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助力带在脑卒中偏瘫病人起坐训练中的应用

2015-05-15 03:18黄丽丽杨旭霞张春霞
护理研究 2015年20期
关键词:致残率肌力偏瘫

黄丽丽,杨旭霞,张春霞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脑卒中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近年来,虽然治疗水平有所提高,但致残率仍是难以解决的问题,偏瘫肢体的康复越来越受到重视[1]。为了使偏瘫肢体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很多护理工作者都在探索治疗过程中较为有效的护理措施。在实践中发现,偏瘫病人由于肌力差,难以实现床上独立坐起,医院和市场上缺乏相应的辅助器具。为此,制作了康复助力带,经临床应用50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1 材料和制作

棉布带1条(双层),布带的一端制成“Y”形,“Y”形两端可固定在床尾,布带的另一端制成3个~4个环形,环带长1m,“Y”形两端长0.5m,单环宽10cm,布带宽3cm,可根据病人情况调节“Y”形两端长度。如图1所示。

图1 康复助力带

2 使用方法

当病人的上肢肌力达到3级,可以抬起离开床面时就能进行起坐训练,病人取仰卧位,护士将助力带的“Y”形两端固定于床尾,病人用健侧手抓握环形端的第2个布环,再将偏瘫一侧的手抬起,抓握第2个环,环环抓握,双手同时用力,通过类似攀登的作用原理,从卧位到坐起,在训练时病人可根据“Y”形两端的长度来调节合适的距离。

3 特点

采用棉布材料制作,使用时轻巧舒适;成本低,制作简单;使用方便,“Y”形双重固定,安全性高;卧床时可锻炼上肢、腰及骶尾部的力量,起坐训练方便、有效。

4 体会

康复助力带是神经内科全体护士结合临床工作实践共同研制的,具有原创性,曾荣获巢湖市2014年第一届护理作品创新一等奖,目前已推广应用50例病人,促进了患肢肌力的恢复,降低了致残率,提高了病人自理能力,病人及家属评价非常满意,很多家属也按照我们的设计方法,回家自行制作,让病人在家庭使用,以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1] 卓叶文,苏美银,陈荣.Orem理论在脑梗死偏瘫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22(7):25-27.

猜你喜欢
致残率肌力偏瘫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分析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
急诊脑卒中识别评分量表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院前急救分析
脑卒中偏瘫早期运动康复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