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对行PCI的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疗效比较

2015-05-23 07:05南京杨水祥
山东医药 2015年9期
关键词:汀组瑞舒伐阿托

南京,杨水祥

(北京大学第九临床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北京100038)

目前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部分患者虽经急诊PCI仍可出现收缩和舒张功能下降[1]。陈雪爱等[2]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能够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收缩功能。2012年1月~2014年4月,我们比较了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对行急诊PCI的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同期选择在本院行急诊PCI治疗的急性前壁STEMI患者126例,均符合2010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中的诊断标准。入选标准:①急性胸痛且发病时间<12 h,且患者及家属同意行急诊PCI;②心电图前壁导联ST抬高>0.3 mV;③心肌肌钙蛋白(cTnI)升高超过正常上限99%。排除标准:①合并下壁和(或)右室梗死;②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Ⅱ°房室传导阻滞(AVB)以上传导阻滞、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合并心源性休克和(或)植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患者;③合并主动脉夹层、肺栓塞、感染、恶性肿瘤、肝肾功能不全等;④合并有严重的瓣膜病;⑤出现心包积液、脑出血、消化道出血;⑥既往有冠脉搭桥术、胸外科手术史等;⑦急诊PCI后出现慢血流或者无复流;⑧既往有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扩张型心脏病等心脏病史。随机将患者分为瑞舒伐他汀组64例,男43例、女21例,年龄(56.68±6.31)岁;阿托伐他汀组62例,男45例、女17例,年龄(58.34±5.69)岁。两组性别、年龄、既往病史、罪犯血管、应用药物史等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患者急诊PCI后均达到TIMI 3级血流。术前患者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300mg及氯吡格雷片300mg,术中应用肝素、硝酸甘油、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并且根据造影情况应用抽栓导管,术后常规应用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d、氯吡格雷片75mg/d、ACEI/ARB、β受体阻滞剂。阿托伐他汀组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10mg/晚,瑞舒伐他汀组口服瑞舒伐他汀片5mg/晚,均服用1个月。

1.2.2 血清学指标检测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后30min内留取血标本行心肌酶、生化功能、hs-CRP、Pro-BNP检查,出院前复查上述指标。采用Beckman DXI800全自动化学发光仪检测心肌酶,采用德国罗氏的Roche cobas e411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Pro-BNP,采用日本日立7600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生化功能、hs-CRP。

1.2.3 超声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在急诊PCI前及出院前均由专人进行心脏超声检查,采用飞利浦IE33心脏彩超,患者取仰卧位,以心尖四腔心切面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以 (LVEDVI-LVESVI)/LVEDVI计算出LVEF,测3个周期取平均值。在受试者呼气末,利用多普勒分别在二尖瓣口和主动脉瓣口最大流速处取样,取样线与血流夹角<20°,测得二尖瓣口舒张期E峰、A峰(E代表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频谱 E峰峰值,A代表舒张晚期血流频谱A峰峰值),计算E/A。

1.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PCI术前及出院前生化检查结果比较见表1。

2.2 两组心肌酶峰值比较 瑞舒伐他汀组术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701.48±97.81)ng/mL,cTnI峰值(116.17±45.61)ng/mL,阿托伐他汀组分别为(681.39±109.66)、(104.35±42.29)ng/mL。两组比较P均>0.05。

2.3 两组术前以及出院前hs-CRP、pro-BNP、LVEF、LVEDD、E/A比较 见表2。

表1 两组PCI术前及出院前生化检查结果比较(±s)

表1 两组PCI术前及出院前生化检查结果比较(±s)

注:两组术前、出院前各指标比较,P均>0.05。

组别 n ALT(U/L)AST(U/L)BUN(mmol/L)Cr(μmol/L)UA(mmol/L)LDL-C(mmol/L)HDL-C(mmol/L)TC(mmol/L)TG(mmol/L)瑞舒伐他汀组64术前 34.21±8.98 357.65±69.437.81±1.85 71.42±8.69 326.59±66.32 3.04±0.79 1.32±0.57 5.31±1.28 1.59±0.47出院前 35.76±8.76 78.29±41.58 7.35±1.32 75.49±12.72 346.21±69.39 2.79±1.06 1.26±0.79 5.14±0.89 1.61±0.64阿托伐他汀组 62术前 32.57±9.15 367.54±59.877.34±1.69 69.35±10.59 310.97±52.36 2.98±1.03 1.19±0.63 4.99±1.01 1.76±0.59出院前 34.26±8.97 67.59±44.477.10±1.28 72.48±10.29 324.69±66.97 2.59±0.98 1.13±0.88 4.86±0.79 1.68±0.73

表2 两组术前以及出院前hs-CRP、Pro-BNP、LVEF、LVEDD、E/A比较(x±s)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时,心肌细胞发生变性坏死、纤维组织增生、瘢痕形成等一系列改变,同时由于心肌缺血和室壁运动障碍,导致心肌细胞钙离子运转异常和舒张协调性破坏,影响心脏主动舒张与被动顺应性能,造成舒张功能损害[3]。急诊PCI可使罪犯血管早期持续开通,减少坏死心肌数量,限制梗死范围,改善心脏同步性,从而改善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改善患者的预后;但是仍有一部分患者经急诊PCI后出现心功能不全,进而引起患者近期和远期预后不佳[1,4,5]。他汀类药物是 HMG-CoA 还原酶抑制剂,其通过阻断细胞内羟甲戊酸代谢途径,使细胞内胆固醇合成减少,血清胆固醇清除增加,同时抑制肝脏合成载脂蛋白,是目前降低LDL-C效果最佳的调脂药,可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广泛用于冠心病的治疗[6]。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在心肌酶、血脂、pro-BNP、LVEF、LVEDD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瑞舒伐他汀组在降低hs-CRP、E/A方面均优于阿托伐他汀组。这与既往研究结果[7~9]类似,可能与瑞舒伐他汀具有更强的抗炎、调脂、稳定斑块、改善内皮功能等有关。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2010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38(8):675-687.

[2]陈雪爱.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研究[J].大家健康,2013,7(8):132.

[3]Smiseth OA.Assessment of ventricular diastolic function[J].Can J Cardiol,2001,17(11):1167-1176.

[4]邹麓,贾大林,马春燕,等.组织多普勒成像评价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功能和同步性的影响[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7(11):4691-4694.

[5]卫海松,王亮亮,高海旺,等.急诊PCI治疗与急诊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BNP及心功能的影响[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11):1925-1927.

[6]霍勇,葛俊波,韩雅玲,等.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强化他汀治疗专家共识[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4,22(1):4-6.

[7]陈翀昊,王广燕,苏衡.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近期疗效[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3,29(2):126-128.

[8]王政,李为民,陈红丽,等.瑞苏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9,28(10):816-819.

[9]马江伟,乔增勇,张立,等.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对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MCP-1、IL-10及其比值的影响[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0,4(12):2511-2514.

猜你喜欢
汀组瑞舒伐阿托
隔姜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脂及左心射血分数的影响
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血脂患者的效果对比研究
瑞舒伐他汀对高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血脂、炎症反应及肾功能的影响观察
瑞舒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用于冠心病治疗疗效对比
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的效果探析
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治疗观察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评价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