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约束对银行稳健性影响的实证检验

2015-06-16 17:34邱平
商业经济 2015年5期

邱平

[摘 要] 商业银行不稳健性会给实体经济带来巨大损失。选择16家上市银行2006-2012年间的数据作为实证分析样本,选取银行稳健性、市场约束等变量作为控制变量,构造回归模型。通过变量相关性分析、共线性检验、回归结果分析得出价格约束对银行稳健性没有显著影响,数量约束、规模大会提高银行稳健性,资本杠杆的作用不明显,经营杠杆作用显著。商业银行应加快完善价格、数量约束机制,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提高资本杠杆和经营杠杆的作用,提高银行稳健性。

[关键词] 市场约束;银行稳健性;实证检验

[中图分类号] F230 [文献标识码] B

一、引言

商业银行不稳健性会给实体经济带来巨大损失,2008次贷危机给世界范围内的银行带来了巨大冲击,许多家银行倒闭,上千家银行稳健性出现问题。我国银行体系的稳健性也随之出现了问题:2013年5月份金融市场的资金利率全线攀升,到6月20日的拆借利率高达7.66%;12月19日,银行间市场利率全线上涨,Shibor7天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上涨至6.472%,再创6月底以来新高。为了提高银行体系稳健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提出了资本监管的三大支柱,其中市场约束是关键支柱之一。市场约束作为提高银行稳健性的手段,越来越受到专家和学者的重视,进一步强化市场约束机制,不仅符合国际金融监管要求,也有助于我国银行业提高银行稳健性。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通过研究市场约束对银行稳健性的影响及程度,找到银行稳健性的影响因素,通过各个影响因素的协调,提高银行体系稳健性。本文的其余部分的结构如下:第二部分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第三部分研究设计,第四部分实证检验,第五部分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二、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

商业银行经营的原则是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商业银行要在安全性、流动性基础上,保证银行盈利性。市场约束是通过市场利益驱动来约束银行行为,确保银行体系的正常运行,其中存款者对银行行为的约束最大,约束手段包括利率约束和存款数量约束。

黄敏(2007)从股权约束、债券约束、客户约束等角度分析了市场约束对银行风险的影响。许友传(2010)发现事前市场约束无法有效降低银行风险,而事中市场约束能够有效降低银行风险,而但发挥作用取决于债权人厌恶风险和债权可以重复定价两个条件。谭中和粟芳(2011)采用面板数据回归方法分析发现,市场约束程度越大,银行破产风险越小。孔爱国和卢嘉圆(2010)、宁家耀和李军(2012)发现竞争性市场对银行形成了显著性约束,但在公司治理机制不完善条件下,市场竞争约束效果下降。贾洪文等(2012)采用12家银行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价格约束对银行风险影响不显著,数量约束与银行风险显著负相关。从上述文献研究可以看出,市场约束在一定的条件可以发挥作用,能够有效降低银行风险,提高银行稳健性,市场约束主要包括价格约束和数量约束。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2个假设:

假设1:价格约束会提高银行稳健性;

假设2:数量约束会提高银行稳健性。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的选择和数据的获取

选择16家上市银行2006—2012年间的数据作为实证分析样本,样本数据来自上市银行半年报和年报。

(二)变量的选取

1.银行稳健性。在参考《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和《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试行)》基础上,本文从安全性、盈利性和流动性角度选取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净资产收益率、成本收入比、流动性比例、存贷比6个指标度量银行稳健性。本文先将对银行稳健性的贡献为负的三个指标不良贷款率、成本收入比和存贷比取倒数,然后合成银行稳健性指数BSI,具体的公式如下:

3.其他变量.另外,本文还选取银行规模(SIZE)、资本杠杆(CLV)、经营杠杆(OPLV)作为控制变量。

(三)模型的构建

以银行稳健性的指标BSI作为被解释变量,以市场约束(MD)为解释变量,以其它变量为控制变量,构造回归模型如下:

其中,BSIi,t代表银行i在t时期的稳健性不同度量指标,β0i,t是截距项,β1k、β2k分别代表市场约束和控制变量对于银行稳健性的回归系数,ηi,t是误差项。

四、实证分析

(一)变量相关性分析和共线性检验

从表1相关性分析可以看出,被解释变量BSI与解释变量之间存在相关性,基本符合回归分析要求,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较少,可能不存在共线性问题,为了进一步检验共线性问题,进行VIF检验,从表2数据可以看出,VIF检验值最大是3.001,说明不存在共线性问题,可以进行回归分析。

(二)回归结果分析

从表3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

1.价格约束对银行稳健性的影响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假设1没有通过检验,价格约束对银行稳健性没有显著影响。本文的样本区间为2006-2012年,在此期间我国实行严格的利率管制制度,存款者无法选择利率的高低,因此对利率的敏感程度不高,不能通过利率手段约束银行行为。

2.数量约束对银行稳健性的影响在0.1%显著性水平下成立,且回归系数为正,说明假设2通过了检验,数量约束会提高银行稳健性。存款与总资产比值越大,说明银行资本充足程度越高,银行风险越小,银行稳健性水平越高。

3.银行规模对银行稳健性的影响在0.0%显著性水平下成立,且回归系数为正,说明银行规模越大,银行稳健性水平越高,“大而不倒”情况广泛存在。资本杠杆对银行稳健性的影响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经营杠杆对银行稳健性的影响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较高,所有者权益对银行稳健性影响较小。

五、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并构建计量经济模型,以2006-2012年16家上市银行为样本,实证分析了市场约束对银行稳健性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以下结论:(1)价格约束对银行稳健性没有显著影响;(2)数量约束会提高银行稳健性;(3)规模越大,银行稳健性越好;(4)资本杠杆的作用不明显,经营杠杆作用显著。

基于上述结论,为提高银行稳健性,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1)以利率市场化改革为契机,完善价格约束机制,提高银行稳健性;(2)进一步提高存款数量,完善数量约束机制,提高银行稳健性;(3)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减少政府对国有银行的隐性保护,引入破产清算制度,通过市场约束帮助银行走出“大而不倒”的不利局面;(4)提高资本杠杆和经营杠杆的作用,提高银行稳健性。

[参 考 文 献]

[1]黄敏.股权约束、债权约束、客户约束—我国银行市场约束机制分析[J].北方经济,2007(7):70-71

[2]贾洪文,颜咏华,白媛媛.市场约束、竞争与银行风险承担—基于中国上市银行数据的分析[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2(5):47-53

[3]孔爱国,卢嘉圆.市场约束、商业银行治理与风险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10(5):102-115

[4]宁家耀,李军.竞争市场约束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为实证研究[J].上海管理科学,2012(2):26-30

[5]谭中,粟芳.货币政策、市场约束与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实证分析[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1(10):57-65

[6]许友传.相机性市场约束与银行风险承担激励[J].财经论丛,2010(7):53-58

[责任编辑:刘玉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