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对HIV感染者/AIDS病人歧视与其护理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2015-05-15 03:17杨金娜刘海燕
护理研究 2015年20期
关键词:艾滋病条目维度

杨金娜,刘海燕,牛 璐,绳 宇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目前尚无疫苗预防,无法治愈且病死率较高,30年间全球已有300万人死于艾滋病及其相关疾病[1],是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疾病之一。目前全球艾滋病的流行趋势增加,我国疫情也日益严峻。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报告指出,2006年全球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人数估计为3 950万人,新增艾滋病感染人数估计为430万人[2]。2007年我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3]显示,截至2007年底,我国现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70万人,其中艾滋病病人8.5万人。因艾滋病通常与不道德行为紧密相连[4],如通过性传播、吸毒等,因此HIV 感 染 者/AIDS 病 人 (people living with HIV/AIDS,PLWHA)遭受多方面歧视[5-8]。据我国相关报道,有62.8%的PLWHA遭受过歧视,其中80.7%发生于卫生保健领域[9]。1/4医务工作者对PLWHA持有负面和歧视态度[10]。而护士对PLWHA的歧视态度直接影响对PLWHA的护理行为和服务质量。本研究通过描述护士对PLWHA的歧视水平与护理行为,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以期改善对艾滋病病人的歧视态度,提高PLWHA护理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11年4月—5月在北京协和医院采用分层配额方法抽取在内科、外科、妇儿科、手术室、急诊室、重症监护病房工作的护士300人,对其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护士人口学特征、护士艾滋病歧视水平和对PLWHA护理的行为表现。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研究者在发放问卷前向被调查护士介绍本次调查情况并告知调查对象有自愿填写问卷及自由退出研究的权利,签订知情同意书。然后由研究者现场直接发放问卷,并要求调查对象在规定时间内(20min)填写问卷。问卷填写过程中研究者不做任何监督和指导,仅做问卷说明。问卷填写后,将问卷放入研究者事先准备好的问卷回收箱里。本研究收回问卷300份,有效问卷281份,有效回收率93.7%。

1.2.2 测量工具 调查问卷包括自制的护士一般情况调查表、护士艾滋病歧视量表[11]和护士护理行为调查表[12]。①护士一般情况调查表:自行设计,调查内容包括护士年龄、文化程度、职称、工作年限、工作科室等。②护士艾滋病歧视量表:该量表系由Stein等[11]是针对医务人员艾滋病歧视的研究工具。该量表共5个维度17个条目,5个维度包括主观羞辱、是否应得到良好的护理、恐惧艾滋病病人、偏见态度和工作中的歧视。所有条目均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1分=非常赞同,2分=赞同,3分=没有意见,4分=反对,5分=非常反对,得分越高,说明护士对艾滋病歧视越明显。③护士护理行为调查表:该量表采用韩扬扬[12]设计的护士护理行为调查表,是针对护理人员对PLWHA护理行为的研究工具。该量表共4个维度31个条目,4个维度包括病情观察、护理技术性操作、生活护理和健康教育。每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法,1分=不去做,2分=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去做,3分=会去完成,4分=像对待其他病人一样去做,得分越高,说明护士对PLWHA的护理行为越好。

1.2.3 质量控制 本调查采取自愿参加的原则来增加调查内容的真实性。回收有效问卷281份,有效回收率93.7%。调查问卷回收后,及时核查问卷,查漏补缺;调查问卷录入时采用逻辑检错及时发现问题,并将缺失条目大于20%的问卷剔除。

1.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3组以上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如果方差分析显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则进一步采用LSD法进行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pearman方法进行相关分析。所有统计学检验均为双侧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人口学资料 调查对象以女性为主,占97.9%;年龄20岁~58岁(30.98±6.08)岁;护龄1年~35年(9.91±6.68)年;61.6%为护师;64.1%已婚;学历本科及以上占51.6%,专科占44.8%;65.8%的护士参加过艾滋病职业防护培训;44.8%的护士认为艾滋病职业暴露危险高,42.7%认为非常高。

2.2 护士艾滋病歧视得分状况 艾滋病歧视得分17分~73分(49.22分±8.92分),处于中等歧视(40分~62分)水平。5个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偏见态度(3.67±0.89)分、恐惧艾滋病病人(3.29±0.81)分、是否应得到良好的护理(2.67±0.92)分、主观羞辱(2.52±0.83)分、工作中的歧视(2.27±0.74)分。条目中得分最高的3个条目分别为性乱者应该为艾滋病的流行受到谴责(3.96分±1.03分)、您不会从感染了艾滋病的商贩那儿买吃的(3.79分±1.04分)和通过吸毒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值得同情(3.74分±1.07分)。条目中得分最低得条目分别是您可以为艾滋病病人提供与其他病人相同质量的护理服务(2.20分±0.86分)、如果您的上级安排您护理一位艾滋病病人,您会去做(2.25分±0.81分)和如果您在工作中接触到艾滋病病人,您会像对待其他病人一样对待他们(2.25分±0.87分)。有56.9%的护士非常同意或同意“通过商业性行为或吸毒感染艾滋病的人是罪有应得”,有74.4%的护士非常同意或同意“性乱者应该为艾滋病的流行受到谴责”,见表1。

2.3 护士PLWHA护理行为 护士PLWHA护理行为得分31分~124分(102.88分±17.77分)。4个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健康教育(3.57±0.54)分,病情观察(3.46±0.52)分,生活护理(3.29±0.64)分,护理技术性操作(3.26±0.62)分。得分最高的条目分别是上心电监护(3.62±0.52)分、给予艾滋病病人及家属有关营养、饮食、运动、用药等方面的指导(3.59±0.54分)和给予艾滋病病人及家属疾病认知方面指导,如配合治疗、自我检测(3.59分±0.54分)。得分最低的条目分别是:清理艾滋病病人的污物,如呕吐物、排泄物等(2.96分±0.85分)、为行气管切开的艾滋病病人更换切口纱布(3.09分±0.76分)和吸痰(3.12分±0.75分)。见表2。

表1 护士艾滋病歧视量表各条目得分(n=281)

表2 护理行为量表各条目得分(n=281)

2.4 不同类别护士艾滋病歧视水平和护理行为得分情况 随着年龄和护龄的增长,艾滋病歧视水平升高(F=7.01,P<0.01);高职称、低学历、妇儿科的护士艾滋病歧视水平较高(F=3.16,P<0.05)。不同特征护士PLWHA护理行为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05,P>0.05)。见表3。

表3 不同类别护士艾滋病歧视水平和护理行为得分情况

2.5 护士艾滋病歧视水平与护理行为得分的相关性分析(见表4)

表4 护士艾滋病歧视水平与护理行为得分的相关性(r值)

3 讨论

3.1 护士艾滋病歧视状况 本研究显示,护士艾滋病歧视得分为(49.22±8.92)分,处于中等歧视(40分~62分)水平,这与韩扬扬等[12-14]的研究结果相似,说明护士对PLWHA的歧视是客观存在的。在各维度得分中,偏见的态度得分最高,说明护理人员对艾滋病病人存在偏见,可能因为艾滋病通常与不道德的行为相关[4]。其次,护士对艾滋病的歧视源于恐惧艾滋病病人,究其原因,可能是艾滋病是一种严重疾病且有一定传染性。5个维度中得分最低的为工作中的歧视,与韩扬扬[12]的研究结果一致,说明了护士良好的职业操守。此外,护士年龄越大、护龄越长、职称越高、学历越低、艾滋病歧视水平越高,提示在进行教育干预时需考虑以上特点。

3.2 护士PLWHA的护理行为状况 本研究显示,护士的PLWHA护理行为平均得分为(102.88±17.77)分,高于严谨等[15]对长沙市5所三级甲等医院护士的调查结果(101.4分±15.6分)这与韩扬扬[12]研究结果重叠,可能是由于协和医院是全国著名医院,护士整体专业素养较高。但护士在面对PLWHA时仍存在着一定的逃避倾向,主要体现在护理技术性操作及生活护理方面表现消极。在护理技术性操作中护士最不愿更换气管切开口纱布、吸痰、静脉穿刺及采集血标本;在生活护理方面,护士最不愿清理PLWHA的污物。护士在做以上工作时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排泄物的几率高,尤其是侵入性操作,职业暴露的危险性高,因担心发生职业感染,而选择逃避或消极对待此类工作。

3.3 护士艾滋病歧视水平与护理行为的相关性分析本研究显示,护士对PLWHA的护理行为与其艾滋病歧视水平呈负相关(r=-0.518),与严谨等[15]研究结果相似。此外,护士对PLWHA的护理水平与艾滋病歧视各维度均呈负相关,说明护士艾滋病歧视水平越高对PLWHA的护理行为越差。其中,护理行为与工作中的歧视相关性最高(r=-0.448)。因此,降低护士艾滋病歧视水平,尤其降低护士在工作中对艾滋病病人或HIV病毒携带者的歧视行为,对于提高护士PLWHA的护理水平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护理行为与其艾滋病歧视水平呈负相关,降低护士对艾滋病的偏见和恐惧,普及护士艾滋病知识教育干预,增强护士专业素养和护理技能,对于提高护士的护理行为、改善护理质量、降低护士职业风险有重大参考意义。此外,需进一步探讨降低护士艾滋病歧视水平是否能切实提高护士对PLWHA的护理行为。

[1] Assembly UNG.2011high level meetinge on aids brochure[EB/OL].[2014-01-02].Http://www.un.org/zh/ga/ads meeting 2011badogrowld.shtml.

[2]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2006年全球艾滋病流行最新报告》[Z].2006:1.

[3] 卫生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2007年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Z].2007:1.

[4] 绳宇,巩玉秀,么莉.护理人员对艾滋病病人歧视现状调查及其对临床护理实践的启示[J].中国护理管理,2008,8(7):29-32.

[5] 刘家虹,姜红英,陈红,等.医务人员对艾滋病歧视态度的定性研究[J].卫生软科学,2009(6):688-690.

[6] 聂俊雄,汪荣.论艾滋病歧视及反歧视对策[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5):50-52.

[7] 孙丽娜,孙业桓,张栋栋,等.艾滋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与其家属艾滋病相关羞辱和歧视的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0,31(11):1219-1222.

[8] 李贞贞,王红红.艾滋病相关歧视社会心理学因素及对策的研究现状[J].护理研究,2014,28(3C):1029-1032.

[9] 杨翌.艾滋病相关耻辱和歧视的现状及其影响的探索性研究[D].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1.

[10] 中国疾控中心性艾中心.《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所面临的歧视现状分析报告》[Z].2010:1.

[11] Stein JA,Li L.Measuring HIV-related stigma among chinese service providers: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of a multidimensional scale[J].AIDS and Behavior,2008,12(5):789-795

[12] 韩扬扬.护士艾滋歧视与护理行为的相关性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9:1.

[13] 罗苏亚.艾滋病研究近况[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4):215-216

[14] 黄艳华.艾滋病知识培训对护理意愿影响的质性研究[D].乌鲁木齐:石河子大学,2009:1.

[15] 严谨,韩扬扬,刘化侠.艾滋病歧视与护理行为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9,19(8):2852-2854.

猜你喜欢
艾滋病条目维度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 世界艾滋病日》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Can we trea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by preventing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microRNA expression?
光的维度
人生三维度
对县级二轮修志采用结构体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