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仓储监控系统的设计

2015-05-16 03:44李修华何成就胡朋朋
山东工业技术 2015年11期
关键词:温湿度路由终端

李修华,秦 昕,何成就,胡朋朋

(广西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南宁 530004)

1 引言

无线传感器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跨学科的技术,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多领域的广泛关注,并与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构成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无线传感器网络综合了传感器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以及无线通信技术等多个领域的关键技术,能够实现实时监测、采集网络分布区域内的各种客观环境或监测对象的数据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选择性的将有用信息传输给用户[1-3]。近几年提出的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IOT )概念把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扩展到更大应用空间,被称为是继计算机技术、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并与互联网一起构成智慧地球[4,5]。

基于IEEE.802.15.4标准的ZigBee技术是一种近距离、低复杂度、低功耗、低数据传输速率、低成本的无线通信技术,是目前传感器网络的首选技术之一,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的各个领域。比如森林火灾监测;气象和地球物理研究;洪水检测;化学/生物监测;土壤矿物质检测;大气环境分析等。本研究将ZigBee网络技术应用到仓库、储藏室等地方,以实现远程监控仓储环境,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免去或降低人工看守成本的目的。

2 方案设计

2.1 系统总体结构

系统主要由传感器及无线网络控制器组成,传感器包括空气温度、湿度、光强及人体红外传感器。控制器选择了内嵌了ZigBee协议的英国JENNIC公司的JN5148模块。其系统总体框图如下:

图1 系统总体框图

2.2 主控节点的设计

主控节点即控制器节点的首要任务是数据的汇聚和存储,同时提供LCD显示功能。首先,它先通过无线通信模块把各节点的信息收集起来,然后通过处理器模块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之后再进行相应的显示和存储。数据的收集、显示、存储均需要电源模块的支持。其硬件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主要由显示模块、存储模块、处理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及电源模块组成。

图2 主控节点的硬件结构图

2.3 终端及路由节点的设计

传感器节点包括终端节点及路由节点,二者都可以实现数据的采集,区别在于终端节点处于整个网络的末端,只负责发送数据,可进入休眠模式;而路由节点则具有“桥梁”的作用,可以对终端节点发出的数据进行中继转发,不能进入休眠模式。ZigBee协议点对点的通信距离为百米,通过路由节点的中继转发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传输距离大大增加,将显著扩大了整个系统的监控范围。

传感器节点的首要的任务是数据采集;其次,还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最后,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把预处理后的数据发送到主控节点。节点的设计关键在于与传感器的连接。本设计中,各传感器节点均包含了人体红外感应模块、温湿度传感器及光强传感器。DYP-ME003 人体感应模块,只感应人或动物体发出的红外线,可以广泛地用于防盗报警。其主要由传感器电路部分及菲涅耳透镜组成。传感器电路部分将接收到的红外光转换为电压信号;菲涅耳透镜主要作用则是汇聚光线,其反面形成的明暗相间的可见区和盲区特征被用来检测移动的红外热源。当测量范围内出现移动的人或动物时,传感器将报警。

温湿度传感器采用的是 DHT 11数字温湿度传感器,体积小、响应快、抗干扰能力强。其采用4针单排引脚封装,供电电压为3.3~5.5V,相对湿度测量范围为20-90%,温度测量范围为0~50℃,采用8位A/D采样及单线制串行接口输出。

光强传感器采用的是GY-30数字光模块。该芯片供电电压为3-5 V,光照度测量范围为0-65535 lx,传感器内置16位A/D转换器可实现数字输出,使用方便。

3 软件设计

软件设计是在ECLIPSE集成开发环境中完成的,采用了基于ZigBee协议的网状拓扑结构。主控节点及终端节点的程序流程图如图3所示。主控节点负责建立并维护整个网络,接收来自本局域网络中终端及路由节点的加入。网络建成后进入空闲状态,等待中断事件发生。当收到来自网络节点的中断请求时,主控节点将判断中断消息的种类,并进行相应的处理。节点传来的传感器数据将在控制器中处理并显示、存储。终端节点加入网络成功后进入休眠模式,并通过定时器对其进行唤醒,对各传感器数据进行采集后发送到主控节点,发送不成功的数据可重发一次。

图3 程序流程图

4 结语

本研究针对仓储环境需要无人化监管的现实需求,设计了一套基于JN5148 ZigBee模块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监测系统。系统在各传感器节点上集成了人体红外感应模块、温湿度传感器及光强传感器,通过分布式排列,可以实现对大型、甚至超大型仓库的环境监控,实现防盗、储存环境异常报警等功能。系统使用内嵌的ZigBee协议及成熟的传感器模块,工作稳定可靠,成本低,易于推广。

[1]孙亭,杨永田,李立宏.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发展现状[J].电子技术应用,2006(06):01-05,11.

[2]李凤保,李凌.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综述[J].仪器仪表学报,2005,26(08):559-561.

[3]李道亮.物联网与智慧农业[J].农业工程,2012,02(01):1-7.

[4]邬贺铨.物联网的应用与挑战综述[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2(05):526-531.

[5]刘化君.物联网关键技术研究[J].计算机时代,2010(07):04-06.

猜你喜欢
温湿度路由终端
复杂线束在双BCI耦合下的终端响应机理
文物展柜内环境温湿度的调控与监测
蛋鸡育雏育成舍环境控制技术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在医院建筑中的应用研究
终端拜访工作中的七大漏洞
X美术馆首届三年展:“终端〉_How Do We Begin?”
数据通信中路由策略的匹配模式
OSPF外部路由引起的环路问题
路由重分发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温湿度计检定校准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