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习得理论在日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

2015-05-30 04:00李霞
职业·中旬 2015年6期
关键词:口语教学日语

李霞

摘?要:口语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日语教学中的难点,并且缺乏切实有效、可以依据的教学理论。本文试图从对二语习得理论入手,探讨如何通过二语习得理论在日语口语教学的各个时期的运用,来提高学生日语口语的运用能力。

关键词:二语习得理论?日语?口语教学

一直以来,日语教学往往注重对学习者知识的积累,各种考试、证书评估的侧重点也都是日语的词汇量、语法掌握度以及阅读能力。这就导致了教师上课时很容易会忽视对学生运用日语进行交流能力的培养。从近年日语能力考试听解以及所任教的日语自考班日语综合技能“说”这一模块的考试成绩来看,学生的听解能力相当薄弱,因而与此紧密相连的会话能力也就可想而知。已经毕业参加工作的学生也普遍反映,刚入职时最难过的就是口语这一关。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必须认识到日语专业教学中,口语教学亟待改进。

一、二语习得理论

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Krashen)经过研究提出了一整套完整的二语习得理论。该理论把第二语言的习得归结为5项基本假说:语言习得与学习假说、自然顺序假说、监控假说、语言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克拉申(Krashen)认为第二语言习得涉及习得过程和学得过程。所谓“习得”是指学习者通过与外界的交际实践,无意识地吸收到该种语言,并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流利、正确地使用该语言。而“学得”是指有意识地研究且以理智的方式来理解某种语言(一般指母语之外的第二语言)的过程。通过“习得”而掌握某种语言的人,能够轻松流利地使用该语言进行交流;而通过“学得”而掌握某种语言的人,只能运用该语言的规则进行语言的运用。通过一种语言的学习,笔者发现,“习得”方式比“学得”方式显得更为重要。

自然顺序假说认为,第二语言的规则是按照可以预示的顺序习得的,某些规则的掌握往往要先于另一些规则,这种顺序具有普遍性,与课堂教学顺序无关。“输入假说”是“监察理论”的核心内容。学习者是通过对语言输入的理解而逐步习得第二语言的,其必备条件是“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因此,只有当学习者接触到的语言输入是“可理解的”,才能对第二语言习得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克拉申把5项假说与第二语言习得的关系表示为:语言输入→情感过渡→语言习得机制→语言能力的习得→语言输出。通过对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的学习,可以总结出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沉默期、语法干扰期、提高期、上升期。针对这四个不同的时期,教师要学会灵活运用这一理论来提升自己的教学。

二、二语习得理论在日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实践

在了解了二语习得的相关理论后,作为教师更应该注重把这一理论有效地运用到日常口语教学中,根据学生当前的学习状况和日语口语水平制订与每一个时期相对应的学习目标和方案,来提升学生的口语能力。

1.沉默期——营造氛围,加强视听

在刚学日语的时候,大部分学生除了教师点名提问之外从来不会主动开口说,回答问题时,有时也只会说出一些极其简单的短句或者就是纯粹的单词的罗列,更有甚者干脆沉默以示不会。这一状态一直要持续几个星期甚至一两个月。这就像是我们从小学中文,大部分孩子1岁前通常都不会开口说话,在爸爸妈妈及周围人大量的语言刺激和引导之下,才逐渐会叫“爸爸”、“妈妈”等一些简单的字、词,慢慢发展为说一些简单的短句,最后才会说完整的句子。

针对语言沉默期的学生,教师需要营造良好的日语学习氛围。课堂上,结合多媒体,给学生呈现一个视、听、说全方位的语言环境。多与学生进行互动,鼓励学生开口说,哪怕是最简单的假名、单词,或是一句简短的“どうぞよろしくお願いします”也是一种口语的练习和积累,也是对学生语感,包括对语音、语调感受的培养。课后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他们感兴趣的日语原版动画片、电影等,通过观看影音视频,可以提高学生对日语的学习兴趣,在向学生输入语言的同时也是对学生口语能力的一种锻炼。

2.语法干扰期——持续练习,加强鼓励

从沉默期走出来的学生,刚学会运用第二语言——日语,但仍然还不习惯第二语言的表达,往往会出现表达错误。就像1岁多的孩子学母语也会出现主谓宾颠倒,学生在这个时期的口语表达也往往存在这个问题。他们已经习惯母语的语法表达方式和顺序,对于日语的语序、语法运用,特别是日语中难度较大的各种助词的使用等都还不习惯,经常会出现颠倒错误或者助词错用,从而引起歧义。比如“我吃饭”学生通常不会说「私はご飯を食べる」而是说成「私は食べるご飯」。又比如把「李さんは日本へ行く。」(小李去日本)错说成「李さんと日本へ行く。」(和小李一起去日本)。当学生不断在课本、课堂等日常听说中碰到此类句型时,时间长了,潜移默化中,他们自然而然也就可以掌握正确的说法了。

当学生积极主动地说一些日语短句时,即使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或者讲的并不流利,作为教师,这个时候要有足够的耐心给学生足够的宽容,一定要减少会打击学生自信心的批评,多给学生肯定和鼓励,但同时,也要及时纠正学生在口语中出现的错误。让学生对我们所学到的语言基本功,即作为语言交际基本要素的听、说、读、写进行全方位、持续性地教学和练习。特别是在口语上,要鼓励学生不怕出错,大胆开口说。同时,教师要花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助词使用,敬语等知识点进行强化,使学生在口语表达时慢慢习惯日语的语法、语序敬语等,提高对日语的感知度,提升日语的语感。努力做到为更好地表达口语提供保障。

3.提高期——模拟交际,加强输出

学生可以讲日语了,并不意味着他们的日语学习已经完成了,这只是证明学生的日常口语学习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但并非全面掌握。这个时期学生往往还是以我们自己所处的环境为背景,根据自己母语的思维和说话习惯去和别人进行口语的对话和交流,这有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甚至会产生误会。例如,日语里表示妻子含义的有「妻(つま)、家内(かない)、女房(にょうぼう)」等单词。其中「家内(かない)」是自谦语,是日本人在和别人交流时称呼自己的妻子时使用的。「妻(つま)、女房(にょうぼう)」则用于普通的客观描述。而在口语表达中,处于这一时期的学生往往分不清这几个词的具体用处,在直接面对面叫自己妻子时会用「家内(かない)」,更有甚者会按照中国人的说话习惯说成「愛人(あいじん)」,这在日语里是“情人”的含义,从而产生让人啼笑皆非的错误。因此,在这个时候教师就要努力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

根据克拉申(Krashen)的“可理解的输入”理论和相对应的“可理解的输出”观点,交际活动就成为提高日语口语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所学到的有关语法知识和词汇知识应落实于平时语言的运用。语言运用的一种最为有效的方式就是交际。课堂内,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形式多样的模拟性的交际活动,并对学生的对话、口语的运用进行详实有效的点评和修正。课堂外,教师要组织学生积极开辟第二课堂、日语角、口语竞赛、日语短剧表演赛等,激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层面接触到日语,使学生带着好奇心、以积极的态度进行日语学习。

4.上升期——持之以恒,加强积累

经过前面的提高期之后,语言学习者会进入一个曲线上升期。这一阶段,学生日语口语水平的提高逐渐趋于缓慢,有些学生自己也感觉自己的口语进入了一个瓶颈期,很难一下子再有突破。有些学生反映在平时的口语交流中能听懂别人的讨论内容,自己也有好的想法,甚至在心里已经组成了一句“完美”的句子,但真要表达的时候却无法流利地说出来,于是就感觉非常焦虑和不安。

在语言学习的曲线上升期,首先教师要做好学生学习的全局掌控者和引导者,要帮助学生坚持按照既定的学习目标学习。另外,教师也要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口语“学习环境”。“学习环境”这个概念包括课堂学习的小环境和使用日语的社会大环境两个方面。前者主要要求教师选择合适的教材、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同时教师也要想方设法努力提高自己的日语口语水平和平时的课堂教学艺术。为了实现后者,很多人选择去日本留学,以获得一段时间内的实地语言操练的经验,而大部分学生由于经济等各方面的原因无法实现到“社会大环境”中学习和生活的梦想。此时,教师必须得提高自身口语水平,讲求口语教学艺术;寻求多渠道输入,讲得体的日语。教师在课堂练习中应该尽量使学生接触到真实的语言材料,尽量让学生反复地不断地进行操练。在经过了大量的语言输入、不断的积累、反复的练习这一段时间的“痛苦”历练后,最终学生一定也能实现流利地、毫无障碍地用日语交流和讨论。

三、二语习得理论在口语教学中运用的体会

笔者通过在平日教学中对二语习得理论的学习和运用,不但提高了自身的日语口语水平和教学能力。同时根据二语习得理论中所提出的不同阶段而制订了合适的教学计划和目标,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也能更有效积极地学习日语口语,学生的日语口语能力都有了非常大的进步。在笔者任教的三届日语专业学生中,经过不断地摸索实践,在自考大专日语综合技能科目“说”这一模块的自学考试中,通过率从第一届30%,到第二届的67%,到刚毕业的第三届的100%,有效地证明了二语习得理论在日语口语教学中起到的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蒋祖康.第二语言习得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刘东楼,周海平.沉默期理论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外语学刊,2013(3).

[3]王丽莎.如何提高日语口语教学艺术[J].教育教学论坛,2011(24).

(作者单位:嘉兴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口语教学日语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策略探究
小学英语口语教学方法
纪录片为教材的大学口语教学探究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中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及对策探究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
日语被动态的构成及翻译方法
关于日语中的“のた”和“の”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