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宝的准备:必不可少的“预防针”

2015-06-02 18:39崔华芳
为了孩子(3~7岁) 2015年4期
关键词:格格二宝大宝

崔华芳

“二宝日记”①

“单独二胎”政策放开之后,很多妈妈自己或被说服着把“二宝”纳入了自己的人生规划。二宝的到来,代表着我们要放弃什么,又意味着我们能得到什么?作为资深的二宝妈妈,崔老师也许能给你一些不一样的答案……

一位妈妈忧心忡忡地问我:

她的小女儿刚刚满月,4岁的大女儿非常仇恨妹妹,总要趁大人不注意捏妹妹。见到她抱妹妹,大女儿会恶狠狠地说:“我要把妹妹扔掉!”其实,她当初生二胎的目的主要是想让大女儿有个伴,没想到大女儿这么排斥妹妹,这位妈妈特别难过,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听了这位妈妈的描述,我倒有点替他们家的大女儿抱不平,一个4岁的孩子会说出狠话,必然有什么事情深深地伤害了她。

其实,我们应该问一下自己:我们生二宝究竟是为了谁?我们有没有在生二宝前给大宝进行心理建设?

我也是在大女儿4岁零1个月时生下了小女儿。

作为父母的我们,在决定要二宝之前,至少要先了解,当弟弟妹妹出生后,作为哥哥姐姐的大孩子往往会有一系列的情感体验:

根据杜恩和肯德里克对儿童如何接纳新生婴儿进行的研究表明,随着第二个婴儿的出生,母亲对第一个孩子的关注和注意都会减少,而第一个孩子如果已经超过2岁或者更大,往往能够很容易地感知到与父母间的亲密关系已经被弟弟妹妹的到来而破坏。因此,他们往往会变得更加对立和具有破坏性,同时,对父母的依恋程度也会降低。

如果第一个孩子在情感上较敏感,他就会经常怨恨失去了父母的关注,为了缓解心中的怨恨,他们会对新生的小宝宝心生憎恨和厌烦感。如果这时候父母拿第一个孩子的劣势与第二个孩子的优势相比较,第一个孩子往往会爆发极度愤怒的情绪,严重的往往会对第二个孩子“下毒手”。

无论如何,如果我们想要二宝,大宝的接纳和认同是很重要的。但是,要让大宝接纳二宝,真的是一个很不容易的过程,需要长期的心理建设,需要我们耐心、耐心再耐心,认真地倾听孩子敏感的内心,努力关注到大宝内心的情感需求,自始至终要确保能给予大宝包容、真实的爱。

怀孕前,给大宝打好预防针

我自己一直很确定想要二宝,所以在格格2岁后,带她外出,如果看到比她小的孩子,我经常有意无意地对格格旁敲侧击:

“格格,要不妈妈也生个小弟弟小妹妹和你一起玩,好吗?”

“格格,你想不想当姐姐?”

“格格,妈妈再生个宝宝好吗?”

我记得格格2岁半之前,一直是强烈反对这件事情的:“不要!我不要弟弟妹妹,我只要妈妈爱我一个。”

不管我多么想要二宝,在格格没有接受弟弟妹妹的想法前,我不会要二宝。2岁左右的孩子正处于自我意识的觉醒时期,希望独占妈妈的心理非常强烈。所以,对格格当时的态度,我非常理解,也坦然地接受了,不给予评价,当然也更加不会予以批评。

格格快3岁时,再看到比她小的孩子,她慢慢开始主动说:“妈妈,你再生一个妹妹吧,我不要弟弟,要妹妹和我一起玩。”

3岁左右,正是同伴交往的需求大幅度增加的时期,格格主动想让我生二宝的诉求开始频繁起来。这说明,她对二宝开始接纳了,完成了第一次的心理建设。

怀孕期,让大宝期待小宝的到来

怀上蓉蓉后,我第一时间告诉了格格。

我找了许多“兄弟姐妹”主题的绘本,《彼得的小椅子》、《小凯的家不一样了》、《我的妹妹是跟屁虫》》、《隧道》、《小象欧利找弟弟》等,和格格一起阅读,这些绘本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孩子在迎接弟弟妹妹到来时的心理变化过程。对于格格来说,她在这些绘本中找到了共鸣,也找到了被认同感。

我经常对格格谈起我肚子中的小宝贝,还和她一起畅想了许多她的生活里有了个妹妹之后的温暖场景。

每天晚上,我都会给格格讲故事,每次讲故事的时候,我都会抚摸着肚子说:“小宝,妈妈要讲故事喽,你和姐姐一起来听哦!”

我还经常会对格格说,小宝住在妈妈的肚子里,她需要我们的关爱:格格吃东西的时候,我会要求她给肚子里的小宝也吃一些,每次我整理格格的衣物时,我总会对她说:“这件衣服太小了,留着给小宝穿。”“这双鞋子你穿不下了,给小宝吧!”她自己也会说:“妈妈,这是小时候看的书,留给小宝看吧。”

我去孕检时,还专门带上格格,让她感受妈妈怀孕的过程。因为孕期过程中我的身体不太好,这种情况我也如实地对格格说:“妈妈能不能顺利把这个小宝宝生下来还不知道,因为妈妈现在的身体不太好。”虽然我不想说死,但是,我想还是要让孩子明白,胎儿在妈妈的肚子里是会面临死亡的危险。结果,我发现,我这样说了,其实,格格更加能够理解,为什么这个阶段妈妈需要特别关注肚子里的小宝。

格格对小宝的关爱渐渐内化成了她自己的感情。她给还没出生的小宝取了许多好听的小名,“小耳朵”、“小西瓜”什么的。

每天晚上,格格总要趴在我的肚子上倾听小宝的动静,会说:“妈妈,妹妹在肚子里哭。”我说:“为什么?”格格说:“她哭,是因为她想出来,要和姐姐一起玩!”

在孕期,我也尽量坚持像平时一样亲自照顾格格的生活。在我实在无法坚持的时候,我告诉她:“现在,妈妈的身体吃不消了,需要请外婆或者爸爸来照顾你。”慢慢让她适应没有妈妈照顾的生活。

设身处地地替大宝想一想,对于他们来说,弟弟妹妹一住进妈妈的肚子里,就意味着要与他们分享妈妈了,当然就意味着至少失去了一部分的妈妈。这时候,需要我们非常主动地、较为频繁地向大宝确定妈妈的爱依旧在。

我曾无数次向格格保证,不管小宝表现如何优秀,妈妈会永远爱她。因为,格格是格格,小宝是小宝,两个宝贝都是独一无二的。这颗定心丸让她在有些大人调侃着对她说“妈妈不爱你了,要爱弟弟妹妹了”时,她能坚定地回答:“不会的,我妈妈会永远爱我的。”

endprint

猜你喜欢
格格二宝大宝
大宝二宝相差几岁最好?
家有二宝 亲子共读更重要
格格的愿望
迎接“二宝”
立等可取
开心格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