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儿童文学中顽童形象

2015-06-19 15:44余永梅
山花 2015年10期
关键词:顽童皮皮儿童文学

顽童是儿童文学作品中最为典型的人物形象,他们能够在“玩”与“顽”中突破现实社会中的层层束缚,释放出儿童时代生活独有的激情的碰撞,以其丰富多彩的想象,张扬出儿童可贵的游戏精神。可以说,顽童形象就像是儿童文学宝库中一颗瑰丽的宝石,在新时期的阳光下,从多角度散发出耀眼的光芒。儿童文学作品中经典的顽童形象的魅力在于“这些孩子是儿童中的儿童,能够将儿童的天性散发得淋漓尽致,将真实形态的童年之花绚烂绽放,展现出无与伦比的美丽,而把童年的自我价值也彰显得熠熠生辉”。

儿童文学中顽童形象的演变与发展

1.被忽略的顽童

我们可以从许多的古老神话、传说中找到诸多文学形象的原型,而顽童形象的雏形也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本样式中。史料中最早的顽童形象是以智者的形象出现的,例如在古老的寓言与地方故事中狡猾能辩的动物形象(例如法国的列那狐)与海尔兄弟式的智者,或者是日本聪明的一休等,这些人物形象通常具有过人的智慧与勇气,敢于在危机中与敌人对峙,往往都可以将情况化险为夷。我们可以看到,在过去的文学作品中,也具有部分顽童形象的雏形,然而他们都是在一些民间传说与故事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而成的。例如诞生于18世纪的欧洲的吹牛大王敏豪生与吴承恩撰写的长篇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就是早期文学作品中顽童形象雏形设计中最出彩的形象,敏豪生是在思想上始终保持孩子状态的青年形象,而孙悟空具有的桀骜不驯、天真快乐的本性无不凸显出顽童的本性。

研究人员在对早期文学作品中的顽童形象的考察中发现,在诸多神话传说、童话故事中,儿童是一个经常被人们忽视的群体,真正专门以儿童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所占的比例十分有限。在西方文学中,有《莴苣姑娘》《小红帽》《豌豆公主》等作品,而在中国更加少得可怜,《老虎外婆》《李寄斩蛇》等故事几乎不为人们所知。并且应引起我们注意的是,这些儿童形象都表现出奋勇拼搏、机智勇敢的大英雄主义精神,被作者赋予了成年人的力量与任务,或者是在情节中经受各种波折,在历险中磨炼意志,并快速成长,很快地跨过少年阶段直接进入了成年人的世界。这是因为在西方世界中,中世纪以前的儿童不会被成人当作独立的个体看待。但是在我国封建社会中,一直以来的家长制、儿童观盘踞在人们思想的深处,儿童群体不是被看作“缩小的成年人”,就是被当作“没完全成熟的大人”,并不能被当作具有个体意识的人。也正因如此,当时世界文学体系中并没有给儿童容身的地方,敏豪生与孙悟空只是代表了人们最原始的儿童之气,并且孙悟空要戴很久的“金箍”,始终受制于唐僧的条条框框之中。

2.被改造的顽童

到了18世纪末,儿童文学才第一次以一种相对独立的文学题材出现,直到19世纪末期才诞生出真正的顽童形象。由于不同的创作者自身观念与教育理念的差异,使得他们塑造出的顽童形象也存在差异性。其中经典的顽童形象有:“被人们改造的顽童”——木偶匹诺曹与“不愿意长大的顽童”——彼得潘。

作为“被人们改造的顽童”的代表,匹诺曹是作者柯罗迪用极其夸张的形式设计出的顽童形象,一方面,他从一诞生就开始给自己的老爸捣乱,但是正因为他具有这样的性格,才吸引了广大读者的注意力,匹诺曹用无数花招与恶作剧制造了曲折的故事情节。一方面,匹诺曹又开始向乖孩子的方向改变,柯罗迪为他设计一个长鼻子的教育意义是十分明显的。匹诺曹的形象代表了创作者所推崇的“教训主义”的儿童教育观念——将孩子们当作一件没有完成的作品,需要成人按照自己的人生设想来教育。

顽童有愿意接受改造的,也有不愿意接受改造的,小飞侠彼得潘就是这样的顽童形象的代表,他始终顽强地与来自成人世界的改造力量抗争,一直留在了天真无邪的童年。作家巴里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创造出了这个童年精灵,极力推崇儿童身上具有的游戏精神。小飞侠彼得潘为了留在童年,放弃了长大,手中紧紧握着反抗成人的力量。不愿长大的彼得潘是儿童游戏精神的化身,是儿童无忧无虑内心的象征,也体现出巴里对儿时的怀念,是自身“童心主义”儿童观念的直接表达。

3.解放了的顽童

到了20世纪末,几经变革,儿童文学终于不再依附于成人文学,自成门派。在“二战”之后,世界上盛行着以儿童为核心,充分尊重孩子本位的教育观念。许多张扬个性的儿童形象进入到小读者们的视野中,这些形象与小读者们的游戏经验和心理特征完全契合,引起他们内心的强烈共鸣。许多作家都塑造了一系列经典的顽童形象,例如中国的皮皮鲁和鲁西西、日本的小豆豆、德国的小水精,等等,这些顽童们离开了永无岛,不只是生活在虚构的世界里,而是来到了人们身边,用自己了不起的能力对周围的社会和生活进行着巨大的改变,他们比传统的顽童形象更加超越了现实生活中的道德教育的羁绊,展现出强烈的反叛性与革命性。

在1945年,儿童文学世界中出现了一个十分奇怪的儿童形象——长袜子皮皮,她是一个有着红头发、蒜头鼻和满脸雀斑的女孩,也是一个爱穿着古怪衣服的顽童形象,她用其异于常人的思维与言行举止对社会传统教育规范与根深蒂固的道德标准进行了翻天覆地的改造。但是我们在长袜子皮皮背后,可以看到一双充满爱与友善的眼睛,“我们说林格伦文学作品最成功的地方,是她能够敞开自己充满童真、童趣的内心,毫无遮掩地、直接地,甚至肆无忌惮地将儿童任性与顽皮的性格表现出来。”长袜子皮皮这个顽童形象就是所有儿童被成人世界压抑的最亟待爆发与狂野的象征。与“拒绝长大”的彼得潘相比,皮皮可以走得更远,因为她是一个不需要长大的,有着相对独立性格的儿童。以传统大人世界的思想来看,长袜子皮皮是儿童文学中具有革命性与颠覆性意义的经典顽童形象。

儿童文学中顽童形象的审美内涵研究

1.顽童游戏精神的两种层次

我们说顽童是游戏中的主角,也是游戏精神的最佳代言人,通过顽童的活动,能够全面展示出游戏精神。“顽者非劣,反而是儿童游戏精神与儿童状态中最重要的特征,在这种‘玩与‘顽的深入机制构成中,就是由原始生命冲动所带来的心理正能量的完美释放形象,也是由人们的生长目的所带来的心理能量符号的直接投射形式——游戏所显示出的是一种疯狂追求‘能与‘力的根本性质,是突破表象而透视‘玩与‘顽的重要理解点。”

我们说顽童形象的审美内涵丰富多元,作为游戏精神的最佳代言人,顽童具有的游戏精神在文学作品中可以表现出的“玩”与“顽”两种特征,正好能够对应游戏精神中审美品格的以下两个层面:

第一,在表层,顽童形象的外貌特征、言行举止、心理思维能够表现出游戏的表层特征——具有“玩”的色彩与功能性。在所有的顽童形象游戏性格中,表现最突出的行为就是具有游戏色彩。这些儿童顽皮活泼,不愿意受到任何事物的羁绊,狂野放纵的游戏精神尽显人类生命中蕴含的狂野本质。例如长袜子皮皮在生活中就是一切以游戏为中心,她所做的一切都充斥着游戏色彩。皮皮把自己养的马和猴子都当成玩具;睡觉的时候喜欢把头藏在被子里,把脚放在枕头上面;她烤饼干就像耍杂技、变魔术;在打扫屋子的时候,会在地板上滑冰,甚至还觉得自己的滑冰姿势十分优美,就像是一个溜冰皇后;当她去看马戏的时候,完全不肯老实地去做一个观众,而是顽皮地跳上马背,与舞台上正在表演的演员一起玩耍起来;她喜欢与同伴们一起在水中玩翻船遇难的游戏,当她坐在木桶中在水中漂流时,即便是遇到抢劫的强盗也不害怕,甚至还逼着强盗陪着自己跳了一整夜的舞,并且用梳子为自己吹奏乐曲……一切的行为,皮皮都将游戏活动展现到了极致,展现出她不愿意接受成人世界的束缚、压制,展现出无忧无虑的儿童本性,让读者阅读文本时感到充满快乐的氛围。其他类似的顽童形象还有小飞人卡尔松、埃米尔等,他们活泼顽皮、善良乐观,用自己具有“顽”精神的行为对成人展现着自己的存在,显示出自身鲜明的活力和个性。

第二,深层次方面,顽童形象的“顽”是一种人格魅力上的张扬,是一种无拘无束天性的绽放。从游戏精神的浅层面主要是表述孩子的感知知觉,而深层次则隐匿在表层内部,在儿童文学作品中,两者得以融合交叉。顽童的游戏精神在深层次方面表现为对自信、自由与快乐的展示与张扬。自信——顽童外在游戏形象中的精髓;自由——顽童形象以自信为基础的行为表露出来的快乐,体现出隐匿的儿童身心能量中想要得到释放的根本诉求。

2.游戏精神与教育主义从矛盾走向融合

在传统儿童文学史中,塑造的顽童形象通常与成人世界的正统观念存在着矛盾,例如《长袜子皮皮》《小飞人卡尔松》等都曾因为顽童题材而遭到众人的诋毁,甚至《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由于对顽童形象的狂野大胆特征给予了肯定而引起当时成人社会的争议,诸多教育工作者提出了自己的怀疑并对其进行了大力的抨击。但是大量读者的追捧与社会的进步证明了这些儿童作家创作的胜利,海明威曾经感叹《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自己创作的重要来源;艾略特认为费恩形象的诞生是具有历史性的时刻……因此创作者林格伦很快地赢得了世界性的荣誉,他的文学作品被翻译成六十余种语言,并毫无悬念地获得了当时的“国际安徒生儿童文学作家”奖项。

之所以顽童形象能够被人们肯定与欣赏,体现出在儿童文学发展进程中顽童形象具有的游戏精神与现代教育观念相融合的趋势。在我们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传统教育观念逐渐被人们改变,释放儿童天性成为成人社会推崇的现代教育观念,因此原有的对抗模式逐渐消失,而顽童游戏精神与现代教育主义的融合可以说是未来儿童文学题材需要走下去的发展道路。

在世界儿童文学史中存在着诸多顽童形象,他们具有丰富的审美内涵,具有“玩”与“顽”的共性特征,表现出儿童时期特有的创造力与激情,张扬着他们天性中对未来与自由的追求。可以说每个孩子在天性方面都是顽童,而每个成年人也曾经是一个顽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童年就是将历史与现实甚至是未来紧密地结合起来,体现出人类文化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如今,顽童属于当代,他们的健康、积极向上、独有的正义精神与主体意识,始终代表了时代特色与精神。而顽童更向往未来,渴望无限自由,浑身充满着等待爆发的创造欲望,向往着飞向毫无束缚的天空,而这则指明了人类未来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张修竹.现代媒体对儿童文化成长的影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9 .

[2]胡淼森. 西方现代性的杂糅与建构——以启蒙时代中国文化形象的跌落为中心[J]. 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 2008,(01) .

[3]朱姝. 生与死皆是成长的感觉——解读文本《猪都不会死的日子》的成长主题[J]. 白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02) .

[4]马亮静. 对传统儿童文学创作观的反叛——浅谈郑渊洁顽童形象的意义[J]. 龙岩学院学报, 2009,(03) .

[5]管晓莉. 儿童理想世界的建构——论《长袜子皮皮》中的人物及场景设置[J].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06,(02) .

[6]王鲁蒙,胡晓琼. 对《格林童话》中继母形象的分析[J].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

[7]王婧. 浅谈儿童文学的发展对儿童音乐发展的借鉴意义[J]. 北方文学(下半月), 2012,(02) .

[8]张婧. 《西游记》第十四回至第一百回的童话意味[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3) .

[9]李卫华,朱厄特.《一只白苍鹭》生态伦理思想的三个维度[J]. 长城, 2010,(06) .

[10]孙静雪,张秋菊. 柳林中的交响乐——试论《柳林风声》中的音乐美特征[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0,(10) .

作者简介:

余永梅(1976— ),女,仡佬族,贵州省遵义市人,遵义师范学院讲师 ;研究方向:文艺学、儿童文学。

猜你喜欢
顽童皮皮儿童文学
A Loving Brother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孔子劝顽童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唯童年不可辜负
——两岸儿童文学之春天的对话
“原生态”与儿童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