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社会和情感能力发展模型:PATHS课程模型

2015-06-10 22:21马振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5年9期
关键词:儿童

马振

〔摘要〕PATHS课程是一个综合性的学校干预课程模型,其目的在于增强儿童的社会和情感能力。PATHS课程的理论基础是发展的情感—行为—认知—动力(ABCD)模型,包含自我控制、情感、社会问题解决等内容成分。研究显示,PATHS对学前期儿童、小学阶段儿童和特殊儿童的心理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论述了PATHS课程模型的课程结构和课程效果,从而为我国儿童心理健康培养课程的完善提出建议。

〔关键词〕社会和情感能力;儿童;PATHS课程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5)09-0004-04

一、 引言

研究发现,儿童早期的问题行为可能会导致儿童将来面临更严重的问题 [1-3],因此,大量提高儿童社会情感技能、减少儿童问题行为和增强儿童心理健康的干预项目应运而生[4-6]。这些项目以小学生为对象,旨在促进亲社会行为、预防行为问题和减少侵犯行为。提高可选择性思维策略课程(The Promoting Alternative Thinking Strategies,PATHS)是一个一般性干预项目,其目的在于增加小学生的自我控制和持之以恒行为,并降低攻击行为。

二、PATHS课程模型

对一个综合有效的干预项目来说,应该具备以下七个特点:是一个周期较长的项目;综合了大量成功的方法;融合了一个发展模型;更多关注情感作用和情感发展;强调一般化技术;提供持续的培训和支持;采用多种测量方法评价项目[7]。5到10岁的儿童正经历一个认知技能增加的过程,这种变化和相伴随的其他改变使儿童经历责任、独立性和社会角色的发展。在小学期间,儿童的情感、行为和认知/语言会产生进一步的整合,所以这三者对儿童的社会行为能力和健康发展是至关重要的[8]。基于这些原因,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Kusché教授和Greenberg教授提出了PATHS课程。PATHS课程是一个综合性的干预课程模型,它综合了自我控制、情感意识、社会问题解决三个方面的内容以增加儿童的社会和情感能力。

(一)PATHS课程实施群体及范围

PATHS课程适用于5~12岁的儿童,由班级教师实施。PATHS课程致力于儿童情感意识和情感调节能力的建立,并且把这些能力整合到自我控制与社会问题解决技能中。除普通儿童外,PATHS课程对聋哑学生、行为障碍学生、学习障碍学生和超常学生也有同样的效果,对不同种族、文化、社会经济地位和家庭环境的学生也有积极的效应。

(二)PATHS课程假设

PATHS课程干预策略的设立基于以下4个假设:(1)儿童理解和表达情绪的能力与交际能力的发展以及抑制行为、自控能力的增加相关;(2)儿童管理、理解和表达情绪的能力受身心发育阶段的制约,并且还受社会化经历的影响;(3)儿童理解自己及他人情绪的能力是有效解决问题的核心要素;(4)学校环境是一个基础生态环境,也是儿童发生改变的中心所在。此外,研究者还假设,PATHS课程应该增加保护性因素,如:情绪理解、社会问题解决技能等,避免适应不良并降低与适应不良直接相关的危险性因素[7]。

(三)PATHS课程的理论基础

PATHS课程模型的理论基础是发展的情感—行为—认知—动力(Affective-Behavioural-Cognitive-Dynamic,ABCD)模型。ABCD模型关注促进每个个体的最佳发展,该模型认为,在儿童社会能力发展的过程中,认知、情感和情绪、语言、行为之间的发展性整合是最重要的。ABCD模型的一个基本观点是,青少年的情感发展先于认知发展,即青少年在能表达他们的经历前已能体验到情感并能做出反应。因此,在生命早期,情感的发展是认知与语言功能的重要前提[7,9]。

(四)PATHS课程内容和成分

PATHS包含5个主要的概念:自我控制(Self-Control)、情绪理解(Emotional Understanding)、积极自尊(Positive Self-Esteem)、关系(Relationships)和人际问题解决技能(Interpersonal Problem-Solving Skills)。

PATHS课程是一个灵活的项目,在5年的时间内可以实施131节课,每年可以提供30~45节课。这些课程分为三个主要单元:准备和自我控制单元(Readiness and Self-Control Unit),共12节课,主要培养儿童的准备技能和基本的自我控制,主要的目标对象是年龄较小或发展延迟的儿童;情感和关系单元(Feelings and Relationships),包含56节课,主要培养儿童的情感和人际关系理解能力,如情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等;人际认知问题解决单元(Interpersonal Cognitive Problem Solving Unit),共33节课,分11步培养儿童的人际问题解决能力。在这三个单元中,PATHS还包含一些培养儿童积极自尊和增强同伴之间交流及关系的内容。另外,还有一个附加单元,包含30节课,主要是回顾和拓展在三个主要单元内学到的内容。

综上所述,PATHS课程主要是帮助早期学龄儿童建立情绪意识和情绪调节技能,使其在自我控制中整合这些技能以培养问题解决的能力。PATHS课程采取教师授课的形式,与学校中已有的课程一起开展。课程的目的是教授学生个体技能和能力,同时也能促进班级气氛的改变,提高学生处理情绪问题时的开放性。

三、PATHS课程效果

从PATHS课程创立至今,大量的实验研究都证明了PATHS课程的效果。除对普通儿童外,PATHS课程对特殊需要儿童和农村儿童也显示了积极的效果。下面就这几方面的实证研究进行论述。

(一)普通儿童

针对普通教育儿童,PATHS课程的实施既涉及小学阶段的儿童,也涉及学龄前的儿童。

PATHS干预课程使儿童的情绪理解、情绪表达和情绪管理能力都得到显著提高。行为问题干预研究团体(Conduct Problems Prevention Research Group)在美国某社区48个小学中进行了PATHS课程的试验研究,其中包含198个干预班级和180个对照班级,对干预班级实施包含57节课的有关自我控制、情绪意识、同伴关系和问题解决的干预课程。6个月后的测试结果显示,同伴评价的攻击、破坏行为和观察者评价的班级氛围都得到显著改善[10]。

Bierman等人[11]在美国三个来自不同州的中低经济发展水平城市检验了PATHS课程的效应。实验被试为2937名一至三年级的多民族儿童,测量教师和同伴对儿童攻击、破坏行为和社会能力的评价。在一年级开学初和接下来的三年,教师接受训练和支持,并在自己班内实施PATHS课程。结果显示,被试的攻击行为降低,亲社会行为增加(根据教师和同伴评价),并且学业成绩有所提升(根据教师评价)。性别调节着同伴评价效应,尤其对于男孩来说更为明显。学校环境调节着大部分干预效应,在较好的学校中效应更强,并且在有高攻击基线水平的学生中的效应更大。研究结果表明,实施得当的社会情感干预项目对小学阶段的攻击、社会能力和学业成绩的平均水平有显著的干预效果。

Riggs等人[10]研究了PATHS课程模型对小学二三年级学生的行为结果的影响。结果指出,PATHS课程促进了由教师评价的小学生的行为发展,并且儿童的神经认知功能(包括抑制控制和言语流畅性)在其中起着一定的调节作用,PATHS课程促进了小学生抑制控制和言语流畅性的发展,并且抑制控制在PATHS课程与内部和外部行为之间的关系中起着部分调节作用。

Domitrovich等人[12]报告了PATHS课程对学龄前儿童的效果,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两个社区中的20个班级参与了此项研究,其中10个为实验班,10个为对照班。在实验班级中,教师每周实施PATHS课程和拓展活动,为期9个月。在学年的开始和结束期收集儿童对自身行为的评价,以及教师和父母对儿童行为的评价。结果显示,接受干预的儿童有更高的情绪知识技能,父母和教师评价这些儿童有更多的社会性技能,此外,教师认为接受干预的儿童有更少的社会退缩行为。

Hamre等人[13]选取980名学前儿童和233名幼儿园教师作为研究对象,来探讨PATHS课程对学前儿童社会能力发展的影响[13]。研究结果显示,在实施PATHS课程的班级中,教师对儿童社会能力增长的评价显著高于控制班级中教师对儿童社会能力增长的评价,具体包括自信心、同伴社会交往技能、任务导向能力和师生关系的亲密程度。但结果还显示,在降低学前儿童社会问题行为的效应上,实施PATHS课程班级与控制班级的儿童之间未显示出差异,研究者指出这可能是因为儿童在班级中较少表现问题行为,因此教师在作评价时认为儿童在问题行为上未有太大差异。由此可见,在对PATHS课程的效果评价上,不仅要有教师的评价,而且也应该包含家长和同伴的评价,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PATHS课程的效果。

(二)特殊儿童

Farmer等人指出,一个有效的干预策略应该对处于中等危险情境的儿童有一定的帮助作用[14]。研究者把PATHS课程应用于特殊儿童教育中,并且指出PATHS课程对特殊儿童的社会能力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Greenberg和Kusché[15]检验了PATHS课程对处于小学年龄阶段的耳聋学生的影响。研究被试为57名1到6年级的耳聋学生,分配在11个班级内,研究过程中采用全体交流的方式。研究结果显示,接受PATHS课程的学生在社会问题解决、情感认知技能、教师和父母评价的社会能力等方面都有显著提高,并且在课程实施的1年和2年后的再测结果显示效果仍然是存在的。

Kam等人[7]检验了PATHS课程对特殊需要儿童在社会和行为调整方面上的长期效果。在研究中,把18个特殊教育班级随机分配到实验条件和控制条件。教师要接受训练和长期讨论,并且给1到3年级的孩子上PATHS课程。在干预实施前和之后3年收集数据,增长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课程实施两年后,教师报告的内部和外化问题行为增长的比率降低,并且由儿童报告的抑郁症状持续降低。

(三)农村儿童

除了在城市中对普遍教育儿童和特殊儿童的社会能力有显著提升作用外,PATHS课程对生活在农村地区的儿童同样显示出积极的效果。Seifer等人[16]检验了PATHS课程在一个贫困农村地区的小学中的效应。研究被试为163名来自一年级3个班级和二年级3个班级的学生,其中75名学生接受PATHS课程,其余88名学生未接受PATHS课程学习。测量包括教师、学生管理者对学生社会能力的评价和学生对沮丧和社会拒绝的自我评价。研究结果显示,未接受PATHS课程的学生比干预群体的学生表现出更低水平的社会情感能力。

四、小结与启示

综上所述,PATHS课程是一个综合性的干预课程模型,综合培养小学阶段儿童的自我控制、情感意识和理解、社会问题解决三个方面的能力,对普通儿童、特殊儿童和农村地区儿童的社会能力和情感能力发展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PATHS课程也存在一些局限。第一,这个课程需要严格复杂的培训,需要学校多方面人员和行政管理上的大力支持。因此,在实施上存在重要问题。第二,PATHS是以课程为基础,并由教师实施,因此这些课程实施的准确性、多种培训等可能需要花费教师大量的时间。第三,评价课程的周期较短,一般为一年或更少,而忽视了课程对亲社会行为和心理健康问题的长期效应[5]。

在国内,学者对儿童的积极健康品质的培养也做了一些研究。孟万金[17,18]系统论述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认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根据教育对象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以人的向善性为价值取向,运用积极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从正面发展和培养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防治各种心理问题,促进个体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杨丽珠带领的研究团队自1995年以来,针对幼儿自我控制[19]、好奇心[20]、自信心[21]、责任感[22]、同情心[23]及自尊[24]等积极人格特质展开了系列研究。

但是,国内相关研究的主要对象为幼儿和成人,而针对人格形成的另一重要阶段——小学阶段,还未做系统的研究。并且还存在只关注学生心理问题,而忽视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的问题,较少看到有关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成长状况和培养建议的研究[25]。

PATHS课程不仅关注儿童问题行为的改善,而且还关注儿童积极社会能力的培养。这对儿童社会和情绪能力培养是全面的。但PATHS课程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创立的,尽管它在西方多个国家的研究中都显示出积极效应,但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存在较大的差异,中西方学校和家庭在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上存在很多不同。因此,有必要创立适合中国文化的小学儿童的社会和情感发展的培养课程,这是研究儿童青少年个性、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的专家和学者面临的紧要任务。

参考文献:

[1]Flory K.,Milich R,Lynam D R,et al. Relation between childhood disruptive behavior disorders and substance use and dependence symptoms in young adulthood: Individuals with symptoms of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are uniquely at risk[J]. Psychology of Addictive Behaviors,2003,17(2),151-158.

[2]Galaif E R,Hser Y I,Grella C E,et al. Prospective risk factors and treatment outcomes among adolescents in DATOS-A[J]. Journal of Adolescent Research,2001,16(6),661-678.

[3]White H R,Xie M,Thompson W,Loeber R, Stouthamer-Loeber M. Psychopathology as a predictor of adolescent drug use trajectories[J]. Psychology of Addictive Behaviors,2001,15(3),210.

[4]Catalano R F,Fagan A A,Gavin L E,et al. Worldwide application of prevention science in adolescent health[J]. The Lancet,2012,379(9826),1653-1664.

[5]Catalano R F,Mazza J J,Harachi T W,et al. Raising healthy children through enhancing social development in elementary school: Results after 1.5 years[J]. J Sch Psychol,2003,41(2),143-164.

[6]Greenberg M T,Domitrovich C, Bumbarger B. Preventing mental disorders in school-age children: A review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prevention programs. Prevention Research Center for the Promotion of Human Development[D],College of Health and Human Development,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1999.

[7]Kam C M,Greenberg M T,Kusche C A. Sustained effects of the PATHS curriculum on the 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of children in special education[J]. Journal of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disorders,2004,12(2),66-78.

[8]Weissberg R P, Elias M J. Enhancing young people's social competence and health behavior: An important challenge for educators,scientists,policymakers,and funders[J]. Applied and Preventive Psychology,1993,2(4),179-190.

[9]Riggs N R,Greenberg M T,Kusché C A,et al. The mediational role of neurocognition in the behavioral outcomes of a social-emotional prevention program in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Effects of the PATHS curriculum[J]. Prevention Science,2006,7(1),91-102.

[10]Group C P P R. Initial impact of the Fast Track prevention trial for conduct problems: II. Classroom effects[J].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1999,67(5),648-657.

[11]Bierman K L,Coie J D,Dodge K A,et al. The effects of a multiyear universal social–emotional learning program: The role of student and school characteristics[J].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2010,78(2),156-168.

[12]Domitrovich C E,Cortes R C, Greenberg M T. Improving young childrens social and emotional competence: A randomized trial of the preschool “PATHS” curriculum[J]. The Journal of Primary Prevention,2007,28(2),67-91.

[13]Hamre B K,Pianta R C,Mashburn A J,et al. Promoting young children's social competence through the preschool PATHS curriculum and MyTeachingPartn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resources[J]. Early Education & Development,2012,23(6),809-832.

[14]Farmer T W,Quinn M M,Hussey W, Holahan T. The Development of Disruptive Behavioral Disorders and Correlated Constraints: Implications for Intervention[J]. Behavioral Disorders,2001,26(2),117-130.

[15]Greenberg M T,Kusché C A. Preventive interventions for school-age deaf children:The PATHS curriculum[J]. Journal of Deaf Studies and Deaf Education. 1998.

[16]Seifer R,Gouley K,Miller A L,et al. Implementation of the PATHS curriculum in an urban elementary school[J]. Early Education & Development,2004,15(4),471-486.

[17]孟万金.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J]. 教育研究,2008,340(5),41-45.

[18]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奠基幸福有成人生[J]. 中国特殊教育,2010,125(11),3-8 12.

[19]但菲,杨丽珠,冯璐.在游戏中培养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实验研究[J]. 学前教育研究,2005,11,15-17.

[20]袁茵, 杨丽珠.促进幼儿好奇心发展的教育现场实验研究[J]. 教育科学,2006,21(6),54-56.

[21]王娥蕊, 杨丽珠. 促进幼儿自信心发展的教育现场实验研究[J]. 教育科学,2006,22(2),86-89.

[22]杨丽珠, 金芳.促进幼儿责任心发展的教育现场实验研究[J]. 学前教育研究,2005,21(6),22-24.

[23]杨丽珠,辛晓莲, 胡金生.促进幼儿同情心发展的教育现场实验研究[J]. 学前教育研究,2005,21(5),20-22.

[24]张丽华,方红, 杨丽珠.游戏促进儿童自尊的实验研究[J]. 应用心理学,2006,12(1),67-72.

[25]官群, 孟万金. 中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编制报告[J]. 中国特殊教育,2009,(4),70-76.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大连,116029)

编辑/王抒文 终校/于 洪

猜你喜欢
儿童
因为喜欢儿童 所以儿童喜欢
留守儿童
让人无法理解的儿童
六一儿童
动物们的儿童照
儿童故事
“六·一”——我们过年啦!
选购儿童强化食品要注意什么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
预防儿童龋齿要尽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