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衡失眠药物的效果和成瘾风险

2015-05-30 10:48曾宪祥张斌
心理与健康 2015年1期
关键词:偶发性宋某安眠药

曾宪祥 张斌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失眠。失眠是睡眠障碍的表现形式之一,通常指入睡困难、维持睡眠障碍和早醒等,导致睡眠时间减少或质量下降而不能满足人的生理需要。失眠的发病率较高,调查显示,50%—60%的成年人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失眠可分为偶发性失眠和持久性失眠两大类。

偶發性失眠一般发生在陌生的环境或干扰睡眠的环境。比如,住在陌生的地方或旅店,外来噪音的影响(70分贝以上),气温过热或过冷,房间被强光照射等。通常偶发性失眠都是短暂的,只要回到习惯的环境或不利条件得以解决,就可不药而愈,因此,对偶发性失眠不用过于担心。

持久性失眠较为麻烦。如果失眠问题持续数个星期,或失眠已达到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的地步,就需要找出病因,对症下药。这类失眠成因复杂,可能与环境和服用过的药物有关,也可能和各种身体或精神疾病扯上关系。

引起失眠的原因很多,失眠的发生率高,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影响大,而药物治疗又有一定的不良反应,使用不当甚至有成瘾的风险。很多失眠病人对治疗药物心存恐惧,担心成瘾,宁可长期失眠也不愿意服药;而另外一些人恰恰相反,稍微睡不好就一定会吃安眠药,最后导致了药物成瘾。

下面通过两个案例来看看如何权衡失眠药物的效果和成瘾风险。

【案例一】

权某,女,22岁,大四学生,因四年前高考紧张开始出现入睡困难,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高考前几晚几乎只能睡两个小时左右。当时她没在意,以为是紧张引起。高考后,入睡困难稍有改善,但每晚在床上也要躺两个小时以上才能入睡。上大学后,由于寝室几个同学都习惯晚睡,环境比较吵,她的失眠越来越严重,持续了很久,导致精力差,经常头痛,不能专心学习,心情不好,不想和同学交往。最近因面临毕业,在学习和就业的双重压力下失眠加重。

权某担心吃安眠药会上瘾,几年来未看医生也从未吃药,最近实在坚持不住了,终于走进了精神科门诊。

【分析】

权某的起病虽有一定诱因,如高考前紧张、睡觉环境差,但从整个病程看,她在诱因解除后仍有比较明显的失眠,而且已经引起了焦虑抑郁情绪,给她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很大困扰。所以,她的情况是一个比较明确的睡眠障碍。

【治疗】

权某担心药物的不良后果,所以在进行认知治疗的基础上,再予以安眠药物治疗,并辅以抗抑郁药治疗继发性焦虑、抑郁。经过两周的治疗,权某的失眠明显改善,情绪好转,于是逐渐减药,一个月后,权某康复,顺利完成了学业并找到了满意的工作。

其实,只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安眠药物一般不会产生很大的不良反应,也不会出现上瘾问题。

【案例二】

宋某,男,66岁,30岁时因为经常自服安眠药,且剂量不断增加,发生了药物成瘾和慢性中毒。入院前,他每日自服阿普唑仑8片,仅能维持睡眠2-3个小时,一旦减量或停服就会烦躁不安、无法入睡。现在的宋某不思饮食,极度消瘦,精神萎靡,头晕无力,身高170厘米,体重却不足80斤。

【分析】

宋某年迈体弱,因长期滥用失眠药物导致了苯二氮

类抗焦虑、助睡眠药物成瘾。

【治疗】

通过认真分析宋某的心理状态,医生首先对他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比如向他讲解有关睡眠的生理、安眠药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等知识,加强他对疾病和药物的认识,增强同疾病作斗争的信心。

同时,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减少阿普唑仑的用量。起初用劳拉西泮替代,而后与心理暗示治疗相结合,逐渐用维生素B1替代。经过两个月的精心治疗与护理,宋某多年来存在的严重神经衰弱症状和药物成瘾得到治愈,体重增加到90斤,精神愉快,食欲好转,睡眠情况日趋改善。

通过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一旦出现失眠,首先要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既能有效地治病,又能防止药物滥用。

安眠药物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合理使用对于改善睡眠可起到良好的作用。苯二氮

类药物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镇静、催眠和抗焦虑药物,专业医师会根据病人失眠的类型选择不同种类的药物,同时也会根据病人的恢复情况采用换药、逐渐减量、间断服药等方法避免药物成瘾。

总之,失眠并不可怕,只要失眠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寻求专业的帮助,有了正确的诊断、合适的药品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一定能摆脱失眠的困扰,重新享受甜美的梦。

猜你喜欢
偶发性宋某安眠药
女子发文“不希望大连疫情停止”被行拘
小班幼儿偶发性科学活动的支持策略研究
浅析偶然性在艺术发展历程中的呈现
分清安眠药与安神药
浅析偶发性对于艺术家理想创作状态的促进
自己的物品被国家征用损毁,能要求赔偿吗
安眠药常换换
安眠药服用须知
闪婚闪离,彩礼咋办?
如何巧妙处理课堂偶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