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培养质量体系改革

2015-06-23 08:49杨云李斌林雪美李玉军
计算机教育 2015年1期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工程

杨云 李斌 林雪美 李玉军

摘要:为提高软件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培养质量,从课程教学质量体系、培养质量过程控制和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全面加强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工作。文章介绍这一过程,通过近几年的实践,逐步建立专业学位硕士培养质量体系,进一步规范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工作,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的开发能力、科研能力和毕业率。

关键词:软件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培养质量体系;管理信息系统

1.背景

软件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主要培养从事软件设计、开发、制作、检测和质量控制、软件应用及软件企业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该领域要求专业硕士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开发平台和开发工具技能、建模技术、计算机语言、程序设计、网络技术与信息安全等方面的理论基础,熟悉国内外软件工程发展过程、现状和趋势,能独立从事某些工程领域软件设计和开发、软件测试和质量控制、制作和应用、经营和管理等,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能顺利阅读相关文献。

为了提高软件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培养质量,进一步规范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工作,我们从课程体系、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培养过程控制和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全面加强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质量管理工作。

2.课程教学质量体系

课程教学质量体系主要由课程体系、教学管理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3部分构成。

2.1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直接反映软件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目标,其课程体系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其中,非学位课程包括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专业选修课主要根据以下几个原则开设:①反映软件新理论、新方法的高新技术课程或讲座;②根据培养方向或模块设置的课程;③针对单位要求开设的课程;④完备的课程体系需要或课程发展要求。

2.2教学管理体系

学生必须按照培养计划选修课程,教师也要按照教学计划开展教学活动,教学管理者根据教学安排组织考核。讲授专业选修课的任课教师由工程能力强的教师担任。学生考试成绩实行学分制,考试不及格或因故未能参加考试的,在中期考核或开题前必须补考合格。学生至少修满32个学分才能进入下一阶段学习。

2.3实践教学体系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主要进行应用技术培养或有明确应用背景的理论研究。根据培养目标,实践教学体系由以下几部分构成:①参加导师项目(横向或纵向)的研究开发;②在指定的工作站实习6个月;③自己联系IT公司实习6个月。

为了保证实践教学工作有序进行,所有参加实践教学活动的学生必须填写申请表,由导师或实习单位指导教师签字、盖章,实习完毕提交实习报告。实习报告由以下几部分构成:①单位介绍或项目概述;②主要实习内容或项目开发模块;③实习或项目开发中取得的主要成果、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3.培养质量体系

3.1培养计划制订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一般包括培养目标、培养目的、培养要求、课程选择、课外阅读书目及期刊、培养方式等内容。培养计划应明确课程学习内容、所需知识结构、必须掌握的专业技术或技能、相关知识学习、研究方向或今后从事的工作领域。

为了保证培养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一般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报到后即指定指导教师,学生和导师根据软件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结合实际情况、导师的研究课题或项目,在3个月内完成研究生培养计划制订。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应包括4个阶段内容。

1)课程学习阶段。

包括学位课和非学位课程学习、选修课程学习、课外阅读书目及期刊。

2)实践学习阶段。

明确实践学习单位或相关课题(项目)。

3)中期考核及开题阶段。

根据研究方向或项目要求查阅文献、撰写综述、进行中期考核、在综述的基础上进行课题的开题工作。

4)论文撰写阶段。

完成课题或项目实验及数据收集整理,撰写学位论文及毕业答辩。

3.2培养过程控制

培养过程控制主要包括时间节点控制、导师负责制、课程学习与实践学习、中期考核与开题报告、学位论文审核与答辩、学位授予等。

3.2.1时间节点控制

在规定的时间,设置相应的教学或培养目标,一方面使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明确任务,合理地安排好自己的工作与学习,准时返校;另一方面规范教学培养管理工作,从培养程序、制度上保证培养质量。我们设计的关键时间节点见表1。

3.2.2导师负责制

对于非全日制学生,刚入学即分配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这样可以使他们尽快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或项目、本专业的课程设置、本专业所需要的知识结构,根据学校或学院的学习安排和制度,提前安排自己的工作和学习。

导师的职责是指导学生制定培养计划、督促学生的课程学习或实践学习、指导学生进行中期考核和撰写开题报告、协助和监督学生的实践学习、指导和审核学生的学位论文、指导学生进行学位论文答辩。

如果导师指导的学生由于外审不通过而未能按期毕业,导师将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减少招收相应数量的硕士研究生(全日制和非全日制)。若导师连续2年有学生因外审不通过未能按期毕业,将停止招收硕士研究生1年。

3.2.3课程学习与实践学习

按照教指委的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一般由12-14门课组成,其中高级软件工程、软件测试、软件项目管理与案例分析是必须开设的课程,总学分达到32学分,实践单位评价为合格。考虑非全日制学生的工作和学习特点,对于因客观原因未能参加考试或考试不及格者,统一在中期考核前1周进行补考。

3.2.4中期考核与开题报告

只有课程学习和实践学习全部合格者才能进行中期考核和开题报告。为防止中期考核和开题报告流于形式,保证开题报告工作顺利进行,原则上实行教师交叉开题,成员全部由教授组成。

3.2.5学位论文审核

学生只有通过了中期考核与开题报告才能申请学位论文答辩。为了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质量,我们建立了严格的论文审核制度:所有论文必须经过院教授委员会审核、学院组织的查重、外校的盲审,只有通过教授委员会审核通过、查重率符合要求、外校盲审通过的论文才能获得答辩资格。学位论文初稿必须于第3年8月底前提交,9月初学校组织院教授委员会进行初审。在初审中,我们只对学位论文提出限期整改要求,不淘汰任何一篇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第2稿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初稿意见进行整改,并于第3年10月7日前提交,10月中旬院教授委员会根据初稿的整改要求进行复查,同时学院进行学位论文查重。未按照整改要求逐条进行修改或查重率高于30%的学位论文一律暂缓答辩,作延期毕业1年处理。查重率在20%-30%之间的学位论文,要求根据查重意见进行整改。学位论文第3稿必须根据查重意见进行整改,并于第3年10月中旬前提交。10月中旬学院对提交的论文进行第2次查重,查重率高于20%的论文淘汰,作延期答辩1年处理。查重率低于或等于20%的论文提交学校研究生院进行盲审抽检(随机抽检,比例为5%-10%,之前有学生学位论文盲审不通过的指导教师,本次必抽检),其余论文全部由学院送外校同行专家盲审。通过学校、学院盲审的学位论文才能获得答辩资格。专家评阅意见为“修改后重审”和“不同意答辩”的,论文一律视为不通过,未通过的学位论文作延期1年毕业处理。

3.2.6学位论文答辩

为了保证学位论文答辩工作有序进行,把真正优秀的学位论文推选出来,同时把在论文答辩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导师,论文答辩实行导师回避制。原则上导师不参加所指导学生的答辩工作,参加答辩小组的导师实行交叉答辩,答辩小组全部由学科负责人和教授组成。答辩小组成员由学院统一安排,并在答辩前公布。

所有论文答辩中发现的问题,学校会反馈给导师和学生,要求学生必须在最终提交的学位论文中修改,同时提交由学生、导师签字的“答辩论文修改情况反馈表”。

3.2.7学位授予

校、院学位委员会负责学位授予工作。院学位委员会对最终提交的“学位论文”“答辩论文修改情况反馈表”“学位申请表”进行最终审核,符合条件的学位论文,通过院学位委员会的审核,报送校学位委员会审核,授予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学院将于每年3月中旬举行学位授予仪式,表彰院优秀论文获得者和指导教师,获得院优秀的论文,将被推荐参加校优秀专业学位硕士论文评选。

3.3管理信息系统

随着专业学位硕士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为了加强管理和提高培养质量,我们设计了专业学位硕士管理信息系统,系统主要由信息发布、学籍管理、教学管理、经费管理、信息查询、报表打印和文件管理等模块组成。通过该系统我们可以方便地管理学生的学籍、课程学习成绩、学生导师分配情况、中期考核、学位论文档案等。实行信息化管理专业学位硕士教学档案,为提高培养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撑。

4.结语

经过几年的实践,软件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在不断扩大,目前已达到近30人,毕业率和就业率达到100%,许多学生进入著名的IT企业,如腾讯、阿里巴巴,还有很多学生考取了博士研究生或成为企事业单位的技术骨干,毕业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软件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培养质量体系的建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实践中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下一步我们将研究课程设置如何更紧密地结合社会需求、如何提高实践性学习效果、如何与实习单位或企业工作站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如何提高学位论文的应用性背景等。

(编辑:孙怡铭)

猜你喜欢
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工程
高校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完善和发展研讨
应用技术型本科工程管理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
基于B/S结构的学生公寓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依托工作室的软件工程实践教学研究
应用瀑布模型的MOOC制作方法
融合APTECH体系的软件产业人才培养探究
基于“互联网+”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优化分析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软件工程》课程教学质量建设研究 
基于工作流的水运应急信息管理平台设计 
关于如何创新和完善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