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经典同行 与圣人为伍

2015-06-16 18:26闫林波刘利利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东山考级国学

闫林波+刘利利

宜昌市西陵区东山小学是一所国学经典教育特色学校,学校坚持“传承国学经典之精华,培育笃学厚德之人才”的办学目标,通过诵经典,蕴美德,帮助学生学习认知,提高学生道德修养,让经典美文映入每一个孩子眼里,让优秀文化走进每一个孩子心中,让中华美德延续在每一个孩子的身上。

一、将国学经典融入校园文化,育人润物无声

孟子说得好:“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校园文化是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教育的重要载体。因此,学校在文化建设上注重挖掘中华民族传统经典文化,突出一个鲜明的主题:让国学经典文化时时充满校园,创建润物无声的育人环境。

校园正东北处矗立着汉白玉雕刻的孔子像,孔子雕像面向操场,成为校园的核心建筑;与之对应的是校园西南处的国学墙,“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四为句”条幅旁,老子、孔子、孟子、屈原、欧阳修、苏轼、朱熹、鲁迅的雕像立于左右,点染出校园文化的主旨;在各层走廊墙上,悬挂国学经典图片及学生的书法、绘画、手工作品及明星学生的照片;文化长廊突出了国学经典的重要地位,精选《三字经》《弟子规》《笠翁对韵》《千字文》《增广贤文》《论语》六部经典,配上极富人文色彩的插图和装饰;班级都开辟有国学专栏,并定时更换;校园里大幅的校长寄语——《与经典同行,与圣人为伍》,更是让学生明白,经典便是蕴涵常理常道,教人如何为人处事。

二、将国学经典融入课堂教学,育人潜移默化

学校制订了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把国学经典纳入校本课程,安排每周五下午第二节课为国学课程,将《三字经》《弟子规》《笠翁对韵》《千字文》《增广贤文》《论语》作为学校各年级经典诵读课程。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不同年段构建了具有各自特色的国学授课模式,即:一、二年级以故事带讲,联系生活实际,熟读成诵;三、四年级自读自悟,悟中求实,导读成诵;五、六年级温故知新,升华内涵,情读成诵。通过每周一次的国学课程,使学生形成深厚的文化积淀,最终成为博学于文、约之以礼的谦谦君子。

学校重视学科渗透,将经典诵读引入课堂。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挖掘教材中的国学经典,结合课文内容,分析经典内涵,从而达到理解课文和育人的目的。

三、将国学经典融入实践活动,育人“落地生根”

学校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将国学经典融入其中,育人效果明显增强,可谓国学经典“落地生根”。一是早间千人诵读。每天清晨,全校师生齐聚在操场上一起高声诵读国学经典,宏大的气势,成了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二是课间经典游戏。学校组织教师、学生和家长一起开发国学经典游戏。高年级发明了国学经典跳房子、国学迷宫、论语接龙、赛诗跳棋、经典大转盘等,低年级发明了丢手绢玩古诗、跳橡皮筋诵《三字经》和《弟子规》拍手歌。三是每周经典故事。在熟读、熟背经典的基础上,我们在每周五下午安排“经典故事会”。低年级学生开展“看故事”会;中年级学生进行“讲故事会”;高年级学生开始尝试“演故事会”,他们深入理解经文内容,把经文里的小故事进行改编,设计台词,搬上舞台进行表演。四是每月经典社团。学校成立了国学经典社团,由各班诵经爱好者组成,他们在一起共同探讨儒家经典的深厚内涵,共同探讨自己的人生感悟,共同展示自己诵读的成果。五是主题式大型活动。把诵读植入阅读节、体艺节等大型活动中,学校每学年均举行“国学经典,古韵东山”阅读节或体艺节,在活动中,师生及家长纷纷展示诵经的成果及心得。学校还将诵读活动与感恩教育、生命教育、传统节日、集体朝会等活动结合,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主题诵读活动。

四、将国学经典融入学生评价之中,育人开花结果

学校改革了学生评价方式,将国学经典评价融入学生素质评价之中,让学生从小学会文明处世,礼貌待人,诚实守信,遵规守纪,让经典育人开花结果。

国学经典评价通过国学考级活动来落实。学校制订了《东山小学国学经典考级方案》,采用分年段考级的形式,六个年级按年段共划分出三个级别,从低到高依次为:国学小学士、国学小硕士、国学小博士,每个级别根据学生读、背、写、习惯养成、特长等情况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档次。学校国学社定期在全校开展国学考级活动。考级通知一发出,各个班级的学生都积极参与,有的经典诵读高手不到一个星期就将规定的内容全部背出,并能学以致用。在他们的带动下,其他学生读得更起劲了。无论是课间还是课后,在校园任何角落,都能听到诵读的声音。

国学经典教育塑造了学生品德,提升了孩子们的素养。五年级的小王同学在诵读日记里这样写道:“在学校我常常和同学因一点小事就吵架、翻脸。当我读到‘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的时候,我的脸‘唰地一下红了,因为我常常不宽容一些小事。现在我知道了怎样和同学相处。”还有一些过去连扫把倒了都不扶一下的孩子竟然知道打扫卫生、帮忙做饭洗碗了;有些嫌弃爷爷奶奶啰嗦的孩子学会了耐心倾听,还知道给老人家们梳头;以前有些孩子看见老师不敢打招呼,躲躲闪闪,自从学了经典文化以后,他们变得大方了,见了老师都能主动打招呼,很多孩子还会向老师鞠一个90度的躬。一位家长说:“儿子开始接触《三字经》时,每天放学回来都要背给我听。刚开始我不以为然,心想反正也不考试,不需要那么认真,每天也只是象征性地检查,也没太在意。直到有一天吃晚饭,菜都端上桌子了,我发现一贯抢位子的儿子还没坐在饭桌前,而是过来严肃地对我们说:‘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我应该先让奶奶、爸爸和妈妈坐,最后自己坐。”此时此刻,我惊奇地发现,孩子懂事了,长大了,将学到的《三字经》运用到生活中来。这以后,我们家养成了让长者先坐的习惯。可见国学经典诵读对于一个孩子成长和家庭和睦影响有多大。

如今,走进东山小学,你会感到扑面而来的国学经典的清风,你会为每位教师的温文尔雅喝彩,你更会为每一名学生的谦谦有礼欢呼。东山人将深入探索国学教育,让传承千年的中华传统美德和礼仪在孩子幼小心灵扎根。

(作者单位: 宜昌市西陵区东山小学)

责任编辑  刘玉琴

猜你喜欢
东山考级国学
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
东山果事
“垂”改成“掉”,好不好?
何来胜《李白忆东山(其一)》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钢琴学习与“考级”刍议
人民音乐出版社推出国内首套《陶笛考级曲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