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沉浸式教学在中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2015-06-22 15:09王霞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学诗香菱戏剧

王霞

沉浸,也指浸泡,指完全浸入水中,生活中多比喻人们完全处于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全神贯注于某种事物。沉浸应用于教学会是怎样一番风景呢?近年来,在教学实践中,很多老师都尝试在课堂上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技术等手段在课堂上为学生们创设各种场景,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去体验课堂知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就是高度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走入我们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这些其实都是沉浸教学的一种前奏曲。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沉浸式教学逐渐受到关注,在教学中不断被应用。

中学语文教学在经过多年新课改的磨练后,创新思想不断发展,课堂教学中沉浸式教学方法的应用也越来越多。

一、小说教学离不开沉浸

人物、环境、故事情节是小说三要素。教学《香菱学诗》可从黛玉教诗、香菱学诗两个角度分析。学识渊博的林黛玉遇到了同病相怜的学生,饶有兴趣地承担起老师的责任。她鼓励香菱树立信心;明确地提出作诗要领;强调要重视积累和感悟。林黛玉在教学中强调自学,重视实践,并及时检查反馈,交流讨论,订正总结,从而提高香菱的写诗水平。可能有学生诧异,黛玉在《红楼梦》里,多愁善感、羸弱多病、孤傲尖刻,而在本文中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位学识渊博、热情大方,具有诗人气质的好老师。这就需要师生共同沉浸文本,沉浸原著,了解黛玉、香菱两个人物的坎坷命运,在这个基础上问题将迎刃而解。教师分析完黛玉教诗后,将香菱学诗的相关问题交给学生,如香菱如何学诗?从她身上得到哪些启示?并给学生记分,小组比较,也与老师比较。这就让学生带着问题沉浸文本,同时记分可增强小组、班级凝聚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沉浸在语文教学的愉悦之中。

二、诗歌教学离不开沉浸

“以读代讲,以读带品”(品语言,品情感)是诗歌教学的特色。诗歌教学可以说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有些诗歌年代久远,似乎无法逾越;有些诗歌贴近生活,但意蕴深厚……不管是何种诗歌,如果沉浸其中,就为教学打开了容易之门。《在山的那边》教学时可借助视频创设情境,画面中一个孩子正攀爬着一座座大山,图画绘出了孩子爬山的艰辛,绘出了山那边还是山的失望。而孩子只要再爬过几座山就能看见海,那海在远方喧腾。播放完毕,不要立即进入课文,而是让学生思考后,说说自己的想法。教师可以顺势问学生:山比喻什么?(困难);海比喻什么?(理想)。接着让学生了解本课写作背景,自读本诗;教师范读,学生点评;学生代表读,师生点评(可从语速、表情、情感等方面点评);教师播放少儿组一等奖李旋旋朗诵本诗的视频;然后学生声情并茂地自由朗诵。通过沉浸于不同方式的诵读,教师引领学生进入文本,接着品味语言,分析内容,体会情感,对诗歌的理解水到渠成。

诗歌教学,用沉浸式诵读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更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三、散文教学离不开沉浸

散文是个人感受的独特表达,是一种从内容到形式都非常自由灵活的文体。课文《散步》是一篇文字浅显、情感温馨的美文。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沉浸其中,暂时忘掉周围的一切,对外界各种因素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全身心投入到一个想象的世界中,在想象中让自己进入到作者用文字勾勒的场景中,去感受体会,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还可让师生表演课本剧,在乐中学,品味文章精美的语言,抓关键句分析其深刻含义,感受到本文是人的心灵在亲情、人性、生命这三点构成的轨迹上的一次愉悦而高尚的旅行。在此基础上,设计语文活动“鲜花献给可敬的人”,要求活动方式具体明确,综合性强,引导学生沉浸文本,走进人物心灵深处,让学生带着赞美的态度品评文中的人物,感受人物的美好心灵,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好情感的陶冶,可谓是“润物细无声”。英国教育家洛克说,每个人的心灵都像他们脸一样各不相同,正是他们无时无刻地表现自己的个性,才使得今天这个世界如此多彩。

四、戏剧教学离不开沉浸

戏剧是舞台艺术,剧本是舞台表演的依据。教学时,教师可以用情境导入,让学生沉浸文本,理解内容,品味性格,并分角色表演出来。喜剧《威尼斯商人》是英国伟大戏剧家莎士比亚的经典作品,课文节选的是全剧最为精彩的一场戏,讲述了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鲍西娅等与犹太高利贷者夏洛克在法庭上的一场生死交锋。本课教学重点是把握戏剧冲突,理解戏剧情节在戏剧构成中的地位和作用;体会莎剧富于个性化、生动优美、文采斐然的语言特点。文章较长,教师安排同学充分预习课文,课上将学生分组讨论文本内容,主要人物、矛盾冲突等,在深入文本的基础上,让学生分角色排演剧本,并分析在朗读中如何把握人物语气的特点和表情特征。每组成员表演完毕后,其他小组同学针对这一组同学的表演进行有理有据的评价。还可请主要演员谈谈自己对所扮演角色的认识,并用文中相应的片断加以印证。让学生在表演和观看表演的基础上,从文中找出自己认为最有语言特色的一个段落读给大家听,并说出所读段落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这样,表演者和观看表演者都沉浸在自己所担任的角色中,不仅高效地完成了本课教学任务,还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戏剧的兴趣。

戏剧教学时,引领学生沉浸于自己的角色,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沉浸”是一种专注的精神,更是一种境界追求,沉浸其中才能有更多的积累收获。中学语文课堂教学需要我们更多地沉浸式投入,才能爆发更大的教学热情,使得师生情感更好

地相融,语文的审美情感共生共发,创造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更为恒久的魅力。

猜你喜欢
学诗香菱戏剧
有趣的戏剧课
学诗笔记
香菱的故乡情结与生命救赎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保准有人追
香菱:一个被拐卖孤女的自救之道
戏剧类
保准有人追
从《香菱学诗》看作文语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