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囱 静止的遐想

2015-05-29 13:16
艺术汇 2015年1期
关键词:烟囱画画状态

艺术的价值观容易把人们的观看设定在艺术概念的特殊性当中,从而使这种特殊性成为一种观看的依据。那么在艺术概念和艺术家个人经验之间的反复跳踏中,不难发现艺术家个人经验的鲜活性是处在一种不断的经验流通当中,设定的艺术概念看似是会失效的,所以对艺术的挖掘更应该放在个体保持鲜活的体验和个体之间的碰撞上。这种挖掘恰恰与烟囱的作品、创作状态相一致,可以说他创作的状态更具挖掘性——没有生活和创作时间可分的状态让作品也消解了那种必须成为某种作品感的气息。敏感也成为了这一状态中属于烟囱的独特话语方式。

不管是烟囱的漫画,还是绘画、拼贴,不得不说这些作品表达的都是属于他自身的所有时间、想象、情绪。也许漫画里的故事与自己处在一个平行的世界,或许并没有任何交际,纯粹是自造的世界,这都出于他对生活的敏感——也可以说是知觉经验的浓缩。在他的知觉经验里能看到他时刻在安置自身状态的位置——透露出自我写照或者某种不适,但总是在一种轻松的叙事中发生。或许这是每一个人的常态,但这也总是为数不多的人在扑捉,烟囱把艺术的经验放在了最为普遍的生活经验层面。

每位艺术家都有属于自身的艺术语言,在烟囱的作品里有属于自己的鲜明形象,包括自己以这一形象为替代,在不同生活的情境中穿梭。特别是拼贴中直接的、鲜活的平面色块完全塑造了一个贴乎于生活的空间,材质和纹理的偶然性使得作品既回到视觉语言的本身,又多出了烟囱想象世界里的生活质感。

I ART:从你的角度来看,保持鲜活和当代性之间的关系。

烟囱:我不关注当代性,我在画画时会让自己处于兴奋的状态,而那种状态是我认可的——在我表达完以后的那个结果,是我满意的。我画画不是一直在做工作,我画画的兴奋度是有一个期限的。我以前画过一些画,改过很多遍,到最后会受不了。这是之前画画常遇到的事情,在画了一段时间后会觉得这幅画没有必要继续进行。从刚开始时的兴奋状态,再在工作了几个星期后,如果仍然没有任何结果的话,就可以停止了。

I ART:《叙事癖》的创办源于早期漫画投稿的挫折,但是在当代艺术的环境中,这个行为其实不是情趣性、兴趣性的,它多了一种面对冲突、问题的实践和行动。

烟囱:《叙事癖》是我跟左马一起做的,他从初中开始投稿,我从高中开始投稿,我们一直投稿,包括到了大学,经常是没有什么结果,石沉大海。在之前,我从来没想过做杂志这件事,后来有一个香港的朋友,我觉得他做的书特别好,他就给我寄过来,而他的书其实就是几张纸片,他就把这些叫做杂志。然后我就觉得做杂志其实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只不过之前想得太复杂,其实我自己也能做,从那时候开始我就想要么自己做一本杂志,只登我们两个人的作品,刚开始是这么想的。我们需要一个平台,别人给不了,那就自己创造。最初我跟左马觉得能互相激励对方创作就行,同时这个杂志又可以被一些喜欢的人拿在手里看。

I ART:看资料你提到强调自己在不在敏感的状态,那这是不是不完全强调最终叙述了什么,而是强调时刻的状态?这和你最终呈现的绘画物质性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烟囱:我觉得还是从小到现在,包括看书以及做其他所养成的一种审美的习惯,我一直是靠它来判断我自己的创作和喜欢的作品。其实也不是审美那么简单,它就是我判断的一种标准。但是对待自己作品时,具体到某个创作,拼贴或者是漫画,这种判断会有差异。比如画漫画时,怎么去调整漫画的分界和节奏,或者呈现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这跟平时看电影或者看书所养成的审美习惯有关。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在做拼贴时,可能会用别的方式来处理——怎么用剪刀或者纸塑造一个形象,或者怎么把几种颜色合到一块,怎么搭配各种肌理。我在创作时想的是这些事——我的习惯和即时使用的工具怎么去搭配结合,最后达到我想要的的结果。

I ART:同时你的作品里,总有些叙事是调侃的、幽默的,这是不是符合你说事情的心理?

烟囱:我觉得这好像不是我考虑的。就拼贴作品来说,我没有这样的考虑,可能漫画作品里面有。拼贴作品只是塑造一个形象或者一个颜色在那里,没有那么多的叙事。

I ART:那你的作品中的叙事部分和你在提取的故事之间有怎样的不同的提炼(或者说中间经过了什么)?因为故事肯定是你感受过的故事。

烟囱:早期我画故事有些是我编的,那可能完全是为了塑造一个故事,到后来在画漫画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意外,比如有时候因为有个东西我不会画会改编整个故事,还有段时间我完全不想故事的建构,完全是碎片化的。当时我想的是让每个故事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他们可以随便交错,这种状态我曾经画了一年,每天画1p,有的会有人物的穿插,而有的就是完全平行,没有穿插。之后我画的内容基本上是我生活中的事了——我观察到的朋友的事;我自己的事;要么就是我做的梦。很多事情成为回忆以后其实已经形成一个故事了。我曾经画了一个故事是关于一个德国编辑来找我的内容,我把这个画画完的时候,这件事从我的记忆到我的漫画,它已经从一件稀松平常的事变成了一个故事,然后这个故事是我认可的,跟现实有关,带有生活化、日常的诗意。这是我想要的,以至于到现在我比较能够控制我的故事。

I ART:我认为当代艺术首先和艺术家的个人生活经验发生着随时随地的关系,也是有自我视角的抽离性,那你面对和自身相关的环境谈谈你在其中有怎样的观看和理解?(或许包括人在社会生活中位置、身份关系、自我的心理困境等)?

烟囱:其实我还是很少把自己放到社会角色中去看待,我基本上是主观的,画在自己的世界中的故事,很多是日常空想。

I ART:空想其实也来自于知觉经验。包括我看到你的有些作品会联系到美术的经验,那是否会有对美术经验的重新审视?

烟囱:我喜欢马蒂斯,但是在创作时我从来不会去翻他的画册,但是很多经验都是潜移默化的,有时你不知道他会在哪些方面影响你,就像我生活中方方面面的事,具体到与艺术无关的事也会对自身有影响。

I ART:从你的作品中能够看到一些轻松的东西,它是一种人物的心理状态么?

烟囱:比如我的拼贴作品,有些主题是我小时候经历过的事,还有一些是根据纸、颜色即兴的做一些形象。我不想太固定某种创作方式,比如我在画油画或画丙烯时会进入到相对厌倦的状态,那我就希望有别的创作方式来激励我重新工作起来。在创作时我喜欢冒险的兴奋感。

I ART:有没有想把作品做成动画?

烟囱:我做过,但是做动画太累,我觉得动画不是我想要的。我做动画、画漫画,比较了下,我还是喜欢漫画,我还是希望图跟图之间有供人遐想的部分。动画会迫使你一直往前走,漫画也是往前走,但是它可以反复的在不同的时间观看,我还是喜欢这种状态。

I ART:拼贴给你带来什么?

烟囱:拼贴给我带来了很多画画方法上的启发,很多东西是之前预想不到的。比如,画画时不可能像剪纸片一样思考问题。(采访/撰文:李宁)

猜你喜欢
烟囱画画状态
找不到烟囱的圣诞老人
智珠二则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5)
为什么工厂的烟囱都很高?
我爱画画
老树画画
“牛顿第一定律”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