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Ilizarov技术与胫骨结节下闭合截骨术治疗内翻型膝骨关节炎的康复护理

2015-05-30 13:48张秀丽等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5年7期
关键词:截骨术康复护理骨关节炎

张秀丽等

内翻型膝骨关节炎的康复护理

【摘 要】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技术与胫骨结节下闭合截骨术治疗内翻型膝骨关节炎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对37例内翻型膝骨关节炎患者实行系统、规范的康复护理指导,包括进行术前准备与情志护理,术后一般护理与Ilizarov外固定架护理、康复训练指导,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术后随访6~38个月,中位数17个月。按照Lysholm评分对患者的康复效果进行评价,优良率为86.4%。结论:应用Ilizarov技术与胫骨结节下闭合截骨术治疗内翻型膝骨关节炎结合康复护理指导,可明显缓解关节疼痛和改善关节功能,是确保治疗成功的关键,有利于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

【关键词】 骨关节炎,膝;内翻型;Ilizarov技术;截骨术;康复护理

doi:10.3969/j.issn.2095-4174.2015.07.014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又称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病或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以膝关节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甚至关节畸形为主要临床症状[1-2]。KOA合并膝内翻畸形十分常见,应用Ilizarov技术与胫骨结节下闭合截骨术治疗,可利用Ilizarov技术缓慢、持续、牵拉膝关节间隙及截骨段,可以明显改善KOA的症状、功能及下肢力线,防止或延缓行关节融合术和置换术[3]。本院运用Ilizarov技术与胫骨结节下闭合截骨术治疗内翻型KOA患者

37例,配合科学有效的康复护理指导,均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KOA患者37例。男12例,女25例;年龄40~77岁,中位数57岁;病程最短7个月,最长12年,中位数7年;单膝22例,双膝15例。37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关节僵硬、肿胀疼痛、活动障碍、骨摩擦音阳性等表现以及肢体短缩畸形;伴有高血压11例,糖尿病5例,二者同时合并3例。

2 护理方法

2.1 情志护理 患者由于长期受到KOA的折磨,对疾病治疗、预后缺乏信心,担心手术风险及手术效果,表现为焦虑、恐惧心理。因此,应反复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治疗的目的、方法、效果、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及术后康复训练的重要性,使其明确此治疗方法的优越性以及对自身康复的积极意义,以最佳心态配合治疗与护理。

2.2 术前准备 术前全面完善各项检查,对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积极配合医生,将患者的血压、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为增强患者膝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帮助尽快适应术后的功能锻炼,恢复行走功能,术前即进行踝关节屈伸、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等功能锻炼方法的指导,为术后康复训练奠定基础。

2.3 术后护理

2.3.1 一般护理 术后抬高患肢15°~30°,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肿胀。可将患肢冷敷24 h,以减轻肿痛。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全身情况,注意观察患肢皮温、颜色、足背动脉搏动、末梢循环情况,如患肢出现皮肤发白,皮温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的情况,应警惕血液循环障碍。注意刀口有无渗血,防止关节内积血。注意观察患者的疼痛情况,当出现下肢感觉异常,持续性烧灼痛,甚至足下垂时,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检查是因牵拉过度所致还是由于肢体过度肿胀致筋膜压迫神经所致,必要时暂停矫形延长。

2.3.2 Ilizarov外固定架护理 Ilizarov外固定架结构复杂,告知患者及家属未经医生允许,不得擅自调节。注意衣着宽松,避免衣物及盖被刮碰支架。每日检查连接固件有无松动,支架有无变形,确保支架的牢固性和有效功能。每日对固定针眼及周围皮肤消毒,并用无菌敷料包扎。如有渗血及时更换敷料,以保持针眼周围清洁干燥,防止感染。截骨术后第9天开始进行矫形,以每日1 mm的速度延长为宜,分4次,即每次1/4圈的速度延长。牵开侧达预计的长度或畸形矫正后停止[4]。指导患者进行主动、被动的膝、踝关节活动,以通过肌肉收缩挤压渗出物,促进血液循环,防止感染。

2.4 康复训练

2.4.1 术后6 d内 ①踝泵训练:术后麻醉消失后,指导患者进行踝关节主动的背伸和跖屈,每组10次,

每日3组。②股四头肌收缩训练:一般在术后第

1天即可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以能带动髌骨移动为度。每次坚持20~30 s放松,每组20次,每日3组。③直腿抬高训练:抬高至足跟离开床面10~15 cm,坚持数秒后放下,如此反复进行,次数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逐渐增加。④术后4~6 d进行膝关节被动训练。可采用如下方法:患者坐床边,以床沿为支点,利用重力作用,向心方向屈曲膝关节,每组20次,每日3组;患者双手置于膝关节上,向下持续加压,每次维持15~20 s,每组20次,每日3组。

2.4.2 术后7~14 d 重点是增加肌肉力量,进行主动屈伸活动,恢复膝关节活动度。①股四头肌抗阻训练:在膝关节接近伸直的范围内(0°~20°)进行伸膝关节力量训炼。②抗阻踝泵训练、站立位直腿抬高和勾腿训练。③股内侧肌训练:双腿间夹软枕,双膝关节向内做最大抗阻动作。④坐在床边悬吊患肢,然后极力伸直。可在健侧肢体的协助下逐步增加膝关节的活动范围,直至可自行伸直。

2.4.3 术后第3~4周 进一步加大膝关节主动屈伸活动度。①半蹲训练:先完全伸直站立,缓慢屈膝关节,下蹲到45°,在该体位坚持5~10 s

后站立,反复进行,每次15 min,每日2次。可以先进行双腿半蹲,随后过渡到患侧单腿半蹲。下蹲不要超过45°,否则有增加损伤的可能[5]。

②渐进抗阻训练:各种肌肉训练给予对抗阻力,即负重训练。重量渐增,持续时间逐渐增加。③术后第15 d后可扶双拐,借助双拐及健侧肢体练习行走,患肢不负重,每次5~10 min,每日3~5次。

2.4.4 术后第5~6周 ①负重及平衡训练:患肢部分负重,进行前后、侧向跨步训练,逐渐过渡到完全负重。②行走训练:如患者能够完全脱离拐杖行走,膝关节活动度良好,可开始步态训练,行走时注意身体重量逐渐由健侧过渡到患侧,以利关节功能恢复。

3 结 果

3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8个月,中位数17个月。按照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Lysholm Knee Scale,LKS)[6]对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优良率为86.4%。无手术部位感染发生。

4 小 结

KOA多为慢性病,临床症状主要有负重行走时膝内侧疼痛、膝内翻畸形以及关节活动显著受限等[7]。由于胫骨高位截骨术具有操作简便、预后良好、功能恢复较快等优势,此手术方式已经在KOA并内翻畸形的临床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8]。Ilizarov外固定支架具有微创、疗效突出、固定牢固等特点,在下肢畸形矫正方面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9]。因此,运用Ilizarov技术与胫骨结节下闭合截骨术治疗内翻型KOA,在技术上优势明显,可有效纠正患者的关节力线,改善关节受力分布,对缓解疼痛,改善临床症状等具有重要意义[10]。

由于患者长期受疾病折磨,痛苦不堪,经济负担重,对治疗失去信心。通过术前的情志护理,可帮助患者摆脱不良情绪的影响,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最佳心态配合治疗与护理。术后全面、有效的护理配合,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生命体征和全身情况的变化及有无血液循环障碍、牵拉过度等情况的发生,有助于减轻局部肿胀和疼痛。通过有效的Ilizarov支架护理,可维持其牢固性及有效功能,预防感染发生,确保良好疗效。

增强膝伸屈肌肌力,提高膝关节的稳定性,是KOA康复的关键之一[11]。术后系统、规范的康复护理,个性化地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等肌力训练,从而达到提高肌力,增强关节稳定性的

作用[12-13]。控制肿胀和疼痛是膝关节功能恢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5],通过肌肉活动,可促进关节周围血液循环及炎症吸收、消散,减轻术后肿胀、疼痛,有效防止肌肉萎缩,逐步增加肌肉力量,增加膝关节活动度,恢复关节功能,是确保治疗成功的关键。目前,37例患者经过系统的康复护理指导,膝关节功能明显改善,内翻畸形得以纠正,无手术部位感染发生,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5 参考文献

[1] 中华中医药学会.骨性关节炎[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2):71-72.

[2] 余庆阳,黄巍.膝骨关节炎从痹论治的病因与证候探讨[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5,4(3):40-43.

[3] 王洁颖,秦泗河,任龙喜.胫骨结节下闭合截骨与Ilizarov技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膝内翻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3,28(7):692-693.

[4] 马香,李壮壮.Ilizarov支架治疗膝关节周围畸形的术后护理[J].全科护理杂志,2010,2(8):402.

[5] 王俊玲,黄春燕.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术后的个体化康复管理[J].中国护理管理,2013,8(13):156-157.

[6] 缪鸿石.康复医学理论与实践(上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94-295.

[7] 熊福军,贺西京,冯宏伟,等.关节镜下胫骨高位截骨治疗早期膝骨关节炎并内翻畸形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4):389-390.

[8] 梁慧,王小铁,靳江涛.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骨关节炎并膝内翻体会[J].实用骨科杂志,2011,17(8):704-706.

[9] 齐佳.Ilizarov外固定支架治疗膝内外翻畸形的

护理[J].天津护理,2013,21(6):499-500.

[10] 李海涛,曹博,吴金道.关节镜清理加胫骨高位截骨固定术治疗膝骨关节炎并膝内翻畸形20例[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9):20-23.

[11] 倪国新.肌力训练在膝关节骨关节炎治疗中的

应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9,14(6):280-282.

[12] 张勃,郑萍.功能训练结合中药电熨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16(7):666-667.

[13] 陈小朋.股四头肌功能锻炼配合骨痹舒片治疗膝骨关节炎30例[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5):24-25.

收稿日期:2015-03-31;修回日期:2015-05-14

猜你喜欢
截骨术康复护理骨关节炎
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或可用于治疗骨关节炎
三维CT有限元评价Dega截骨术治疗小儿发育性髋脱位短期疗效
对比股骨开窗技术和大转子延长截骨术在股骨侧翻修术中的疗效
膝骨关节炎如何防护?
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探讨Scarf截骨术治疗中重度拇外翻的疗效
康复护理对解锁精神病患者康复效果的观察
盆底肌锻炼对产后尿潴留康复护理效果的临床分析
原发性膝骨关节炎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推拿结合功能锻炼治疗膝骨关节炎2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