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期中的2014秋拍

2015-05-30 10:48唐诗
世界知识画报·艺术视界 2015年1期
关键词:翰海嘉德成交额

唐诗

To the collectors, autumn auction just like the annual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The autumn auctions of 2014 suffered a serious setback which meant to step into an adjustment period and will better welcome the following challenges. Nevertheless, that how long it will take and what the results will be should wait time to answer.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当下不景气的经济现状、谨慎观望的藏家情绪、货源短缺的市场困境,让2014年的秋拍就像一个天资不高却努力学习的高中生,虽没有考上清华北大的奢望,却仍能交出一份还算令人满意的答卷。

四巨头业绩三降一升

尽管在今年秋拍开槌之前,各方都充满期待,可惜“雷声大,雨点小”,从最后的结果看,整个市场表现不仅不如人意,艺术品市场裹挟着四大拍卖巨头又向下走了一个台阶。

作为中国内地艺术品市场的“风向标”,中国嘉德率先以17.06亿元收槌,相比同年春拍22.52亿元下滑24%,比2013年秋拍下滑更是高达 28.8%。而中国嘉德的出师不利似乎注定了整个秋拍市场“凶多吉少”。

果不其然,在之后的秋拍中,几乎所有拍卖行的业绩都出现了明显的下滑。其中北京保利以24.74亿元收官,较今年春拍下滑11%,较去年秋拍减少14%;北京匡时秋拍斩获13.45亿元,较今年春拍回落23%,同比更是下跌33%。

然而在一片萧条之中,北京翰海异军突起。凭借20周年庆典的时机,北京翰海推出多达4200余件拍品,为翰海历年秋拍最高,也由此拉动成交额高达182.6%的涨幅,以近20亿元完美落槌。

在一线拍卖行秋拍业绩整体回落的背景下,二线拍卖行的日子更加难熬。北京荣宝1.65亿元的成交额较今年春拍下滑30%,同比下滑了34%;北京诚轩1.95亿元的业绩与今年春拍和去年秋拍相比均有近30%的跌幅。

有业内人士指出,造成今年秋拍成交额大幅度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珍贵拍品数量较少。例如中国嘉德书画过千万的有18件,而春拍有23件;北京保利秋拍过千万的19件,而春拍是24件。

由于之前的“疯狂生长”,许多拍品成交价格过高,致使一些藏家不愿意将高价拍得的艺术品低价出售,从而导致市场上精品数量稀少,许多拍卖行都处于“断粮”状态;而另一方面,收藏理念和藏家结构正在悄然发生变化,藏家的购买意向更加多样,加之经过市场起伏之后观望心态作祟,也使得一些好的艺术品未必能够吸引到真正的买家。

种种原因,造成了巨头们的跌落,造成了行业的寒流。但在各大拍卖行的努力耕耘之下,今年的秋拍仍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

寒流之中仍有温暖

要说到秋拍的重头戏,当属2014年12月2日晚上9点在北京保利“宸翰昭贲——乾隆御笔《白塔山记》专场”上的唯一拍品——《白塔山记》。这组乾隆皇帝游览北海公园白塔山后书写而成的手卷,当晚以1.1615亿元成交,不但成为全年内地拍卖市场唯一过亿作品,也创造了2014年全球中国书画拍卖最高纪录。而《白塔山记》的成功过亿也再次向市场证明了中国古代书画的“抗压性”,并在严峻的市场形势下鼓舞了士气。

今年秋拍最吸引眼球的,莫过于中国嘉德开拓性推出的国内首个王铎书法专场。此专场推出的20件作品有19件成功易主,并取得了8214万元的总成交额,其中有八幅扇面更是以超过估价8至9倍的价格成交。另外,在北京匡时的书法专场中,推出的三件王铎书法作品也取得了不俗的佳绩。

若说到秋拍专场,就不得不提中国嘉德“选中之选——嘉木堂藏明式家具精 品”专场。“选中之选”是王世襄送给嘉木堂主人伍嘉恩的一句评价,而这句评价也代表着严谨的征集态度和珍贵的拍品价值。“选中之选”专场果然不失众望,29件拍品100%的成交率、1.0532亿元的总成交额,为王世襄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完美收官。

作为拍卖市场最稳定的板块,近现代书画一直延续着以往稳定向上的势头。在2013年掀起“黄胄热”后,中国嘉德顺势拍出《高原子弟兵》,3887万的成交价属于情理之中。北京匡时推出的由张大千题签、为徐悲鸿仅有的两套“十二生肖册”之一的《十二生肖册》,以4600高价落槌也是必然。加之今年又恰逢黄宾虹先生诞辰150周年,北京匡时顺势推出的“冰上鸿飞”黄宾虹专场成交过亿,《江山卧游图》更是以4830万元易手。

现当代艺术特别是年轻艺术家板块在秋拍中延续了春拍的上升势头。曾梵志的《无题》以862.5万在北京匡时的“现当代艺术专场”拔得头筹;而刘炜那幅坐在马桶上的《自画像》作为保利专场的封面拍品以1800万落槌;“人气王”王光乐的“水磨石”、“寿漆”系列也受到热烈追捧,《水磨石NO.11》和《寿漆0703》分别以253万和97.75万易主。

尽管今年内地的艺术品市场仍旧低迷,藏家的出价也更加谨慎,但对精品的争抢愈发激烈,远超估价的拍卖结果频频出现,在证明了“名家精品是市场永恒的热点”的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寒流中的一丝暖意。

就像一年一次的高考,秋拍也无非是艺术品市场用来考察藏家和拍品的试卷。2014年秋拍的集体失利似乎预示着中国的艺术品拍卖行业在历经了大起大落的“青春期”后,终于愿意拿出时间和精力来调整一下身心,以便更好地迎接“高考”。但是,调整的时间有多长,这期间要承受怎样的阵痛,最后的结果又是如何,似乎还要等待时间的回答。

猜你喜欢
翰海嘉德成交额
30岁的嘉德正当年
邹仁武
2018年前20家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企业(按成交额排名)
慰父(新韵)
2017天猫双十一成交额1682亿元 全球共振创造新高度
5年11季41亿:中国嘉德拍卖的香港之路与战绩
站在市场的最前沿
上市公司2014上半年涨(跌)幅、换手率、成交额前50名
“老”嘉德有了新布局
2013年A股换手率、成交额前10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