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和鱼

2015-05-30 10:48张晓帆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15年10期
关键词:太高兴鱼汤大鱼

张晓帆

那时候哥哥在一个偏远的乡村小学任教。家里有四个弟弟妹妹。母亲经常生病,父亲一个人操持着这个家。哥哥生活俭朴,从不舍得花钱。领第一个月工资时恰逢中秋节,他决意奢侈一回,给爸爸买一瓶廉价的白酒,给妈妈买一块衣料,割几斤猪肉,买一斤水果糖,再让家里人每人能吃上一整块月饼,剩下的,都拿给爸爸还债。

中秋节下午学校放假,中午也提前一小时放学,十一半点钟哥哥就到学校不远处的供销社,那里有他要买的一切。刚到供销社门口,却发现那里围着一大圈人,他挤进去一看,原来是隔壁班里的学生刘志明误食了曼陀罗籽,口吐白沫,浑身痉挛,他着急地说:“快送医院啊!”孩子的爸爸流着泪说,“没钱啊,还没收秋。”哥哥毫不犹豫,一把掏出上衣口袋里的钱,塞到那人手里,说:“快送医院,救人要紧哪!”还没等那些人反应过来,他就跨上车子,朝家的方向奔去了。

“张老师,等一等!”身后突然传来急切的呼喊声,他一愣,减慢车速,扭头张望。身后是一个大男孩,搭着一个半大男孩骑着车子追上来。他跳下自行车,那两个男孩飞快地赶到他身边,他认出,是五年级的王鹏和他读高中的哥哥。他们俩都满头大汗,王鹏手里提着一条硕大的鲢鱼,鱼嘴用马蔺叶穿着,他把鱼挂到哥哥的车把上,说:“老师,这是我爸让我送来的,刘志明是我表弟,我爸说要谢谢你,老师,我们都感谢你呢,我爸还让我们哥俩给你鞠三个躬呢!”说完他们毕恭毕敬地连鞠了三个躬,骑上车子飞快地跑了。哥哥的眼睛湿润了,愣了一会儿,他再次骑上车子,往家里赶去。

还没进村,远远地他就看见我带着弟弟妹妹们在村口的大槐树下站着。我和弟妹们看见他的车把上挂着一条大鱼都很惊讶,兴奋得直叫,拥着他,朝家里走去。父亲从屋子里走出来,站在门口,惊愕地看着这条大鱼。哥哥红着脸小声地说:“爸,我没买东西,今儿过节只有这条大鱼了,是人家送的。”他把原委说给父亲,父亲听了拍了一下他的肩膀说:“好小子,是我的种,热心肠!鱼好啊,比啥都好啊,来,娃们,咱杀鱼!过节有鱼吃,还想啥!他妈!他妈!你快给大虎端杯水出来,看把孩子累的!”父亲拿出秤来称了一下,这条大鲢鱼足足五斤四两重。他接着就把菜刀在砺石上磨快,把炕桌搬到院子里,把砧板放到炕桌上,一会儿指使大弟弟搬出个盆子来,一会儿又让小妹妹端出个大瓷碗来,嘴里还哼着二人转。我们都有些好笑,父亲分明是在用杀猪的排场在杀这条大鱼啊。父亲足足用了一个多小时,才把这条鱼收拾好。他把鱼肉切成小块,放进了地瓜粉,再把粗盐用擀面杖擀碎放进去,又加些酱油、五香粉进去,他说要腌一会儿,这样才能入味,他说:“今儿豁出去了,不怕费油,爸给你们炸鱼吃!鱼头鱼尾做汤吃!”

一个多小时后,鱼炸出来了,鱼汤也熬好了,爸爸吩咐大弟弟给左邻右舍都送些炸鱼块,又让哥哥给村西头的五保户李大爷也端一碗鱼汤去,又拿出一些角票让妹妹去小卖部给他打半斤散酒回来,他说不能白瞎了这么好的下酒菜啊,今儿真的豁出去了。做完这一切后,父亲才让母亲把鱼肉拣两大盘摆在炕桌上,把一大盆鱼汤放到桌子正中间。哥哥把父亲和母亲让到上首坐定。父亲让我们也都围坐下来,没等他动手,母亲先给他盛了一碗鱼汤,我忙给他倒了一杯酒,父亲没忙着喝酒,而先是喝了一口鱼汤,咂咂嘴,放下汤匙,看着哥哥的脸,说:“鲜,鲜,真鲜啊,我快有二十多年没吃过鲜鱼了!来,你也喝一盅!你出来工作了,咱们这个家就有希望了,你的弟妹们就有希望了!娃子们,来,喝鱼汤,鱼汤好啊,又鲜又有营养,补脑子,你们多喝点,将来也像你哥那样有出息,端公家饭碗,爸就有喝不完的鱼汤啊。他妈,你也喝,咱家穷,我没本事,你生了这么多孩子都没好好补养过,你常腰酸腿痛,那是缺钙,鱼汤最补钙了!你喝,喝!这些年土里刨食,半饥半饱的,一年到头连肉都吃不了几顿,哪还敢想吃鱼啊,再说这鱼是金贵物,也不是咱土老百姓吃的东西啊,这回得了儿子的济了。他妈,喝汤,吃鱼肉!你给我养了一个好儿子啊,我今儿真是太高兴了……”然后他不是用杯,而是端起酒壶,把半斤白酒一饮而尽,“我今儿真是太高兴了,太高兴了!”父亲哽咽起来,他喝多了。

那个中秋节我家没有吃到月饼,也没有吃到糖果,却是过得最快乐的一次。从此以后,一年三个传统节日,我哥不管多远多忙,多难,都想方设法买一条新鲜的大鱼做给父亲吃。

责任编辑:黄艳秋

猜你喜欢
太高兴鱼汤大鱼
爷孙合唱《空城计》
“会海”养不出“大鱼”
大鱼带来的启示
鲜美的“鱼汤”
做鱼汤
夏日鱼汤最鲜美
进击的磊编
一条大鱼
鱼汤面
参观货币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