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CAA机构作为综合性艺术项目

2015-05-29 13:19
艺术汇 2015年1期
关键词:藏家当代艺术博览会

空当代艺术机构(KCAA)的前身空的空间(KongSpace)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以推动中国当代艺术新生代为创办宗旨的一所综合性当代艺术机构。机构致力于为优秀的当代艺术家,尤其是青年艺术家提供展览机会,并通过与其它国际艺术机构合作,将中国当代艺术新力量推广至全球各地。2014年,机构迁址至草场地,150平米的新空间将继续涉猎更加广泛多元的艺术项目及艺术活动。

I ART:你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最初是如何萌发创立空当代艺术机构(KCAA)?

郑衍方:我一直以来关注的是艺术如何走向公众。在壁画系的学习期间其实接触更多的是公共艺术的知识,我认为它是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壁画的。萌生创立空当代艺术机构(一开始叫空的空间),是有着个人探究艺术现在进程的目的的,我想试着从另一个身份去完成一件艺术家不会去完成的事情。

最开始的空的空间更像是一个开放式平台,那个时候有香港一个收藏家基金和艺术家协会在支持,我更多的把一场展览的策划和一个空间的运作看成是一种行为手段,不单是单纯地在营运,空的空间更像是我在创作的作品,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外人看觉得是一贯的独立空间,但其实我在内部做了很多工作,无论是展览或者是与不同的人沟通,都是我创作的一部分。有的人会觉得我在策展,我担不起“策展人”这个身份。策展人绝不是单单比别人多看几本书,文章写得比别人通顺就可以成为的,所以我不是,我只是负责人,负责这个空的空间的创作从开始到结束,但这个创作随着时间推移又变得非常的无止境,因为它现在搬到草场地了,不再是独立空间,也不是单纯的给它一个什么固有的标签就能定义它,它仍然是一个作品,一个更主动的作品。

I ART:不久前,机构从黑桥移至草场地,并正式更名为空当代艺术机构,这些为机构带来了哪些实质上的变化?

郑衍方:实质的变化就是机构的定位更加多元了,开始时在黑桥和同类别的独立空间没有太大区别,不外乎是人脉上的不同而已。而到了草场地更名之后,我想的并不是只是做独立空间所做的事,空当代艺术机构是一个综合性的艺术项目,通过这几年观察艺术市场或圈内发生的事,我发现了很多有意思可以去结合的事,比如金融。艺术和金融在一定程度上是分不开的,起码在国际上是如此,因此我找到了现在的合伙人李锐,他有着丰富的金融投资经验。空当代艺术机构在今年年中或年底(2015)会起动第一轮的艺术基金,主要以发现真正能走向国际的优秀青年艺术家为任务。而机构也会比原来更加开放,如果说空的空间是一幅绘画,那空当代艺术机构应该是综合材料创作,不能以一般的定义去定义它,至少在我心目中,它会越来越完美,而且在现有的市面上的模式中找不到第二个。

I ART:面对国内诸多业已成熟的艺术机构,作为一家成立不久的新机构,KCAA将如何定位自身的发展模式并突显自身的优势?

郑衍方:就像刚才所说的,KCAA的模式和其它的艺术机构有着不同,KCAA更加自由,因为它没有必需要跟随的模式,我们将来会发行基金,也会建立电商,但同时我们仍然会代理一些有潜力的年轻艺术家,也会参加博览会,未来有可能也开展驻地项目,所以它可能不那么规矩,别人做的KCAA也会去做,别人不做的KCAA也会去尝试。

I ART:在艺术家及作品的选择上,KCAA有着怎样的标准?请结合若干合作艺术家谈谈他们艺术创作的风格特点。

郑衍方:创作风格上没有特定的标准。KCAA和艺术家合作的考虑标准主要是艺术家创作思维上的延续性和艺术家从事这份职业的态度和视野。就拿12月份的韩国艺术家权承灿来讲,他的创作从2004年开始便一直围绕着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以及社会习以为常不被人关注的题材上,他用不同的创作手段将自己的“疑问”向公众表达,这样的方式他已经持续了十年之久,也参加了不少国际性的艺术项目,虽然语言不通,但对艺术的热情是有目共睹的。再比如2015年4月份在KCAA举办个展的孙靖林,他虽然是2014年新从中央美院毕业,但思维和态度比同屇的许多艺术家都要成熟,而且对自己创作的方向也有着较坚定的目标,这都是KCAA认为有合作意义的因素。

I ART:在具体实践中,KCAA会通过怎样的途径及方式挖掘艺术家?

郑衍方:挖掘艺术家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与艺术家沟通,KCAA也会通过举办一些联展来考虑艺术家的合作价值,当然也会有艺术家来到我们空间来洽谈合作的可能性,方式多种多样,我们希望可以通过更多的途径来挖掘艺术家,发现未来真正能走向国际舞台的新锐艺术家。

I ART:请谈谈机构在藏家群体类型及区域方面的定位。

郑衍方:我们的藏家群体主要是以中青年的金融精英份子为主的,国内外的都有。这也是和KCAA合作的艺术家相对应的,一是普遍作品价格比较亲民,二是藏家和艺术家共同成长的可能性更大。而在11月份参加的艺术澳门里,我们又增加了艺术圈内的藏家,得到圈内同行对我们艺术家的肯定是很受鼓舞的。区域方面跨度比较大,香港、法国、美国、日本和韩国我们都有藏家在关注,这为我们将来要向国外发展打好了基础。

I ART:在艺术博览会的参与方面,KCAA有怎样的体会及相关思考?

郑衍方:其实博览会和我之前的设想没有太大区别,我觉得宣传KCAA才是最重要的,就像参加艺术澳门一样,虽然准备时间比较短,但也收获了不错的成绩,结交了各地的朋友,是很不错的经验,为将来KCAA到国外参展打下了基础。将来我会考虑KCAA多参加一些有趣的、政府在大力支持当代艺术发展的国家的博览会,比如印度、瑞典、澳大利亚等等,每一个国家的博览会KCAA都会有兴趣,我们的目标不会只放在单一的如今媒体关注的艺博会上,如同艺术家参加驻地计划一样,多去些不同的国家,能够更全面的了解当地的艺术发展和吸收它们的优点。

I ART:2015年,KCAA将有哪些计划之中的展览及活动?

郑衍方:2015年还是比较精彩的一年。比如已经确定下来的4月份孙靖林个展,5月份的系列活动“当代艺术与公众”第二期,7月的实验戏剧展和8月的KCAA周年展览及活动,基本上半年活动和展览都安排好了,而下半年的仍在筹备当中,一旦都确定下来了我们就会马上向公众公布的。(采访/编辑:王薇)

猜你喜欢
藏家当代艺术博览会
中国当代艺术研究
当代艺术拓展城市文化新“绿洲”
克里夫兰当代艺术三年展论坛
藏家之友
藏家之友
汉江水墨石专题藏家通讯录
中国当代艺术协会副主席
酒泉藏家推介
东京眼镜博览会憧憬“2010”
莫斯科举行百万富翁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