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资源 深化整合

2015-06-16 18:29林惠娜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牵牛花班会课美术课

林惠娜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总在不断地生成一些有活力、有利用价值的资源。如何利用这些好资源,让其在不同的学科中生发教育能量,关键在于系统设计,生成新的目标,确定新的主题,使课程的整合实现更深层次的融合,让学生加深认识和体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笔者以下面的几个例子谈谈自己是如何抓住一些美丽的生成,整合课程,系统安排,让有限的资源放射出无限的光彩。

这是根据北师大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天地”四中“种几粒种子,观察种子的生长情况,写一个观察记录”一课提出的实践主题,该活动简单,容易操作。笔者对此活动作了整体规划及周密设计,让活动能按计划朝着预定的目标顺利地发展。

首先,笔者让学生在教室里播种了几盆牵牛花种子。笔者引导着孩子们或画,或写,或拍,详细记录着牵牛花的成长过程。随着活动的开展,一个个出乎意料的情景出现了——

小小牵牛花,我问你……

一天,孩子们围着牵牛花观看。只见两片绿绿的叶芽,圆圆的,像两只展开的小手。婷一边学着它的样子托起两只胖乎乎的小手,一边惊奇地问:“小小牵牛花,你展开绿绿的小手,是不是要抓住金色的阳光?”

听着她饱含童真童趣的问话,笔者灵光乍现,这不是很好的口语交际题材吗?于是,笔者特地腾出一节语文课,让孩子们用“小小牵牛花,我问你……”这样的句式进行仿说训练,既提高了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孩子们的想象能力。然后,笔者根据孩子们的发言,整理成一首小诗:小小牵牛花,我问你,是谁唤醒了你,你是怎么钻出泥土的?/小小牵牛花,我问你,你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小小牵牛花,我问你,是谁为你穿上了漂亮的绿衣?你为什么这么美丽?/小小牵牛花,我问你,你把小喇叭藏在了哪里?为什么不在春天吹响第一曲?

晨读时,我让孩子们读着这首自编的小诗歌,他们个个读得趣味盎然,余味无穷。种牵牛花本来只是为了做观察记录的,现在却利用它训练了孩子们的表达能力与朗诵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那么,它是不是可以与其他课程整合?如班会课,如美术课,如音乐课,于是,笔者开始沉思,进行了整体设计。

小小牵牛花,我对不起你!

笔者捕捉到了一个不爱护牵牛花的情景——有一棵还来不及吹起小喇叭的牵牛花不知被谁掐断,以此设计了一堂以“爱护花草,人人有责”的主题班会。

第一个环节是“你猜猜我是谁”?这个“我”就是天天陪在孩子们身边,听孩子们读书,看孩子们游戏的牵牛花。

第二个环节是“展示我的过去”。笔者把牵牛花一开始长势良好的画面制成PPT,演示给孩子们。孩子们看着这美好的画面,深切感受到牵牛花不是与自己无关的一个点缀,而是一个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朋友。

第三个环节是“我的不幸”。笔者播放了一段配音,模拟牵牛花被折断时的惨叫声,激起孩子们的同情心。

第四个环节是“我的期望”。笔者语重心长地对孩子们说:“牵牛花希望你们保持一颗纯洁的爱心,不再破坏花草树木,让那份美丽永远呈现在大家眼前,让那份美好快乐你我的生活。”

班会课后,孩子们对牵牛花关爱备至,争相为它浇水。为了巩固效应,笔者鼓励孩子多种花草,美化校园。第二天,教室外悄然出现了鲜花走廊。

利用同一资源,由语文实践课向班会课延伸与拓展,从而让教育教学活动的主题多元化,让活动的目标多向化。

小小牵牛花,我爱你!

待小小牵牛花倾情绽放,朵朵吐芳华时,每一朵花都牵引着孩子们的心,他们在本子上记下了一个个美丽的发现。孩子们发自内心地赞叹:“小小牵牛花真美!”这种喜爱写在孩子们的脸上和心里。

笔者顺势引导孩子们表达心中的这种最真最纯的情感:小小牵牛花,我爱你!如果我是一个歌唱家,我一定要……

生:用最美的歌声为你歌唱。

师:如果我是一个画家,我一定要……

生:用最美的蜡笔把你描画。

于是,在音乐课上,笔者教孩子们唱起了《小小牵牛花》之歌;在美术课上,笔者让孩子们画起了美丽的牵牛花。通过这样的音乐课与美术课,孩子们的审美情趣得到了提升。

整个教学流程,学生在语文实践课学会观察与记录;在语文口语交际课,学生学会了提问,感受到诗歌的美,此时,他们对牵牛花充满了好奇;在班会课上,学生的心灵受到了洗礼,对牵牛花懂得关爱;在音乐课与美术课上,学生把对牵牛花的爱充分表达了出来。这种整合,从内化到外显,体现出了递进与深入的螺旋向上的状态,使教育教学的开展更为深入,更加扎实有效。

(作者单位:福建省永春县壶南小学)

猜你喜欢
牵牛花班会课美术课
“花样”班会课
奉献如歌,强国有我(主题班会课)
美术课
开在冬天里的牵牛花
一节有趣的美术课
趣味美术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