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理念在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影响及启示

2015-05-30 01:11李军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5年13期
关键词:以人为本启示影响

李军

摘要:科学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它主要强调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所占的主体地位。在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融入“以人为本”的理念,是进行小学教学管理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新时期下我国进行素质教育改革的需要。但是在我国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其中“以人为本”理念的缺失是造成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以人为本 小学教学管理 影响 启示

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以人为本”的理念指的是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充分做到“关心人、尊重人、发展人”,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不僅将学生与教师当作管理对象,也将他们当成管理主体,因此只有在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与教师的积极性,并使其参与到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来,才能够更好地开展小学教学管理工作。

一、传统小学教学管理模式的不足

(一)管理模式陈旧落后

在我国传统的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学校已经制定出了整套管理方法与原则,教学管理人员只需要根据这些方法与原则来开展管理工作即可,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与教师都必须严格按照学校的管理细则行事,不能有半点逾越,这不仅不利于教师的个性化教学,也严重影响了学校领导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标准。在传统的小学教学管理模式下,教师的教学成绩与教学质量是由学校领导直接决定的,并且评价标准都是由学校领导自行制定,因此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教师的教学成绩与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学校领导个人喜好的影响,因此教师为了获取较高的教学评价,便完全依照学校领导制定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在这种模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自主性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也无法得到重视,因此教学效果也不会很理想。在这种古板的教学模式下,即使教师想对自身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也必须由自己全权承担创新后的后果,即使创新成功也不会得到额外的奖励,但是一旦创新失败,必定会受到惩罚。出于以上种种原因,教师宁愿按照学校领导制定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也不愿冒险进行创新。

(二)唯成绩论学生好坏

近年来,小学生减负已经成为了一个十分热门的话题,但是根据减负成果来看,已经呈现出越减越重的趋势。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小学生的学习压力不但没有减退反而增加,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素质教育改革的开展质量。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同样需要面对沉重的升学压力,为了能够进入一所好的中学,小学生必须每天徜徉于书海中。另外,在家长与教师身边无时不刻的弥漫着一种“以成绩论学生好坏”的氛围,因此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下,部分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学习地位,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成绩也不理想。因此,在传统的小学教学管理模式下,不仅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限制,学生的个性发展也遇到了阻碍。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课堂行为与课后行为都被严格限制,一旦学生的表现不符合学校的教学思维与教学模式,就会马上被老师制止,如果教师没有及时发现并制止学生的违规行为,也会受到学校严厉的批评。因此,在这种教学思想下,家长与教师都在最大程度上向学生灌输成绩最重要的理念,学生的所有个性发展都必须绝对服从于成绩的发展,家长也总以“别人家的孩子”给自家孩子施加压力,长此以往,这会在很大程度上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使他们对学习产生厌恶以及抵触的心理,这对学生的终生发展十分不利。出于以上原因,在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融入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显得更加重要,通过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贯彻,能够更好地将学生、教师与管理者统一起来。

二、小学教学管理中应用“以人为本”理念的影响

(一)学校领导树立“以人为本”教学管理理念

在我国效果教学体系中,学校领导普遍严重缺乏对以人为本理念的认识,学校领导习惯于扮演教学管理过程中命令者与控制者的角色,特别是在某些学校中存在领导决定一切的现象。因此,在小学教学管理中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学校领导要认识到以人为本的重要性,并改变他们自身传统的管理理念与方法,使其真正了解以人为本的内涵,他们应该站在学生与教师的角度,观察他们的特点,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以人为本的制度,而不是由自己随意制定学校制度。首先,学校领导应该参与到课程教学中来,他们可以偶尔充当兼职老师,亲自体验实际的课堂过程是怎样的状况,通过这种方式来拉近教师与领导之间的距离,消除长期以来存在于领导层与教师之间的上下级距离感,使学校领导和教师能够一起探讨教学的改进方法,共同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制度。其次,学校领导要站在教师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了解教师的真实需求,使教师拥有强烈的归属感,充分体现出对教师的尊重,并给予教师鼓励,使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教学方法与模式进行调整,促进教师与学校之间的同步发展。

(二)学校教师树立“以人为本”教学理念

教师作为小学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执行者与参与者,他们一方面代表学校将相关的教学管理制度具体落实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另一方面他们也代表学生将他们的相关诉求反映给学校,教师在学校与学生之间充当着桥梁的作用,因此他们必须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其重点在于以学生为本。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学校要对教师实行岗位津贴与岗位职责相结合的制度,通过采用多劳多得、责任到人的管理方式来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其次,学校还要创建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教师考评环境,以此来保证教师的教学质量。在教学管理工作中,教师的职业素质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学校要大力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力度,定期对全校教师进行集体学习培养,并在最大程度上完善听课制度,让教师能够慢慢获得成长。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同学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认真聆听学生的诉求,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达到提高小学教学管理质量的目的。

三、结束语

在小学教学管理过程中融入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小学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校解决当前小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当然,在小学教学管理中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需要学校领导、教师、学生以及家长共同努力,以此最终达到提高小学教学管理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逄娟娟.对小学教学管理中“以人为本”新模式的研究[J].电子制作,2013,(24):177.

[2]赵坤.以人为本理念在小学教育管理中的实践探讨[J].求知导刊,2015,(10):89.

猜你喜欢
以人为本启示影响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论美国警察院校政府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及启示
武陵山片区高校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的建设与启示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