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缓解富家子女的抑郁焦虑情绪

2015-06-23 01:07王贞虎
家庭医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心理医生金钱购物

王贞虎

寍艺的爸爸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能花钱买的,寍艺从小就要什么有什么。她只要愿意开口,在物质方面,父母都会尽量满足她;甚至不等寍艺开口,爸妈为她备下的名牌生活用品早就一应俱全了。寍艺常说:“我的妈妈很爱买东西!”语带抱怨,言下之意,对于亲子活动时间常去逛街感到不满。

寍艺的妈妈是公关公司的高阶主管,化妆品、保养品、时装等,样样不马虎。寍艺的年纪还没办法体会妈妈的工作环境,但看在眼里,逐渐潜移默化,买东西似乎渐渐成了寍艺纾解压力的方式。

物质的欲望容易满足,但金钱没办法解决的问题也不少,既有人际问题与课业压力所造成的情绪困扰,也有日益紧张的亲子关系。寍艺在聊天时告诉表姐:“我真不知道我活着要干嘛?也许哪一天我不在了,讨厌我的人还会快乐点。”

表姐有点担心,传讯息给寍艺的妈妈,妈妈要带她去找心理医生。寍艺不肯,亲子关系由此陷入僵局。

医生支招

每个人的成长,都需要经历挫折和失败。从学爬行、走路开始,一次次的尝试、修正,配合生理成熟,才能让肌肉的力量与经验的累积达到某种程度的动态平衡。在心理层面上,孩子慢慢学习自主,获得自信,发挥毅力,体会到成就感,也是如此的过程。

富裕的生活环境以及无微不至的照顾,容易让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上失去该有的练习机会。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孩子,在物质层面也许不匮乏,但在心理层面上的抑郁、焦虑,也不鲜见。

父母经济无虞,不代表可以无限制地满足孩子物质方面的需求,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孩子“需要”的,我们当然要尽量做到;但孩子“想要”的,就要看情况了。通过延宕满足,让孩子学会节制自己的欲望;靠着自身努力,来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这些都是锻炼孩子心志的好方法。面对适度的挫折,不但不会打倒孩子,反而会让孩子更坚强。

零用钱制度是实际可操作的方式之一。在当今社会,父母更应该及早让孩子接触跟金钱有关的知识。学前能够理解硬币、纸钞,学龄期透过付钱、找钱,练习简单的算术概念;成熟一点后学习记帐,了解简单理财工具(如活存、定存、基金、股票);再大一点教比价、讲价,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学习成本、订价的概念。

最重要的是要教会孩子从以上行为中,分辨“需要”与“想要”,“价值”与“价格”的差别。另外,大人的身教是基本功,如果我们常在孩子面前大肆购物,那要孩子节制大概不容易。

以寍艺的状况来说,家长可试着从下列方向改善。

第一步,亲子活动时间的安排,增加孩子有兴趣的活动,减少购物行程。孩子需要父母多陪伴。令人满意的亲子关系,是孩子抵御压力的缓冲带。

第二步,大人要以身作则,跟孩子讨论和规划金钱的用法。物质的欲望没有界限,想要的太多,终究会累积失望,不快乐只是预期中的事。应实施零用钱制度,至少要帮助孩子了解“想要”跟“需要”的差别。用购物缓解压力的结果,就是常买些不必要的东西,不耐用,而且不会让人感到快乐,这点要跟孩子分析。

第三步,如果孩子不愿意找心理医生,请尊重她的选择。父母可以代替孩子咨询医生,学习如何帮助孩子面对她的情绪。父母可以多做记录,学习倾听的技巧,知道如何回应孩子行为背后的情绪。

第四步,加强跟老师的联系。让老师也了解孩子目前的状况,也可以透过老师多了解孩子情绪困扰的原因。

商业社会会让我们以为,很多“想要”就是“需要”,于是我们卖力追求,最后连基本的“需要”都不见得能兼顾到。知足常乐,用减法过生活,安于简朴,才能自然幸福。endprint

猜你喜欢
心理医生金钱购物
再婚老人如何走出金钱的“心结”?
我们为什么选择网上购物?
比金钱更值钱的
所谓失败
所谓失败
圣诞购物季
不可错过的“购物”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