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短期和长期效果

2015-06-07 10:06王定勇邓金华郭霖森王魏龙赵修民凡中辉
实用癌症杂志 2015年11期
关键词:浸润性电切术膀胱癌

王定勇 邓金华 郭霖森 田 峰 王魏龙 赵修民 凡中辉

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短期和长期效果

王定勇 邓金华 郭霖森 田 峰 王魏龙 赵修民 凡中辉

目的研究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短期和长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80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经尿道电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癌症特定存活率,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结果2012年、2013年及2014年3年癌症特异性生存率为81.9%、79.5%和76.7%,3年膀胱保留无进展生存期率分别为75.5%、64.9%和57.8%。但是,年龄与癌症特异性生存率无相关性。疾病进展和复发主要集中在第1年(分别为70%和65%)随后比率稳定升高。结论经尿道电切术是治疗肌肉浸润性膀胱癌的可靠治疗方法,且瘤床活检呈阴性。

经尿道电切术;膀胱肿瘤;生存结果

(ThePracticalJournalofCancer,2015,30:1652~1655)

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是一个颇具争议的治疗方法,尤其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MIBC)。局部病灶和肿瘤发生远处转移扩散时,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除术完全切除肿瘤值得商榷[1]。MIBC患者经尿道电切术治疗,随访5年结果显示大部分患者病情改善主要出现在前3年,其癌症特异性生存率良好可作为治愈的一个指标[2]。因此,随访和患者年龄是评价尿道电切术效果的重要因素。本文对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患者进行了为期3年的随访,评价随访长度和患者年龄对总体生存率、癌症特异性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3年收治的180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除的患者临床资料。男性154例,女性26例;中位年龄66岁,均龄65.3岁(28~86岁)。肿瘤大小均值3.9 cm,中位大小3 cm。原发158例,复发22例。组织学2级患者85例,3级患者95例。原位癌(Tis)患者43例。单发性肿瘤152例(84.9%),多发性肿瘤28例。乳头状/混合型102例,无柄型78例。排除标准:活检阳性,大量残余肿瘤组织,肾积水或转移性疾病。本研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书及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随访计划

本试验患者遵循严格的监控程序,在第3、6个月时,在最初肿瘤位置进行瘢痕组织监测。随后患者每3个月随访1次,连续2年。第3年每6个月随访1次。膀胱镜复检,尿脱落细胞学检查,膀胱黏膜活检和双合诊检查。第1年每3个月行电脑断层扫描或磁共振成像和胸部X射线检查,然后每6个月检查1次。对于有症状的患者进行其他血液分析和影像学检查。

1.3 临床评价

疾病进展定义为浸润性膀胱肿瘤(cT≥2M0局部进展),淋巴结受累或远处转移,复发。原位癌患者和复发高危患者给予BCG免疫治疗剂,复发低、中等风险患者给予膀胱内丝裂霉素C治疗。疾病局部进展患者进行环磷酰胺或放疗处理,而远处转移或体质不佳患者接受全身化疗或姑息性治疗。

1.4 结果评估

总体和癌症特异性生存率在1年、2年和3年进行评估,并根据中位数和四分位年龄分层评估总体和无进展生存率。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Kaplan-Meier评估肿瘤特异性生存率、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卡方(双尾)检验用于确定比例,学生t检验连续变量之间的统计差异。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疾病进展,癌症特异性生存率、整体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随访结果

平均随访18.1个月(中位数19,范围11~36)。随访结束时患者状态,见表1。疾病进展患者数和复发患者数相同,但只有9例(5%)复发有进展,而171例(95%)病情进展但无复发。随访期间,不同月间隔疾病进展和复发评估结果,见表2。

2.2 复发治疗

40例膀胱癌复发患者和32例原位癌患者给予膀胱内治疗。51例接受BCG治疗,21例接受丝裂霉素C治疗。40例复发患者中12例患者接受环磷酰胺治疗,10例接受放疗,3例接受TURBT再次切除(1例)或姑息治疗(2例),8例因远处转移接受全身化疗,7例因体质不佳接受姑息治疗。40例复发患者中,死亡患者27例(27/40,67.5%),分别死于环磷酰胺2例(2/12,16.6%),放射治疗8例(8/10,80.0%),TURBT 2例(2/3,66.7%),化疗或姑息治疗15例(15/15,100.0%)。

2.3 生存率和影响预后的因素分析

第1、2和3年总体生存率、癌症特异性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结果见表3。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是唯一显著预测总生存率的因素,但与癌症特异性生存率无相关性。见表4、5。

表1 随访结束时患者的状态

表2 疾病进展及复发(例,%)

表3 生存率分析

3 讨论

中国膀胱癌发病率虽低于西欧发达国家,但近年来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膀胱癌发病率受到性别、年龄、生活习惯以及文化教育程度的影响。中年是膀胱癌的主要发病年龄阶段,但也有儿童膀胱癌患者[3-4]。膀胱癌的发生是复杂、多因素、多步骤的病理变化过程,既有内在的遗传因素,又有外在的环境因素[5]。

本研究结果结合其他2项前瞻性研究结果均证实,经尿道电切术治疗MIBC的疗效显著。3年膀胱保留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75.5%,64.9%和57.8%。

表4 影响预后的单因素分析

表5 影响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MIBC患者采用膀胱保留电切术的问题之一,即分期治疗方法和MIBC引起的潜在局部恶化[6]。虽然尿道电切术治疗具有较佳疗效,但本研究中约30%患者出现病情恶化,22.5%为局部恶化,2.2%转移和5.5%远处转移。多变量分析显示22%的患者复发但不会对生存率产生任何的影响。膀胱内化疗或卡介苗BCG治疗的患者只有2例(5%)出现病情恶化。随访期间,随着疾病局部进展,患者年龄及随访长度成为影响最终结果的关键因素[7]。正如所预期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患者的年龄与总生存期有关。另外,根据年龄中位值和四分位数分层,观察到不同年龄患者的整体存活率具有差异。与此相反,年龄对癌症特异性生存率无显著影响。以上数据表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在年轻和老年患者中无差别。尽管本研究取得一定成果,但没有设计随机试验比较尿道电切术TURBT和环磷酰胺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另有一系列的cT2膀胱肿瘤患者电切除治疗后,1年和2年癌症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89.7%和86.5%[8]。此外,Herr等[9]报道MIBC患者经尿道电切术治疗后,1年和2年癌症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76%和71%。

本研究长期随访保证了复发和病情进展能够得到连续评估。本研究40例膀胱癌复发患者和32例原位癌患者均接受膀胱内治疗,其中51例接受BCG治疗,21例接受丝裂霉素C治疗。12例患者接受环磷酰胺治疗,10例接受放疗,3例接受TURBT再次切除(1例)或姑息治疗(2例),8例因远处转移接受全身化疗,7例因体质不佳接受姑息治疗。40例复发患者中,死亡患者27例(27/40,67.5%),分别死于环磷酰胺2例(2/12,16.6%),放射治疗8例(8/10,80%),TURBT 2例(2/3,66%),化疗或姑息治疗15例(15/15,100%)。

本研究随访结果提供有关尿道电切术治疗MIBC患者的可行性证据[10]。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本研究非临床随机试验,无法验证膀胱切除术对本文所纳入患者的影响。

综合以上讨论,经尿道电切术是治疗肌肉浸润性膀胱癌的可靠治疗方法,且瘤床活检呈阴性,研究结果适用于所有年龄患者。

[1] 李双辉,张志宏,徐 勇,等.根治性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加化疗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分析〔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2,33(3):215-218.

[2] 梁烽扬,郑业辉,李化升,等.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保留膀胱术后的预后状况研究〔J〕.实用癌症杂志,2014,7:10.

[3] 陈兴屹,温机灵,陈卫华,等.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二次经尿道电切治疗体会〔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2(1):89-91.

[4] 张跃曦,田 凯,王宜林,等.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再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的临床意义〔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3,18(3):268-270.

[5] 姚俊波,夏 涛,程汉波,等.经尿道钬激光联合后腹腔镜在肾盂癌治疗中的应用〔J〕.实用癌症杂志,2013,28(6):728-730.

[6] 刘 波,潘铁军,蔡 莹,等.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联合沙培林膀胱灌注治疗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观察〔J〕.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2014(4):214-216.

[7] 王毓斌,吕永安,邵晋凯,等.2 μm 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疗效比较〔J〕.肿瘤研究与临床,2012,24(5):321-323.

[8] 李 嘉,吴 斌.中国人同期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对膀胱癌复发影响的 meta 分析〔J〕.医学研究杂志,2011,40(9):131-134.

[9] Herr HW.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10-year outcome〔J〕.J Clin Oncol,2001,19:89.

[10] 吴心宽,亓 林,苏 红,等.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不同术式的临床疗效分析〔J〕.安徽医药,2013(2):236-238.

(编辑:甘 艳)

Short-term and Long-term Efficacy of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for 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

WANGDingyong,DENGJinhua,GUOLinsen,etal.

Objective To study the short-term and long-term efficacy of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for 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clinical data of 180 cases of 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 treated with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were conducted.Cancer-specific survival,overall survival and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were evaluated.Results 3-year cancer-specific survival rate were 81.9%,79.5% and 76.7%,3-year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rate in bladder retention were 75.5%,64.9% and 57.8%,respectively.However,age and cancer-specific survival rate was not correlated.Disease progression and relapse were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first year (70% and 65%) followed by steady increase of the ratio.Conclusion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is a reliable treatments for 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and the tumor bed biopsy is negative.

Transurethral resection;Bladder cancer;Survival result

621000 四川省绵阳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王定勇,郭霖森,田 峰,王魏龙,赵修民,凡中辉);621000 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肾内科(邓金华)

邓金华

10.3969/j.issn.1001-5930.2015.11.020

R737.14

A

1001-5930(2015)11-1652-04

2015-01-20

2015-05-05)

DepartmentofUrology,MianyangPeople'sHospital,Sichuan,621000

猜你喜欢
浸润性电切术膀胱癌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Analysis of compatibility rules and mechanism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of bladder cancer
浸润性乳腺癌超声及造影表现与P63及Calponin的相关性
高危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前列腺部分电切术治疗体会(附43例报道)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研究进展
TURBT治疗早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分析
膀胱癌患者手术后症状簇的聚类分析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分析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β-catenin、cyclinD1、CDK4蛋白表达及临床意义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高龄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效果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