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文言文教学思考与实践

2015-05-21 12:54伍秀英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5年2期
关键词:感知诵读文言文教学

伍秀英

【摘 要】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具有活力的语文课堂。现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文言文教学方面的一些探索。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感知;探究;诵读;主动性学习

一、初读课文,圈点勾画,思考质疑

课前我会布置预习任务,预习的第一个任务是朗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准节奏,尤其是要注意生字,多音字,通假字和形近字的读音。学生为了完成读准字音这个任务,就得去熟悉生字,多音字,通假字和形近字的读音。为了完成读准节奏这个任务,就得给语句划分节奏,就得多读课文。

预习的第二个任务是圈点勾画,这一任务的要求可以具体为以下几点:利用注释理解课文,发现有不理解的字词句,就及时做好记号,并揣摩这些字词句子的意思;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弄清它的意义。并且就本篇文章提出疑问,留待课上交流探究。

预习的第三个任务是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我一般会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我一般会提出几个问题,难易程度从浅到深,引导学生解读文本。在教《岳阳楼记》时,我提出了以下这些问题:滕子京在怎样的情况下重修岳阳楼的?重修岳阳楼的盛况是怎样的?写作本文的缘由是什么?哪句话概括写洞庭湖的美景?具体描写洞庭湖美景的句子是哪句?“大观”与哪个词相照应?“前人之述备矣”与上文哪句话照应?“古仁人”指什么人?“古仁人之心”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二者”指什么?“二者之为”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表达作者的政治抱负和高尚情操的句子是哪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现实生活中对我们有何借鉴作用?

二、再读课文,探究交流,主动学习

有了前文的初读课文,估计学生对课文的意思有了一个大概的理解,我就会要求他们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再读课文。文言文音韵优美,行文简练,只有反复诵读,细细品味,才能体会音韵之美,步入作者的感情世界,与作者达成感情共鸣。这次朗读我要求他们读出文章的语气和语势,读出文言文的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节奏感。朗读的形式多样,可以有范读、自由读、齐读、指导读、展示读等。然后通过老师评、学生互评的方式,指出学生读书存在的问题。总之,通过再读课文促进学生理解课文,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理解了文章,自然就对文章产生了兴趣。

三、诵读课文,积累词句,学会学习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为此,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要将“授之以鱼”变为“授之以渔”,既在教学中引导学习者大胆质疑、广泛探讨、还得引导学生学会积累。 学习文言文要学会积累重要的词句,理解时注意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现象。找出文中词类活用的词;圈出重要实词和常见虚词,并弄清其意义和用法;指出文中的互文现象;找出文中的特殊句式等等。古代实词最大的特点是一词多义,对于一些重要的常见的字词则要求学生对这个字词的几种含义进行归纳和积累。

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常有一词多义现象,当一个词出现的次数达到两次以上,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对其意义用法进行归纳、总结。我们要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给学生总结一词多义的方法。教师先做示范,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找,教师给予指导检查。如《岳阳楼记》中本课就有许多一字多义现象。

予观夫巴陵胜状看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色)

而或长烟一空(有时)

或异二者之为(或者)

一碧万顷(一片)

而或长烟一空(完全)。

在课堂教学中遇到过去课文中曾经出现过的词语,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忆、联系、比较。学生学习文言文刚开始的时候不会归纳,这时老师的指导就显得尤为必要。要完成这一项教学任务,就需要老师在学生刚进中学就培养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进行学法指导,实行鼓励机制,循序渐近地指导学生做好积累。刚开始学生可能只能找出本课的一次多义现,但是在多次练习积累之后,就会产生联想,每次一看到这个词,就会想起过去学过的语句。这样,积少成多,养成好的积累习惯,自然就提高了学习兴趣。在积累了一定多的词句后,学生已经掌握了积累的方法,这时候老师的指导就成为了“授之以渔”。

四、品读课文,感受精彩,情感熏陶。

教学文言文仅仅解决了语言文字关,了解了其中的大意是远远不够的。在文言文教学中,应有一个“读懂——积累——熏陶”的过程。由粗知文章的内容,到了解文章的结构,到懂得语言运用的技巧,最终能够结合写作背景感悟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而受到文章的情感熏陶和感染。

这一环节,我要求学生再读课文,抓住文中的最精彩的句子进行感悟。首先,抓住遣词造句精当、叙事描写特别富于表现力的地方,让学生在品读体味字里行间的情趣、意趣、理趣。如《记承天寺夜游》中我们可以抓住“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句话来赏析。“积水空明”,一泓积水清澈透明,先写了水色,继写水中诸物:“藻、荇交横”,纵横交错,摇曳生姿。写了庭下诸景后,跳出这样一句:“盖竹柏影也。”文意陡然一变,用语出奇制胜。作者初写庭下积水、水中藻荇,都是为了写竹柏投影。全句无一字写“月”,而又无一字不在写“月”。月光临照,庭下如积水空明,可以推见到月色之明了;“水中藻、荇交横”,可以推见月光之清了。月光透过竹叶柏枝,投影地上,才会形成如此奇妙的景象。而积水空明和藻荇交横,相映生色,互相烘染,就平添了月夜夜游的三分美景了。

其次,抓住感情最丰富、最强烈的地方,唤醒学生对生命意义与价值的思考,促进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岳阳楼记》第二段概写洞庭湖景色,“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从空间是形容湖面的广阔和水势的浩淼,给人想象驰骋的美感。在教学中让学生反复吟诵这些语句以领略意境之中得到启迪,受到熏陶,还可以激起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品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可以悟出不论是自然景物的阴晴圆缺,还是社会环境的顺遂艰难,都不能动摇心中的信念的那种豁达。“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表现了作者博大坚贞的抱负与情怀。这种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思想,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品德,在今天仍有借鉴和教育意义。在教学时善于挖掘,积极引导学生反复吟诵从中获得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

读是开启文言语感大门的钥匙,离开了读,学习文言文就等于在空中建楼阁。总之,我在教读文言文的时候,是以读贯穿整个课堂的教学的,相信多层次的读能极大地激发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动机,促进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浓厚兴趣,从而提高学生文言学习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ISBN7-5622-2555-

9/G.1315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初中语文 ISBN7-5602-3142-X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感知诵读文言文教学
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文言文教学之流弊及矫治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