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与回忆

2015-05-30 12:29黄雅玲
求知导刊 2015年6期
关键词:弱势群体李娟传统文化

黄雅玲

摘 要:在李娟的散文集《走夜路请放声歌唱》中,笔者发现了两条行文线索——梦想与回忆。李娟一直在“往前走”,离开乡村,不断更换城市,直到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为止——这是她一直以来的梦想。而她在“往前走”的同时,不断回头关注着自己曾遇到过的一些人,他们大部分是社会弱势群体——李娟没有忘记他们,体现出深厚的人道关怀。并且,在城乡对比中,李娟发掘了仍留存于乡村的传统文化,以期对现代城市生活提出某种改善的可能,具有一定的社会指导意义。因此,笔者将通过李娟的具体作品集(以《走夜路请放声歌唱》为主,结合前期的《九篇雪》和同时期的《我的阿勒泰》《阿勒泰的角落》),对这两条线索加以具体深入的阐释,得出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从而反映出李娟作品中深刻的社会意义,展现李娟的当下关怀。

关键词:李娟;《走夜路请放声歌唱》;梦想;弱势群体;传统文化;当下关怀

“我总是借助文字,在每一个‘当时打开道路,大步走出。又借用同样的文字,在每一个‘后来沿路返回,看清自己。”这是李娟在散文集《走夜路请放声歌唱》的序中所言,它暗示了李娟行文的两条线索,其一是梦想;其二是回忆。

对于梦想,李娟在《李娟所在的星球》 《十个碎片》 《我梦想像杰瑞那样生活》 《超市梦想·超市精灵》等文章中有比较集中的表述。而回忆,更是在这本散文集里占据了很大篇幅,往事历历在目。同时,不能忽略李娟创作的精神历程,即她的这两条线索是有源可溯,还是新的思路?因此,本文将以《走夜路请放声歌唱》为探讨重点,并结合此前的散文集《九篇雪》和同时期的另两本散文集(《我的阿勒泰》 《阿勒泰的角落》)进行溯源与补充,以期系统地梳理这两条线索,发掘其深刻的意义。

一、梦想——陌生的远方(城市与生活)

从李娟的散文集《走夜路请放声歌唱》(以下简称《走》)看来,她是一个有梦的人,她一直在走,去往一个又一个陌生的城市,换了一份又一份工作,“在每一个‘当时打开道路,大步走出”。自散文集《九篇雪》始,她就在多篇文章中谈及“梦想”,谈及“远方”。随着阅读的展开,这个梦逐渐具体、清晰起来,读者至少可以知道她想去城市,不愿待在乡村(尤其不习惯四处迁徙的游牧生活);她想要摆脱贫穷、坏天气、荒凉的所在;她不愿从事单调平淡的裁缝、卖杂货、干流水线等工作。而在散文集《走》里,这个梦更加的确切。以下,将列举文中的相关例子来印证上述说法。

在散文集《走》里,李娟先是在《最坚强的时刻在梦里》(2006年)回忆了过往的种种辛酸,但是她不放弃,希望将来能够成为“自己最想成为的样子”,不畏逆境,朝梦想勇往直前。2007年,《超市梦想·超市精灵》第一次具体地谈及自己的梦想——“能够在一家大型超市里打工”。2008年,《到哈萨克斯坦去》,李娟提及背井离乡这一现象,即便在以传统游牧或农耕为生的少数民族山村,也变得习以为常,想走的人说走就走,去追求“更好一些的生活”——这也是李娟梦寐以求的。可见,不是李娟一人在远行,人口的流动加快已成为时代趋势,生活的多种可能性令人们跃跃欲试。2009年,《李娟所在的星球》第二次较具体地总结自己的梦想之路:“整天到处乱跑,去了一个又一个城市,换了一种又一种生活,但哪一种生活都不能长久地适应。她以为只要多多地努力,一个城市一个城市地去挨个儿尝试,挨个儿寻找,总有一天会找到一个属于自己、适合自己的地方。”可见李娟对梦想的执著。她甚至想好了,如果到了这么一座理想城市,就像《杰瑞那样生活》——“小小的房子,简约的布置”。虽然李娟对上述梦想没有进行深入细致的说明,但是她至少没有停留在先前作品中所谓的“梦想”“远方”“城市”这样一些更为抽象的表述上。读者终于看到冰山一角,满足了阅读的好奇心。

不过,对于梦想的追寻,实始于散文集《九篇雪》。可以说,《九篇雪》中最引人注目的精神表征之一就是“梦想”。接下来,《阿勒泰的角落》与《我的阿勒泰》仍或多或少涉及“梦想”这个字眼或与之相关的表述,让读者看见一个有梦的李娟如何借由文字一步步走向未来。但与散文集《走》有所不同的是,这些“梦想”比较笼统,仿佛一个把捉不到的精灵,可见李娟的远方之路还在求索当中,现梳理如下以作溯源与补充。

在散文集《九篇雪》中,李娟在《绣满羊角图案的地方》做了一个彩色的梦,梦里有“铅笔、水彩、口红、指甲油、新衣服、青春,以及那么多话语,那么多的憧憬。”《外婆在风中追逐草帽》,但自己早已不安于一隅,更易走向陌生的地方。在《像针尖》一文中,李娟更是不顾家人和男友的反对,“吵着闹着要出去”,打工换了一个又一个地方,马不停蹄地奔向“金光灿烂的未来”。其余几篇文章,如《星空》 《暴雨临城》 《故事》,也同样点出“远方”的主题。

在接下来的两本散文集《我的阿勒泰》和《阿勒泰的角落》里,李娟表达的则更多是离开荒凉贫穷、没有变化的家与乡村的情绪。尤其是《阿勒泰的角落》,其中有四篇文章突出表达了这样一种情绪。《我们的裁缝店》,李娟见到的哈萨克女人身负繁重的家务活,甘于平淡简单的生活,可她却不甘心,“总像是在失望,在反复地犹豫”。李娟不愿一辈子做裁缝,不愿过单调繁琐的生活,总想尝试改变,去追求一种陌生感、不确定性。剩下的三篇文章(《有林林的日子里》 《我们的房子》 《金鱼》)则是写不断地离开所在之地,因为土路太荒凉死寂,桥头没有希望,红土地也不过是贫穷、天气恶劣的人生驿站,李娟写道,“在红土地,我想的是:总有一天会离开的”,因为“较之金鱼,我想我们还有更多重要的事情去做。”离开,同样是为了远方,为了更重要的工作,以过上更好的生活。

综上所述,笔者在李娟散文的字里行间探知到她的精神世界的一部分。而笔者除了探讨这个方面外,还将探讨一个更深刻,更富于人文情怀的李娟,这样一个她,从自己的世界走出,走向记忆中的人与事,温暖了世界的某些角落。

二、回忆——弱势群体与传统文化(当下关怀)

李娟在《晚餐》中说道:“我一边努力回想一边向前走去。”“走去”在上面已经讨论过了,“回想”的又是什么?或者说,李娟在记忆深处关怀着什么?以散文集《走》为例,李娟关心平凡、穷苦、不幸的人群;喜爱古老文化中对大自然的敬畏、重精神轻物质、友好的礼俗等。她在回忆,提醒自己不要忘记,也在提醒社会不要忘记,因为人道关怀和美好的传统文化正在当下(城市)生活中渐渐消失,可见李娟深切地当下关怀。

1.人道关怀——社会弱势群体

在散文集《走》中,李娟首次大量描写了一群不幸的小人物,对其抱以同情或愤愤不平。这在其他三本散文集里极为少见。因为即使写到生活的穷苦艰难,基调也是明朗向上的,中心是体现精神的富足愉悦。比如《吃在山野》,对比都市饮食与山村饮食,突出后者用以充饥、共同分享的特点,而不是为了消遣的个人情调。虽然食物简单粗糙,但精神富足愉悦,不比城市的快速与空虚。比如《想起外婆吐舌头的样子》,外婆年近生命的尾声,却被迫离开生活了大半辈子的故乡,一个人孤单冷清。被“连根拔起”的伤痛是强烈的,但直至临终,外婆留给李娟的却始终是“辽阔空旷的安静感”,使人“踏实、自信、强大、善良”。诸如此类,不胜枚举。总之,不完美的事物也如此美好温馨。但在散文集《走》中,李娟的情感不再那么克制,她尽力抒写痛苦与悲伤,反映绝望、残疾、穷困、被驱逐、被侮辱。在这些文章里,涉及一些社会问题:老人的境遇问题、外地人的身份歧视问题、城市底层民工的生存待遇问题、城乡结合部底层人的生存问题。

在《到哈萨克斯坦去》中,阔阔来一家搬迁失利,落入困顿,但他们没有放弃生活,日夜打拼,终于渡过难关,受到大家的尊重与帮助;《户口和暂住证的事》,没有户口就是另类,被排斥,不受尊重;民工在城市打工,因无暂住证(太穷买不起,且一年一换,政策脱离实际)过得偷偷摸摸,以免遭受政府人员的“打压”(盘查与罚款)驱逐。可是他们在仅仅获得低廉工资的同时,却从事着高强度劳动,为城市的经济增长贡献出巨大的力量,辛劳的付出与低下的社会地位恰成反比。《卖猪肉的女儿》,老人不愿背井离乡,坚持留守故土,却因儿女催促的压力了结了自己的性命。他们属于社会的底层人物或弱势群体,李娟以想象与深情的笔触使他们呈现于纸上,引起这部分人群的共鸣,并唤起社会中上层对其的关注,使他们被记忆,被关怀,体现了李娟的人道主义精神,使作品呈现出一定的社会意义。

2.乡村传统文化——对现代(城市)生活的借鉴意义

如果说人道关怀体现了李娟身为一名作家的社会责任感,而喜爱乡间仍留存的传统文化则是她个人的偏好的话,则这种偏好从深层意义上也同样反映出李娟的当下关怀。正是在对传统文化的审视中,李娟看到了现代(城市)生活里缺失的美好,具体而言,即人与自然感人的默契、人与人的和谐、精神的宁静知足等。因此,在《走》这本散文集里, 李娟通过《邻居》 《乡村话题》以及《看了〈凿空〉》这三篇文章,希图告诉读者:不要忘记古老美好的传统文化。关于此点,在其他三本散文集(见上)里亦有论述,是李娟创作的另一重心。所以,笔者除了探讨散文集《走》外,还将结合另外三本散文集作溯源与补充。

其一,李娟思考了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早在《富蕴县的树》(见散文集《九篇雪》)一文中,李娟便谈到城市化进程给当地生态所带来的严重破坏:森林被砍伐一空,河道被污染,城市建设以毁灭自然的方式快速地进行着。后来,在篇幅很长的《木耳》(见散文集《我的阿勒泰》)里,李娟集中、深刻地思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发掘出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哈萨克牧人“总是严格遵循野生动物繁殖规律进行着狩猎行为,他们敬畏万物。他们的古老的礼俗中的一条是:不能食用野生动物和鸟禽”,传统文化强调敬畏大自然,尊重万物,节制个人私欲,重精神轻物质,因此人少欲,与自然平等相处,共生共荣,呈现出古老的天人合一的和谐景象,人类得以“平平安安生存了千百年”。而外地人为了敛财的私欲,疯狂采集木耳、党参、虫草、石榴石,乱扔塑料袋,甚至违法狩猎,使大自然遭受严重破坏,木耳又“奇迹”般地消失。两相对比,李娟除了为当下乡村里的一部分人还继承着上述传统文化,过着天人合一的生活深感庆幸外,更重要的是为了揭露当下的一些群体或者个人,因为一己私利而与自然紧张对立。诚然,城市化不可逆转,物质化不可阻挡,但人类征服自然的后果只能是自讨苦吃。因此,人与自然的和谐即便在现代生产生活中,也和在传统中一样,需加以实现并努力维护。

其二,李娟思考了传统文化中人与人的关系。在散文集《走》里,《邻居》一文讲述了李娟家与邻居家的互动——李娟救了邻居的儿子,以及邻居不但没命令小孩远离狗,还让其与狗狗亲密接触。这样平易友好的人际关系,在李娟的系列“阿勒泰散文”中,则被赋予了深层次的民族文化传统内涵。比如散文集《九篇雪》中的《吃在山野》,“当地牧民来商店买东西,总不忘带上礼物,啧,多么好的民族礼性啊!尤其是女人们,登门从不空手,哪怕她是来给你们商店照顾生意的,买东西照样付钱”。不仅在哈萨克民族聚居区,其实,在中国的很多乡村,仍然继承着古老和谐的交往传统,村子里几乎都是同姓人,定居的乡民彼此熟悉,虽容易为小事起纠纷,可总体上,大家互相照应,传统节日一到,更是走家串户送礼收礼,好不热闹,极为亲近。因此笔者认为,李娟所写的阿勒泰地区,其实可以作为中国传统乡村的一个缩影,看似特殊,却有一定的普遍性,反映了人与人的熟悉、亲近、友好。反观城市,人口流动频繁,人与人陌生化,关系冷漠(“一个也不认识”),李娟拖着笨重的编织袋走在寒凉的街头,举目无人知,缺少李娟所说的“家才有的温暖”;只有回到乡村、回到家里时,内心才再度涌起暖意。也许,当城市中的人们读到李娟的文字时,能够从内心涌起一股温情,不忘了关怀他人,相互友爱,给冷漠的城市吹来一阵暖风。

综上,李娟回忆了一群不幸的小人物,回忆了遗失于现代(城市)生活的传统文化的种种美好。在体现人文关怀的文学作品日渐式微的21世纪,李娟的创作不受商业化时代大潮的裹挟,不迎合社会的庸俗趣味,不为市场效应所动,坚持独立思考,反映弱势群体的生存境遇,反映城市生活的病态,反映人们的精神危机——多角度审视时人的生存困境,发人深省。同时,李娟的文笔总是在灰暗中展露光明的一面,在丑恶下藏有真善美的坚持,温暖人心,鼓舞世人。

三、结语

在本文中,笔者探讨了李娟行文的两条线索,它们看似是平行的,实则有着深刻的关联——正因为李娟身处城市,又有过乡村生活经历,所以才能敏锐地察觉到传统(主要留存于乡村)与现代(以城市为代表)的一些特别不同之处,从而把捉传统文化的种种美好,对城市生活提出某种改善的可能,具有较强的社会指导意义;正因为李娟在城市里过上了更好的生活,但仍念念不忘还在不幸中挣扎着的人们,关心弱势群体,并使其引起社会的关注,才更能体现其作为一名作家应具备的优秀品格——良知和人道主义情怀。正如她自己在《晚餐》中所说:“那些被我所抛弃的贫穷生活,年迈的亲人,被我拒绝的另一种人生——是不是,其实从来不曾离开过我,满满当当垫住双脚,走一步扯动一下。”假如李娟一直生活在乡村,即便写下如此的人与事,可能只是不自觉的创作而已;但在笔者看来,已身在城市相当长时间的李娟,是自觉地承担起了一些责任,提醒自己,也提醒大家不要忘记,从而体现李娟悲悯的情怀和温暖的心地,这也正是散文集《走夜路请放声歌唱》的社会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李 娟.走夜路请放声歌唱[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

[2]李 娟.九篇雪[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3.

[3]李 娟.阿勒泰的角落[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10.

[4]李 娟.我的阿勒泰[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

猜你喜欢
弱势群体李娟传统文化
Therapeutic effect of heat-sensitive moxibustion plus medications for senile osteoporosis and its effect on serum BMP-2 and OPG levels
Analysis on China’s real estate bubble by Oct.2016
弱势群体法律保护的法价值分析
论弱势群体保护之法律保障机制的建立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民粹风下,台军成岛内“弱势群体”
Effect of Working Temperature on the Resistance Characteristic of aPleated Stainless Steel Woven Fil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