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会玩吗?

2015-06-02 14:16
为了孩子(3~7岁) 2015年4期
关键词:愉悦感扑克牌创造性

玩是孩子的天性。但是很多幼儿园老师都不约而同地发出这样的感慨: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不会玩了!

当孩子的这份天性逐渐弱化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开始反思:为什么孩子不会玩?孩子不会玩的原因是谁造成的?

玩是什么?

陈:大家觉得玩是什么?看书是在玩吗?

高:家长通常不会认为看书是在玩,都认为那是在学习。

陈:那玩扑克牌呢?

高:那是在玩。

孙:那用扑克牌在那里做算术题呢?

高:那是学习,就不是玩了。

黄:玩是放松的。

阳:是没有要求的。

黄:像你说的用扑克牌去做算术题就有目的了。

高:你涉及了另一个问题,玩和学习是没有界限的,但一旦是成人有要求了,玩就变成学习了。就像玩轮滑一样,以前就是玩的,如果参加了兴趣班,就变成学习了。

钱:孩子玩有自己的目的,但是他的目的不可能是“我想学会一个什么技能”。

陈:那结合大家所说的,可不可以给“玩”下这样的定义:不是别人强加给自己的,而是令自己愉悦、自由、放松的一种游戏状态。

吴:差不多,关键在于不是别人强加的。

陈:我看到一篇文章,通过中国孩子和美国孩子玩的对比,作者认为玩必须要满足两个要求:自主选择和愉悦自身,这一点和我们刚才的描述是相同的。

玩本身就是一件愉悦的事情,当孩子沉浸在玩的世界中时,也许他会自己发现一些什么、探索一些什么,但都是自主行为,一旦被成人要求“玩就要学到点什么”时,玩就变味了,我们应怀着“有收获也好、没收获也好”的心态给予孩子足够玩的自由。

真正会玩的孩子是什么样的?

陈:说到孩子会玩或不会玩,我一直觉得孩子天生就会玩。

高:对。

陈:会玩的孩子会有哪些共同的表现状态呢?

高:玩绝对是富有创造性的,绝对是专注投入的,绝对是有情节的。即使是搭积木,他不会无缘无故去搭积木的,都是心中有一个预设的情节才去搭建的。情节、投入、专注、创造性,绝对是会玩的必备的要素。

阳:我看到一个2岁的孩子玩一个从来没有玩过的滑滑梯,他爬上去做个鬼脸,然后滑下来,反反复复地这样玩,对于他来说第一次能够独立上去就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

高:是一个自主的过程。

陈:皮亚杰在2~7岁这个阶段说到这种练习游戏,他不是上去下来的简单的重复,而是孩子一种自主探索的行为。

陈:会玩的孩子肯定是愉悦的。

黄:上次,我儿子和小朋友一起玩纸,剪了个环形,一拉变成了很长的一段,两个人非常兴奋,玩了很长时间。

张:我儿子玩滑轮,都是自己一个人练的,他慢慢发现自己一个脚也可以,搞点花样也可以,然后就反复做那几个动作,特别快乐。

陈:刚才说到会玩的孩子共同的特质:自主创造、专注投入、心情愉悦,让旁边看着的人心情都充满了阳光。

高:因为玩是将所有的认知、所有的生活经验通过玩的方式表达出来,真正会玩的孩子在各个学科领域都能够真正学到知识,并且能持久地热爱学习。每个人都会玩,有的人会转换成文字力量,有的人会转换为艺术力量,丁肇中就“玩”成了一个物理学家!

陈:就像看《一个孩子的诗园》,诗歌里的孩子多么会玩啊!

高:我儿子就喜欢那些诗,因为那就是描写的他的生活。

陈:说到生活,会玩对于我们的生活有怎样的价值?

高:会玩的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能够比别人拥有更多的幸福感。幸福感多一点,内心的恐惧少一点,自主能力强的人不会无端恐惧害怕不安!

陈:这就是真正的乐观,遇事不是抱怨而是积极面对,因为内心足够自由独立。

张:这对于我们的生活非常重要。

陈:我看到一篇文章这样表达:会玩的人是乐观的、开放的、幽默的,会并且能追求一种快乐人生。

会玩到底对于孩子来说有多大的价值,我们如果没有清晰的认识,执行也就没那么坚决。教室里常常会看到会玩的孩子“指点江山”,他们身上有着创造、专注与自由的气息。这些会玩的孩子所拥有的共同的特质不也是学习中所需要的吗?学习和玩之间不应该是一种对立的关系!

你的孩子真正会玩吗?

张:我儿子有的时候不太会玩。

高:我观察过很多不太会玩的孩子游戏,他们更多地在玩追逐的游戏,游戏中的创造性太少。情节过于简单,都是模仿电视里的。

陈:这个过程倒是愉悦的!

高:对,他是在玩。但孩子的玩可以分几个阶段,有低段的,也有高段的。感觉不会玩的孩子到不了那个高段游戏阶段,为什么呢?因为他满足于动作的兴奋,而发自内心的真正的愉悦感少了一些。就像打牌、品尝美味是快乐的,思考也是快乐的。我们能够享受前者,却常常享受不了后者。这种愉悦感是有层次的!

陈:很多孩子就处在这个低段的玩的水平,享受到的也是低层次的愉悦感。

高:我儿子挺会玩的,他在玩的过程中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叫怡群国,还分成南部北部,有各自的首都,有各自的省府官员,每个公民都有自己的身份证。最近他迷上了武器,自己设计了“两步枪”,非常高级,一弹一射挺远的,需要掌握力的原理以及弹力方向等等,包含了很多物理方面的知识。

张:玩出水平了。

陈:既然孩子天生都会玩,可为什么到了一定年龄以后孩子们玩的水平出现了差异呢?

高:因为成人的干预。

陈:这种干预可能就破坏了孩子本来的自主玩的能力。

张:我现在不怎么干涉儿子玩。

高:是的,我觉得孩子在1~3岁时自主性不被干预很重要。

曹:也就是说,在孩子出生以后,他有自主力量展现的时候,如果在那个时候你破坏了他自主探索的过程,那么他的自主力量就遭到破坏了。

曹:可能父母在说“这个很脏,你不要碰”的时候就是在破坏。

黄:我妈妈唠叨“这里很凉,赶快到垫子上去”的时候,实际也是在破坏孩子的游戏。

陈:大人还常常会想让孩子按照他的想法去玩,不知不觉中就干预了孩子的自主性。

高:因为孩子玩是在与物体的交互作用中自主能力。但在这个成长的过程当中,不同的家长有不同程度的干预,孩子们玩的能力就有差异了!我们常会觉得没人管的孩子会玩一点,其实就是因为很少有外来的压力去干预他。

生活中的我们常常就是那个干预者,会因为各种缘故干预孩子们。干预多了,孩子们自身的力量就弱了!如果孩子们渐渐变得依赖成人的参与才能玩、慢慢凸显“不爱玩、不会玩”的行为特征,我们还有可补救的方法吗?

不会玩要全然否定吗?

高:孩子不会玩,你们就持否定态度,其实不一定要去否定!

张:不会玩的孩子失去了很多好的特质,不需要否定吗?

陈:不会玩的孩子都缺少创造力了!

高:这个社会需要那么多有创造力的人吗?

陈:你这样说我想到了班上的一个孩子,真不会玩,任何需要创造性的事情他都觉得困难,但上了小学以后如鱼得水,非常适应体制内的小学生活。

高:是,他会在体制内生存得更好,他也许成为不了艺术家,但也有他适合的工作。那如果你的孩子很自主很有创造性,作为体制内的父母可能会更焦虑,因为他们都有自己的想法,他不会更顺从你。会玩的孩子就意味着自主能力特别强大,就像我儿子,他将来想做什么,对此,我丝毫没有影响力,我都有心理准备。

教育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今天的讨论没有具体的方法教你怎么做,只是为了让大家对玩有更深的认识和反思。我们反思自己教导意识过强带给孩子玩的压力;反思自己将纯粹的玩变成一种学习任务而使孩子愉悦感不再;反思自己过多的参与干涉使得孩子依赖不自主;反思明明自己破坏了孩子的玩的天性却还指责孩子怎么不会玩。孩子玩的自主能力消退了还能再补偿回来吗?不管能不能,最起码作为老师和家长的我们先要有所改变!

猜你喜欢
愉悦感扑克牌创造性
找到工作的愉悦感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巧算扑克牌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混乱的扑克牌
算扑克牌的张数
缺觉与抑郁
哪张牌是A?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