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策略探讨

2015-05-30 07:04刘男李伟嘉
求知导刊 2015年5期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

刘男?李伟嘉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推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被不断提高,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一方面其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地位愈加突出,另一方面作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导者,高校辅导员的教育工作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做好大学生心理教育辅导工作成为当前高校辅导员工作面临的难题之一。本文就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育中的角色定位、工作优势、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等多个角度对高校辅导员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工作展开浅要的探索,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个体在生活适应的过程中,由于环境要求与自身的应对能力失衡而产生一种身心紧张的状态,即为心理压力,通常会透过人的一些特异的生理反应或心理反应而表现出来。相比一般的任课教师而言,辅导员与学生接触的机会较多,二者的关系比较密切,对大学生的健全人格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在当前的社会形势下,就业、家庭、学习、恋爱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加大了学生的心理压力,而当心理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转变成一种心理问题。因而,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力量,应积极地投身到大学生的心理教育活动中来,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和教育,促进其心理的健康发展。

一、准确定位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角色

根据教育部所推出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中的一部分,同时也是高校管理系统中的重要一环,因而高校辅导员既是教师也是高校的管理者。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生日常管理、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工作以及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等均离不开高校辅导员的存在。需要指出的是,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是以思想政治工作为核心而展开的。与此同时,对于正处在社会转型关键时期的我国而言,社会经济得到飞速发展的同时,传统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物质和道德矛盾不断尖锐的情况下,人际交往、学习、情感、专业发展、求职就业、人生规划等都是给大学生造成更多困惑和压力的因素。鉴于此,在当前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和和谐校园构建的全面推进的背景下,为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更好地实现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各高校有必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正因为如此,作为大学生德育的中坚力量,新时期的高校辅导员务必要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摆正自己在学生心育活动中的位置,切实承担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职责和任务。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在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高校的招生数量不断增加,辅导员在学生工作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性也就越发的突出,而辅导员更应该找准自己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位置。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对学生的心理教育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有效解决学生心理上存在的问题。因而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示范者、防御者、疏导者、培育者以及咨询者,应注重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宣传,但更应该将精力更多地投入到向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的过程中,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和需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从而增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二、充分发挥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优势

高校辅导员与学生的相处时间较长,接触机会较多,在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在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现和处理上相比其他方面而言有比较明显的优势。鉴于此,为增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高校辅导员应充分发挥其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优势,及时发现学生心理上存在的情况和问题,秉持小事及时疏导,大事及时上报的处理原则,从而增强高校心理健康辅导的有效性和速率。首先不论从空间上还是时间上,辅导员作为学生日常管理的中坚力量,其与学生的接触比较便捷且频率较高,对学生的了解也是比较全面和立体的;其次,鉴于当前辅导员队伍的年轻化趋势,大多数辅导员也仅是刚本科毕业或研究生毕业参加工作,因而师生之间的年龄差较小,且双方的生活阅历和经验以及知识背景上也比较接近,因而两者之间的共同语言较多,在师生的交流过程中辅导员扮演的既是学生的老师,也是学生的朋友,这双重的身份使得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的过程中更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和支持。

另外,高校内的各种教育资源以及辅导员本身在学校、家庭以及社会中枢纽般的地位,也是其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就教育资源而言,教师可以对各种有教育意义的资源进行整合,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而就其存在和地位而言,教师作为将学校、家庭和社会联系在一起的重要纽带,应尽可能地开拓更多的可以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心理状况的渠道,通过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心理咨询中心或心理健康讲座的形式,对学生开展系统性的心理健康知识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再者辅导员也可以采取一对一的方式,约谈某位学生向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服务和指导。另外辅导员也可充分利用纽带作用,促进家校之间的联系,获得社会的支持与帮助,对学生进行随时随地、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从而强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

实践表明,传统单一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所起到的作用是有限的,因而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全面深入推进,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应该做到与时俱进,采取多种教学模式向学生提供有效的心理健康辅导。首先高校辅导员可多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一些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报告会或参加一些积极向上的社会活动,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又可以使学生的性格变得更加开朗,从而使学生的心理更加阳光;其次,不同阶段的学生在心理上的需求是不同的,比如大一的学生,其心理压力可能更多的是由于陌生环境和陌生人而引起的不安和忐忑、对家的思念和学习带来的压力等等,而对于大三、大四这种快毕业的学生,他们的心理压力则可能由实习、求职就业、专业发展、人生规划、情感、家庭等多个方面而造成的。鉴于此,高校辅导员在对不同阶段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或辅导的过程中应强调心理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做到有的放矢,开展专项性的心理训练;而在面对明显存在心理障碍或心理问题的学生,辅导员应鼓励和陪伴学生到更专业的机构接受系统的专业治疗或援助。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辅导员还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建立相关的心理健康档案或心理状态网络,来及时地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从而及时地向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健康援助。另外,随着网络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结合,以及针对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所暴露出的不足,高校辅导员在针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辅导的过程应加强对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依托该技术在信息交流和沟通上的优势,增进与学生的情感交流,缩小师生之间的差距。且多数情况下,学生在虚拟的网络上所表现出来的自己更接近于学生内心真实的表达。因此,在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图片、声音等形式与学生做进一步的交流,如QQ、微信、微博、Facebook等。且实际的调研结果也指出,大多数学生有时更希望有一个人倾听自己内心的心声与委屈,当其将内心的苦闷都诉说完后就会感到很轻松。因而高校的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应是一个合格的倾听者,耐心听,为学生提供一个宣泄的窗口,从而帮助学生缓解内心的压力。

四、秉持以人为本理念推动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工作结合

鉴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以健全大学生人格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高校辅导员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除了要准确定位自己在学生心育中的角色,发挥自身的优势和实现多样化的教学,还需要秉持人本化的教育和管理理念,“用心”,由心地关爱学生,耐心倾听,尊重学生的差异性,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理智地帮助学生、引导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促使学生形成健康健全的人格。比如针对新生而言,辅导员可通过开展团体性的心理辅导活动,来促使新生快速相识,减少或消除学生孤独感和不安情绪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团体意识,促进班级凝聚力形成;另外,针对一些学生身上比较普遍的问题,辅导员也可以通过召开班级心理辅导活动的方式,统一教育;而针对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或困惑,辅导员也可通过单独约谈或提供咨询的方式,来给予学生适时的指导和帮助。此外,根据当前辅导员工作的核心任务,为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辅导员还应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相结合,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促使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五、结语

在当前这个时代,竞争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有生力量,其正在承担着来自多方的压力,包括社会的、家庭的、学校的和其自身的压力,因而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不断加大。但由于绝大多数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还未完全定型,无法将所有的压力均转换为正面的动力,甚至会钻牛角尖,长此以往,学生的身心健康堪忧。因而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指导者,应及时地予以学生适当的心理援助,准确定位自己在学生心理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并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多样化的心理辅导和教育,促使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高洁,张 旭.心理辅导方法与技术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21).

[2]周丽红,吴高娃.影响当代大学生思想的因素及教育工作策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S2).

[3]肖 颖,刘连新.关于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04).

(作者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猜你喜欢
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