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DCA理论的人文社科工程硕士培养模式

2015-06-23 08:53娄蕙兰左美云
计算机教育 2015年1期
关键词:工程硕士培养模式

娄蕙兰 左美云

摘要:针对人文社会科学背景下的工程硕士培养模式问题,分析具有人文社科特色的工程硕士培养方法,提出应用PDCA理论,构建课程学习、企业实习、论文撰写等环节的有效管理模式。

关键词:PDCA;工程硕士;培养模式

0.引言

自2010年起,中国人民大学开始招收和培养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面对一个全新的学位类型,中国人民大学立足计算机学科,与优势学科相结合,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探索出一套合理、有效、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型培养模式。

1.PDCA循环理论概述

PDCA循环是由美国统计学家戴明博士提出,它反映了质量管理活动的规律。

PDCA即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action(处置),是从事持续改进所应遵行的基本步骤。PDCA循环实际上是有效进行任何一项工作的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在质量管理中,PDCA循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P(计划):包括方针、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规划的制订。

D(执行):根据已知的信息,设计具体的方法、方案和计划布局;再根据设计和布局,进行具体运作,实现计划中的内容。

C(检查):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分清对错,明确效果,找出问题。

A(处置):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对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予以标准化;对失败的教训也要总结,引起重视;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应提交给下一个PDCA循环去解决。

2.具体实施

在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中,我们采取PDCA理念,明确培养目标,制订培养方案及质量保障体系,具体实施方案如图1所示。

2.1P(计划)——明确培养目标定位,制订培养方案

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学科为主的研究型大学,秉承“主干的文科、精干的理工科”的学科发展体系,,计算机学科是学校精干的理工学科之一。与其他理工学科为主的院校不同,在浓厚的人文社会科学背景下发展软件工程专业的全日制工程硕士,我们的策略是与人文社会学科相结合,培养具有本校特色的全日制工程硕士。中国人民大学的经济学、金融学、法学、商学等学科居全国领先地位,与这些优势学科相结合,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是学校工程硕士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定位。

我们设立了5个研究方向,其中金融信息工程方向是软件工程学科与金融学科的结合,企业信息化与电子政务是软件工程学科与工商管理学科的结合,计算机取整与司法鉴定是软件工程学科与法学的结合,大数据与云计算方向、基础软件方向都是我校计算机学科的重点研究方向。这5个研究方向与学校的优势学科紧密结合,充分彰显了中国人民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和定位。

学生可根据兴趣自行选择研究方向,根据研究方向选修相应的课程。各研究方向的课程具体安排见表1。

中国人民大学在工程硕士的招生、培养方案设置、学生实践落实、质量体系控制的过程中都与人文社科学科紧密结合,目标明确,过程严谨。

2.2D(执行)——实施培养方案,严格培养过程,完善质量保障

工程硕士培养要经过3个重要环节:课程学习、企业实习和学位论文。在每一个环节中又有若干环节,为保证培养质量,我们严格规范每个环节。图2是一套完整的工程硕士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2.2.1课程环节

在课程环节,除严格执行培养方案外,每门课程都有教学大纲。授课期间要进行教学评估,学生给每位授课老师在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打分,也可给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评估结果和学生给出的意见将会反馈给老师,让老师在教学中不断改进提高。

每个年级的硕士班设立一名班主任,协调课程安排,了解学生动态,组织课余活动。

2.2.2实习环节

面向行业进行专业实践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落实实习基地和实习制度是保障实习环节有效完成的关键。

我们选取与软件工程学科相关的高新技术型企业、金融信息化企业等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在实习基地聘请企业导师,具体指导学生的实践环节。在实习过程中,制订实习管理办法,明确实习的时间、形式、要求,通过《企业实习手册》对实习环节进行过程控制。

2.2.3论文环节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是工程硕士研究生掌握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全面体现,也是衡量培养质量和授予学位的重要标志。工程硕士的学位论文与工学硕士的学位论文侧重点不同,它更加重视解决工程实践的问题,因此论文的形式和评价标准也有不同的要求。我们将工程硕士论文划分为系统研制报告、IT管理类论文、工程设计类论文以及学术研究类论文4种类型,每一种类型都对论文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为保证论文的最终质量,我们在论文阶段设置了开题报告、论文检测、预答辩、论文评阅、论文答辩5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要求规范及实施办法,任何一个环节不通过,都不能进入下一个环节,这就保证了能够进入答辩的论文基本质量。具体实施如下:

(1)开题报告环节。学院组织不少于3人的开题报告评审组,对学生的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进行评审。基于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我们制订了开题报告评价标准。相关文件包括《开题报告模版》《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开题评价标准》。

(2)论文检测环节。为了有效惩戒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保证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建设,我们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进行专门审查,采取软件检测的方法,务求论文重复率不超过lO%。相关文件包括《信息学院开展研究生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审查工作办法》。

(3)预答辩环节。工程硕士学位论文预答辩是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环节,是对进入答辩环节论文的又一轮筛选。相关文件包括《信息学院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预答辩工作实施办法》《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工程硕士学位论文预答辩评价标准》。

(4)论文评阅环节。由两名专家对论文进行评阅,其中至少一名校外企业评阅专家针对论文的应用性给予评审和评价。

(5)论文答辩环节。严格执行学校关于学位论文答辩环节的规定,保证通过的论文质量。

2.3C(检查)——培养质量检验

培养质量的高低可以从论文质量、教师学生的反馈、就业情况3个方面来检验。

2.3.1论文质量

论文写作过程5个环节的把关保证了通过答辩的论文已经过至少3次专家评判、1次论文检测。在某个环节被淘汰的论文,需要重新修改后才可以再次进入答辩。

2.3.2学生和教师的反馈

我们定期举行授课教师、学术导师、企业导师座谈会和学生座谈会,通过座谈会的形式,收集学生和老师对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实习安排、论文等环节的意见和建议,听取学生和老师的评价意见,听取导师反映的培养和指导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下一步改进方案作准备。

2.3.3就业情况

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面向企业、面向实践,因此学生的就业情况最能反映我们的培养质量。企业在选拔人才时有它所关注的指标,企业的人才需求是否与我们的培养目标一致,从就业率及就业情况就能反映出来。

2012年人民大学第一届全日制工程硕士毕业生和2013年第二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均为100%,毕业去向为金融机构、国家机关、大型国有企业(非金融类)、外资企业和国内其他知名企业,有的学生甚至同时拿到几家单位的录用通知。以2010级为例,50名学生的毕业去向数据分布情况如图3所示。

从图3可以看出,近一半的学生被金融机构录用,这与我们最初设定的培养目标不谋而合。我们秉承与人文社科优势学科相结合的理念,将金融与软件工程结合起来,学生在课程学习、企业实习等环节都接受了相应的培养和训练,这样的毕业生一定是用人单位所欢迎的。

2.4A(处置)——总结、反思及改进

PDCA理论的最后一个步骤,是对于既往的总结与反思,提出改进措施。通过检验和反思,我们对培养方案进行更精细化的调整,对开题、评阅、答辩的各个环节以及管理流程进行改进,使之更适应工程硕士的培养。

3.结语

学生的就业情况证明我们最初设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策略是正确的,我们将继续坚持这样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在培养过程中,我们的各项规章制度都是在不断地总结、征询、修正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这样的培养模式使得严格完成培养全日制工程硕士的任务越来越顺畅。今后我们还将不断完善,进一步提高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

(编辑:彭远红)

猜你喜欢
工程硕士培养模式
孙思扬作品
《空间电子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导论》教学思考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课程实践优化体系构建
新时期工程硕士培养面临的挑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