被剁成三段。而后忍受着丧子之痛以及卖友求荣的骂名,独自抚养赵氏孤儿长大,进而报赵氏之仇。这可以说是比死更为痛苦的生,为了赵孤,他不能像公孙杵臼那样一死而成忠义之大名,忍着丧子之痛与骂名向屠岸贾献媚而得一时苟安,忍常人所不能忍。程婴是贯穿整部剧本的悲剧人物,他是一位义士,他在渺小中体现出伟大,在卑微中彰显着崇高。

而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程婴这一形象有着很大的变动。首先他和赵氏一门并没有知遇之恩,他只是市井中的一个普通人而已,会一点医术,平凡度日。他来到赵府只是由于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赵氏遭遇灭门之灾时,并不是出于主动而救下赵孤,只是在庄姬夫人所托之下作出了一个偶然的选择。他把赵孤带回住所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他只是一个中介人,他只想尽快把赵孤交给公孙杵臼。至于“舍子救孤”更是没有,有的只是于阴差阳错之中,赵孤被官兵抱走,而他的儿子代替赵孤惨遭杀戮,更不是他的自由选择。他被事态的发展推动着,不得已地一步步向前走。在儿子、妻子死后,他独自带着赵孤回到住所,在这种情况下,他甚至有点怨恨给他带来厄运的赵孤。

在剧本中,庄姬、韩厥、公孙杵臼以及程婴的牺牲全都是自由意志的自由选择,他们为了追求一种正义的信仰,甘愿作出包括肉体与精神在内的双重牺牲,他们满怀着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信念而悲壮地向死亡挺进。所以,他们的牺牲没有显得过于悲观、哀怨,更无所谓绝望,激荡于他们胸中的只有一股正义、壮烈之气。

在电影中,前半部分程婴的选择和行为是被情节推动而不得已一步步向前走的;而在电影的后半部分,“杀心式”的复仇,一步步计划的制定,让复仇变成了主动行为。在影片中出现得最频繁的一句话是:“我要把他(赵孤)好好养大,把他带到屠岸贾面前,告诉他这孩子是谁,我是谁。”表现的不再是剧本中的英勇赴死,而是另一种在复仇中的求生意向。

(二)屠岸贾的形象塑造

在电影对剧本的改编中,屠岸贾这个形象的改变是比较大的。元杂剧《赵氏孤儿》剧本中的屠岸贾是一个残害忠良、十恶不赦,欲除赵氏孤儿而后快的阴谋家,手段极其残忍。

而电影对这个人物进行了很大的改动,人物变得更加饱满,也更加人性化,而不是一味地残忍。晋国国君射箭而栽赃给屠岸贾,他只能忍气吞声。而赵氏也不像剧本中所刻画的那样是一国忠良,他虽然功勋卓著但是也过于盛气凌人,很难让人给予很大的同情心。屠岸贾在长期的如此生活中渴望着无尽的权力。国君的挑衅、赵家的羞辱与排挤,导致屠岸贾出于自身的嫉妒和报复心而做出了屠杀赵家的选择。在与程勃的朝夕相处中,屠岸贾更多了一些世俗人情,比起程婴他更像一位父亲,感情更为纯粹。而他在最后的搏斗中也处处留情……

电影所展现的已不是纯粹的报仇,它的情感是复杂的。屠岸贾在不知道程勃的真实身份时是真心对待程勃的,而在程勃为屠岸贾取药时,屠岸贾知道了程勃的真实身份,却仍然放过了他。当屠岸贾以不可能的方式死于程勃的剑下,给观众的感受已经不再是剧本的大快人心,而是纠结无奈,包含着对屠岸贾的同情、惋惜的复杂情感。

二、结局的差异

元杂剧《赵氏孤儿》的结局是屠岸贾被凌迟处死,其全家被剿灭,而“赵孤也改了名望,袭父祖拜卿相;忠义士各褒奖,是军官还执掌,是穷民与收养;已死丧给封葬,现生存受爵赏”。[1]可谓是正义得申,大仇得报,大快人心。

很多人认为元杂剧《赵氏孤儿》沿袭了中国传统戏剧的大团圆式结尾,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这一剧本的悲剧性。鲁迅曾说道:“中国的文人,对于人生——至少是对于社会现象,向来就多没有正视的勇气。”[2]朱光潜也认为:“事实上,戏剧在中国几乎就是喜剧的同义词。中国的剧作家总是喜欢善得善报、恶得恶报的大团圆结尾……随便翻开一个剧本,不管主要人物处于多么悲惨的境地,你尽

可以放心,结尾一定是皆大欢喜,有趣的只是他们怎样转危为安。”[3]这是中国人传统心理的体现。

而电影版的《赵氏孤儿》在复仇之后留给观众的不是如剧本般的大快人心,而是内心的纠结和无奈。在复仇之前,程勃不知道自己的身世,虽父母双亡,却有两个真心待他的父亲,培养呵护他。十五年来,他一直在两位父亲的爱心呵护下健康成长,沐浴在弥足珍贵的亲情之中。然而这一切,皆因他与屠岸贾之间原本深藏的仇恨,以及程婴与屠岸贾之间的仇恨而最终烟消云散。赵氏孤儿要亲手杀死真心疼惜自己的义父,回忆过往种种,举起刀的那一刻是纠结的,恩与怨并不仅仅是报杀父之仇那么简单。这一段恩与怨的纠缠,将赵孤逼向了崩溃的边缘。一瞬间的搏杀,义父杀死了养父,自己又杀死了义父,心中的无奈与悲楚也达到了极致。养育他十五年的两位父亲同时离他而去,而此刻的他,才由“赵氏孤儿”变成了名副其实的“真正的孤儿”。至此,观众怎么也不会觉得大快人心了,因为心中的那份酸楚,那份纠结与无奈,已经将其消解得一干二净。[4]

电影最后以程婴的背影结束,给人无尽深思,屠岸贾对赵孤是真心疼爱的,并持续了十五年之久,但是报仇之后他们又剩下了什么?只有无奈与纠结。

三、结语

元杂剧《赵氏孤儿》作为一部历史大悲剧,其意义在于程婴、公孙杵臼等义士的英勇就义,他们的重诺讲义、舍身成仁是中国传统文化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国悲剧的魅力所在。

电影版对于人物的改造更关注人性,它所塑造的程婴、屠岸贾等形象也不失为一个个有血有肉的饱满形象。电影《赵氏孤儿》体现了对个体价值和生命的关注,它强调的是求生,而不同于杂剧的求死。赵氏孤儿在电影中有着决定自己命运的权利,而在杂剧中却是纯粹的复仇工具。

当然,处于不同时代的人,在追求人生价值和艺术时会有不同的思考。从杂剧到电影,对于悲剧精神有不同的解读,但是对于善良、正义的赞颂是不会变的。

[1]纪君祥.赵氏孤儿[A].王季思.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上)[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

[2]鲁迅.论睁了眼看[A].鲁迅.鲁迅杂感选集[C].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0.

[3]朱光潜.悲剧心理学——各种悲剧快感理论的批判研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4]段金龙:《赵氏孤儿》:元杂剧与电影之对比[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5).

J905

A

1007-0125(2015)03-0139-02

杜阿敏(1989-),女,单位:江苏师范大学,学位: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戏剧影视学戏剧戏曲方向。

猜你喜欢
屠岸贾赵氏孤儿程婴
《赵氏孤儿》
恢弘震撼的北昆《赵氏孤儿》
赵氏孤儿
门 客
论《赵氏孤儿》的民族悲剧体现
从戏剧到电影论《赵氏孤儿》的现代化解读
程婴妻给我的感动与叹息
不同程婴的不同主题——由程婴看豫剧《程婴救孤》,以及话剧、电影《赵氏孤儿》的主题
简析电影《赵氏孤儿》体现的悲剧性
赵氏孤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