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里有个“田螺姑娘”更有利于心理健康

2015-06-10 15:17张玉红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5年9期
关键词:成长梦想

张玉红

〔关键词〕梦想;愿望;成长

全国特级教师孙双金在一次讲座上谦虚地说自己童年的文学启蒙就像是咸菜稀饭,而现在的孩子可就丰富了,可以说是牛奶加鸡蛋……他还说在记忆中田螺姑娘的故事一直陪伴着他的童年。我听到这里很激动,我又何尝没有同感呢?我小的时候也一直有田螺姑娘在陪伴我成长,可以说后来故事里的田螺姑娘已经变成了我的愿望达成的温暖支持。

下班累了,回到家里我会跟孩子说,“真希望现在我们也有田螺姑娘来帮忙。”每次下班回到家,只要我看到饭菜都上桌了,我就会说,“田螺姑娘来我家了。”女儿就会高兴地笑,因为她知道《田螺姑娘》这个故事。我是在童年听我的外婆讲的这个故事:从前有个小伙子,每天去地里干活,很晚回来,还要自己生火做饭,很辛苦。有一天他回到家里,发现桌上摆着热乎乎的饭菜,他惊喜之余很纳闷,去问邻居,却没有人知道是谁做的,后来邻居老奶奶让他躲起来看看是谁在帮他。这天他早些收工,回家后躲在一旁等待。原来他家水缸里有个田螺,被小伙子的勤劳感化,变成一个姑娘,到了做饭的时候就给他做饭,收拾好房间就又回到水缸变成田螺了。小伙子很感激,想当面谢谢她,第二天小伙子趁田螺姑娘还没回到水缸之前,一个箭步冲上去把水缸盖上,田螺姑娘回不去了,就跟小伙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当时我就想也有个田螺姑娘在我家多好,我这最初的盼望经常因为我的心中有个田螺姑娘而让我梦想成真。

有时候我母亲帮我们做饭,我接女儿回家,看到桌上已经摆好了饭菜,母亲还在厨房忙碌的身影,我会跟女儿说“田螺姑娘来我家了。”女儿就会感到很幸福地扑到我母亲怀里。我想女儿此时一定会更深刻地感受到这已准备好的饭菜的温暖,因为她听过《田螺姑娘》的故事。

当孩子听过这个故事以后,他再有什么要实现的愿望时,他就更满怀希望。这甚至比神笔马良的神笔还要神奇,田螺姑娘一帮助,都不用自己先画出来,更令孩子们期待。这些孩子长大了,也更容易成功,因为在他奋斗的路上一直有个田螺姑娘陪伴、激励着他,他就不会轻言放弃,他知道会有个善良的田螺姑娘一定会帮助他的,实际上慢慢的,自己就已经成了潜意识里的“田螺姑娘”了。而且孩子会让“田螺姑娘”带着自己的想象力高飞,带着自己高飞。心里有了憧憬,就会更从容。

不要让孩子被小漫画吸引,不要让孩子只沉迷于动画片,更不要让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孩子需要想象力,如果孩子的想象力从小被限制了,他长大后的生活可想而知会是多么“现实”。让田螺姑娘带给孩子无限的遐想吧,让田螺姑娘走到孩子们的心中吧。别忘了把田螺姑娘的故事讲给你的孩子听,讲给你的学生听,多给孩子讲讲经典故事。就让还没开始经典之旅的孩子的经典之旅从《田螺姑娘》开始吧。

不管今天的孩子物质文化有多么丰富,也不管今天的孩子精神文化有多么纷繁复杂,我觉得每个孩子的心里还是应该有个田螺姑娘,让孩子心中有希望,相信因为有田螺姑娘,一定可以梦想成真。孩子的心中需要这种朴素的憧憬,当心灵的落脚点找好了,就不会飘摇,会很踏实地学习和生活。

家长和老师应该让“田螺姑娘”走进孩子心中,引导孩子走上经典之旅,让美好的希望伴随孩子一路成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师专二附小,连云港, 222023)

编辑/李益倩 终校/于 洪endprint

猜你喜欢
成长梦想
如此梦想
小梦想
梦想
梦想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煤企关注大学生员工心理成长的现实意义
从身体美学角度分析《所罗门之歌》中奶娃的成长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有容乃大:学术期刊编辑成长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