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漠的背后

2015-06-10 15:06赵燕玲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5年9期
关键词:辅导个案冷漠

赵燕玲

〔关键词〕自我同一性;冷漠;辅导个案

一、个人基本情况

(一)基本资料

小李,女,14岁,重点中学初二学生,成绩较差。她对人有礼貌,为人有爱心,性格较内向,对漫画很感兴趣。家庭经济状况良好,父母都是商人,应酬较多。初一在寄宿学校就读,初二转到我校。小李是班主任转介过来做心理咨询的,班主任说她刚转学,可能有点适应不良,不大愿意与人交往,眼神冷漠得有点让人害怕。

(二)个人主诉

在咨询的过程中,与小李聊天让我感到非常吃力。在谈到她对现在的学习状态和与人沟通方面的感受时,她总是回答“无所谓”“没感觉”不知道”等;在问到她是否想改变现状时,她回答:“改变很麻烦,思考了也没有意义,活得再有意义,最终还是要死的。”她觉得没必要去跟别人交往,自己一个人就好。对她的感受和看法我暂时无法理解,唯有尝试从她的成长史中了解她变得如此冷漠的原因。让我看到希望的是,她在描述过去的事情时,还是比较愿意表达的,只是一旦问到对事情的感受时,她就说“没感觉”。

小李一直都不大喜欢跟别人交往,小学只有一个好朋友,但在六年级的时候被好朋友出卖了,她没有为小李保守秘密(对于事情的具体经过,小李说忘记了)。从此,小李就开始不相信别人了,在那之后,小李看了各类宗教相关书籍,渐渐地觉得人生没有任何意义。虽然感到生活无趣,也曾经想要结束生命,但是知道父母疼爱自己,为了父母她才不会自杀的。她知道父母担心自己的情况,也曾思考过自己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但是想到哭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二、观察与他人反映

当小李踏入咨询室的时候,我的第一感觉是惊讶和担心。她的脸上毫无表情,眼神十分冷漠,给人的感觉是冷冰冰的,好像失去了灵魂,只剩下躯壳似的,整个人缺乏活力。在咨询的过程中,她对生活上很多的问题都懒得思考。小李对生活中所有事情的感觉都是麻木的,但她懂得为父母着想而没有结束自己的生命。

通过与小李父母的沟通,了解到,他们虽然很少跟小李沟通,但是沟通的质量是很好的,小李有什么想法都会跟父母说;父母对小李的教育方式比较放松,知道她的学习基础不好,非常在乎她的感受,所以对她的成绩没有明确的要求;至于生活上的所有事情一直都是父母帮小李做决定的,包括读寄宿学校、转学、选择衣服和发型等。父母也发现小李最近沉默少语,眼神冷漠,还提过想结束生命,无论对她如何引导,她都表现出无动于衷。由此可见,小李在咨询中不太愿意表达自己的看法,是她开始自我封闭的一个表现,要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还需要更多的努力。

从小李的妈妈方面还了解到,在小李年幼的时候,身边的亲戚都有意无意地说她不如父母漂亮,还跟她开玩笑说她可能不是父母亲生的。小学的班主任比较严格,而且很看重成绩,经常贬低成绩不好的学生,这使学习基础薄弱的她更加自卑。

三、综合分析与诊断

根据正常与异常的心理活动三原则判断,小李没有幻听、幻觉,符合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因曾被同学背叛,受到宗教书籍的影响而有厌世的心态,符合知、情、意协调一致的原则;一直以来性格比较内向,符合个性相对稳定的原则。初步诊断小李的情况属于心理咨询的范围,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一)生理原因

暂未发现导致来访者产生心理问题的生物学因素。

(二)社会原因

由于父母对小李的生活过度安排,没有给她提供一个对自己的生活进行思考和体验的环境与机会,从而导致小李没有生活目标,感到生活无意义;成绩和外貌的被否定,让她感到自己无能力为自己的生活做选择;朋友的背叛让小李感到挫败,性格内向的她不善于向别人倾诉,爱看书的她希望能够在书籍中找到安慰,然而她看的是各类宗教书籍,在没有正确的引导下,受到书中某些消极观点的影响,变得厌世和冷漠。

(三)心理原因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的每个阶段都由一对冲突或对立两极构成,并形成一种危机。危机积极解决,会增强自我的力量,人格就得到健全的发展;反之,将阻碍个人对环境的适应。处于青少年这一阶段的冲突是同一性对角色混乱。这一阶段的青少年如果没有形成积极的同一性,便会出现心理危机。James Marcia根据青少年遇到的冲突以及他们解决冲突的方式,划分了四种主要心理状态:同一性获得(identity achievement)、过早自认(identity foreclosure)、同一性扩散(identity diffusion)和同一性延缓(identity moratorium)。其中同一性分散是指个体很少“发现自己”,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想做什么,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经历着同一性分散的青少年无法成功地做出选择,或者他们会逃避思考问题,缺乏兴趣,感到孤独,对未来不抱希望。

小李正是处于同一性分散的状态。她也曾想改变这种无动于衷的状态,但不知道自己要改到什么样才是好的,也没有想过自己将来要干什么,要过怎样的生活。这就是小李同一性分散的表现,她的这种状态维持了一年,直到现在已经完全没有改变的动力了,对生活完全“绝望”。小李处于同一性分散的状态,这跟她所处的家庭环境和她的经历分不开。

四、辅导方案

人的心理过程包括认知、情绪、意志三方面,知、情、意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要改变人的认知行为,需要从知情意三方面进行指导。

小李出现的认知偏差包括自我否定,不愿与人交往,感觉生活没有意义,无目标;消极情绪包括对生活感到无意义和厌世;意志力不足表现在对学习成绩不理想和失去自我的生活没有改变的动力。因此,面对小李不肯表达自己的感受,自我封闭,失去改变的动力等情况,单靠认知调整是很难有成效的。只有创造环境,让她从行为上体验到被肯定和被赞美,让她感到有存在感,从而发现自己的价值,才能使她有改变的动力。此时,再对小李进行认知调整,肯定小李的积极改变,帮助她为自己设立合理的目标,正视自身的状态。endprint

五、辅导过程

(一)创造行为训练的环境,体验成就感,增强改变的动力

1.为其提供对生活作选择的机会,培养她对自己的生活负责的能力

小李和父母的沟通良好,只是缺少选择的机会和适当的引导。因此,建议父母多给她机会为自己生活上的事情做选择,让她自己思考,选择了之后要多给予鼓励和肯定;如果选择错了,要引导她分析原因,思考还有哪些更好的办法去补救。这样就可以让她为自己的问题多动脑筋,从而引导她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任,使她明白逃避并不是办法,要积极面对才能解决问题。

2.发掘其闪光点,树立自信

从班上的心理委员方面了解到,小李是个心直口快的人,会直接指出别人的缺点,她这种性格在某种程度上是优点。这种正直的个性在班上还是受欢迎的。因此,可以让心理委员在学习生活中多提及她这方面的优点,好让她发现自己并非一无是处,自己还是有优点的,只是自己没发现而已。

3.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体验成就感

让小李参加共五次的团体心理辅导(隔周一次,每次两节课)。团辅主题包括:团队建立、了解自我、建立自信、与人交往和承担责任。在团辅中,她必须与组员共同完成各项活动,这迫使她思考如何与组员合作完成各类活动,从而让她体验成就感;在活动之后,各组员都需要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看法,这使小李学会分享自己的感受。

(二)认知调整,设定合理目标

团辅结束之后,本想预约小李前来做咨询,了解她的看法,但是没想到她有一天竟主动过来找我做咨询。以下是这次咨询过程的摘要。

生:我觉得很烦,很多事情要顾虑。与同学相处要考虑对方的感受,学习成绩又跟不上,上课完全听不懂老师在讲什么,功课追得很辛苦,也不知道可以从哪里补起。

师:小李,首先我不得不赞你一个,你比之前进步多了,你刚才进来的时候,是很有活力的,给人的感觉精神多了。你说你烦,为自己的学习情况感到担心,这说明你不再像过去那样无欲无求,什么都无所谓,不再那样冷漠了。这样的改变已经是踏出了一大步。这次你想探讨学习问题还是同学关系的问题呢?(充分肯定其积极的变化,发掘其心理能量,确定咨询的内容。)

生:(着急的表情放松了)嗯,现在我有两个比较好的同学,我也知道自己说话比较直率,所以常提醒自己说话时要顾虑对方的感受,有时感到与人相处很麻烦,不过这些事情是我始终都要面对的。现在最烦的是上课的时候感到很无聊,听课就像听天书一样,一点都不理解,我的成绩一直都不好,我是不可能学好的了。

师:那你希望自己的成绩能够提高到怎样的程度呢?(引导其设定目标。)

生:至少每科都及格吧,但是现在离及格有一段距离。最近心里面只有一种想法,就是“不行的,无论怎样都是不可能的,绝对不可能”。尤其是当我们的班主任强调成绩是多么的重要,高学历对自己的人生有多么重大的影响时,这种“不可能”的感觉就特别强烈。

师:你觉得自己跟高学历有很大的距离,这让你有很大的无助感,但你刚才不是说希望自己每科及格就好了吗?(面质技术,指出来访者思维的矛盾之处。)

生:那是我对自己最低的希望,正因为觉得连这么低的要求我都没办法达到,还常听到班主任说高学历有多么重要,更是感到自己遥不可及,所以不明白要这么努力干嘛,反正永远都达不到目标。

师:小李,学习是要循序渐进的。你自己也说很清楚自己的学习状况,然而却每天都想着自己跟最高学历的距离之大,这种落差令你感到难以接受是可以理解的。但你可以换个角度思考,尝试细化自己的学习目标,只要求自己每天都能完成任务,每天都有进步,这种想法可以减轻你的落差感。(协助来访者正视自身的现状,设定合理目标。)

生:只要每天都有进步就行,我可以做到吗?

师:当然可以啦!你只要用对了学习方法,成绩肯定会有进步的。尝试多思考如何做得好,暂时先不去思考是否能够达到最终目标。要关注自己努力的过程,哪怕是一分的进步也好,这都是你努力付出的收获,这样你才能够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才会有动力一步步走下去。(引导来访者关注自己努力的过程,从而调整心态。)

生:嗯,我尝试一下吧,那我现在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补习呢?

师:我们来一起探讨适合你的学习方法吧。

(三)充分肯定其努力过程,发挥其艺术特长,培养其改变的毅力

由于小李的学习基础较差,成绩要取得明显的进步可能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她也许付出了很多,但进步甚微。因此,对她努力的过程要给予足够的肯定。建议班主任对小李的学习多肯定和鼓励,例如她的作业比上一次做得好,要及时地给她肯定,尤其是对她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给予鼓励。小李对漫画很感兴趣,也很擅长画画,因此,建议父母对她画画的技能多加培养,可以考虑尝试报考艺术类的高中,这样也可以减轻小李的学习压力,培养小李积极改变的毅力。

六、辅导效果评估

一个学期过去后,小李各科成绩都有进步,大部分科目能达到及格的目标,已经有颗积极向上的心,不再像以前那样冷漠,也愿意与同学交往了。上了初三之后,小李除了努力补习之外,还很勤奋地学画漫画,并顺利考上了普通高中。

【点评】

优点:作者通过认知调整和行为训练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效果较好,个案辅导的过程详细,对知、情、意三方面的关系理解透彻,对学生的心理分析恰当,注重对学生的知情意协调发展。作者通过团体心理辅导与来访者建立信任关系,善于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这是有效心理咨询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另外,作者善于与班主任和家长沟通,充分发挥班主任、心理委员和家长等人的作用,使其配合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从而使心理咨询效果得以巩固和发展。

不足:如果可以把与家长沟通的部分内容摘要出来,文章将会更有价值。由于初中生还处于受父母监管较多的时期,要使对初中生的咨询效果更佳,必须让其家长充分配合心理辅导工作,这样才会事半功倍,因此,心理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技巧也很有参考价值。

点评人:张富洪,广东省江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副主任,副教授。

(作者单位:广东省江门市第一中学景贤学校,江门,529000)

编辑/丁尧 终校/于 洪endprint

猜你喜欢
辅导个案冷漠
突然之间
东霞
冷漠先生
回答
我该如何战胜那莫名的恐惧与不安
创伤,是祸?是福?
走出自我否定的樊篱
寻找家的感觉
“丑小鸭”距离“白天鹅”有多远
复读生心理咨询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