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福建省福州城乡0~14岁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

2015-06-27 05:53刘艳琳唐素萍王世彪郑建云张敏军林东如华云汉叶雯婧郭依华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5年2期
关键词:儿童哮喘福州患病率

刘艳琳,唐素萍,王世彪,郑建云,张敏军,陈 燊,程 潮,董 李,林东如,华云汉,叶雯婧,郭依华

(1.福建省福州儿童医院变态反应科 福建医科大学教学医院,福建 福州350005;2.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福建 福州 350005;3.福建省长乐市妇幼保健院,福建 长乐350200;4.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 福州 350005)

2010年福建省福州城乡0~14岁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

刘艳琳1,唐素萍1,王世彪2,郑建云3,张敏军2,陈 燊1,程 潮3,董 李1,林东如1,华云汉1,叶雯婧4,郭依华1

(1.福建省福州儿童医院变态反应科 福建医科大学教学医院,福建 福州350005;2.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福建 福州 350005;
3.福建省长乐市妇幼保健院,福建 长乐350200;4.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 福州 350005)

目的 了解福建省福州城乡儿童哮喘的患病特点和诊治现状。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调查方法,于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抽取福州城市12 235例和农村6 000例儿童作为调查对象,由全国儿童哮喘防治协作组统一制定调查方案,通过发放问卷及现场问诊、体检的方式完成调查。分析城市和农村儿童哮喘患病特点和诊治情况。结果 ①城市共发放儿童哮喘初筛问卷12 235份,实际收回有效问卷11 738份,应答率为95.9%,确诊儿童哮喘485例(4.13%);农村共发放儿童哮喘初筛问卷6 000份,实际收回有效问卷5 860份,应答率为97.7%,确诊儿童哮喘119例(2.03%),城市与农村哮喘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05,P<0.001);②福州城乡确诊儿童哮喘既往诊断正确率城市63.9%、农村6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7,P=0.601>0.05);③城市及农村儿童哮喘发作的常见发病诱因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其中呼吸道感染城市占88.1%,农村占96.6%;天气变化城市占43.5%,农村占76.5%;④城市及农村哮喘使用药物情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29.81,P<0.001),其中吸入激素使用率城市占68.7%、农村占52.1%;抗生素使用率城市占69.5%、农村占81.5%。结论 福建省福州城市儿童哮喘患病高于农村,根据本次调查的诊治情况,应重点加强农村哮喘吸入型激素、合理使用抗生素的防治宣教。

儿童;哮喘;城乡;流行病学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近年来,全球哮喘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全国儿科哮喘协作组和首都儿科研究所组织了1990年、2000年及2010年3次全国0~14岁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以下简称流调),累计患病率分别为0.11%~2.03%、0.25%~4.63%、0.48%~7.57%[1],呈明显上升趋势。福建省福州地区0~14岁儿童哮喘患病率1990年、2000年2年患病率分别为:1.57%、3.28%[2]。为了解近10年福州城乡儿童哮喘患病特点和诊治现状,更好地开展哮喘防治宣教活动,本研究于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参与第3次全国0~14岁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现将流调部分结果总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样本量及研究对象的确定

参照2000年第2次全国儿童哮喘患病率调查结果:福州市1999至2000年2年哮喘累积现患病率3.28%作为患病率估计值,设容许误差为0.15P,失访率为10%,参照福州市区和农村具体情况及人口分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计算并确定了福州市城区样本量应≥12 000名,农村样本量应≥6 000名。多阶段整群随机抽取福州市台江区、鼓楼区及福州郊县无工业污染的玉田镇和古槐镇1996年7月1日零点至2010年6月31日11时59分出生的0~14岁,并在当地居住半年以上的儿童作为本次调查的对象。

1.2 调查方法和内容

沿用1990年及2000年全国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时所用的哮喘与过敏性疾病初筛问卷。在所抽取城区和农村的学校、幼儿园及社区发放初筛问卷,由家长填写后收回。根据收回问卷筛选出可疑哮喘患儿,再由专科医生到学校、幼儿园和社区进行现场问诊、体检、查阅病历及既往辅助检查结果,明确哮喘诊断,统计哮喘患病率。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既往诊断、哮喘发作频度、喘息发作强度、喘息住院和看急诊次数、病情趋势、好发季节、时辰、发病诱因、发作时先兆、表现、类型、哮喘治疗药物、峰流速仪使用情况、患病花费、哮喘对家庭经济影响、对家庭成员工作影响、误学误工情况。

1.3 诊断标准

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参照2008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制定的《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3],5岁以下婴幼儿哮喘诊断参考国内以往两次(1990年和2000年)全国儿童儿童哮喘患病率调查中使用的婴幼儿哮喘诊断标准:喘息发作≥3次(3分),肺部出现喘鸣音(2分),喘息突然发作(1分),有其他特应性病史(1分),一、二级亲属有哮喘病史(1分)。总分≥5分者诊断为婴幼儿哮喘;发作2次或总分≤4分诊断可疑哮喘(即喘息性支气管炎);发作仅1次,无论其具体情况如何,不诊断哮喘。

1.4 质量控制

使用统一的调查问卷及诊断标准,参与调查的人员均在调查前进行统一培训,确保问卷填写符合要求。调查表完成后由哮喘专科医务人员逐项审核,确保表格填写的完整性和逻辑性。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Epi-Info建立数据库,利用SPSS 19.0进行描述性分析,计算变量各分类频数及构成比,χ2检验分析率或构成比的差异;涉及多项选择变量时则采用多项应答统计分类频数、百分比及个案百分比,其中百分比为某变量的某一备选项目的应答次数占总应答人次数的百分比,合计为100%;个案百分比为某变量的某一备选项目的应答次数占总应答人数的百分比,合计可大于100%。

2 结果

2.1 福州城乡哮喘患病率及既往诊断情况

福州城市共发放儿童哮喘初筛问卷12 235份,实际收回有效问卷11 738份,应答率为95.9%,确诊儿童哮喘485例(4.13%)。农村共发放儿童哮喘初筛问卷6 000份,实际收回有效问卷5 860份,应答率为97.7%,确诊儿童哮喘119例(2.03%),城市与农村哮喘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05,P<0.001)。福州城市确诊儿童哮喘的调查中,既往诊断哮喘310例,诊断正确率63.9%(310/485);福州农村确诊儿童哮喘的调查中,既往诊断哮喘73例,诊断正确率61.3%(73/119),诊断正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7,P=0.601>0.05)。

2.2 福州城乡儿童哮喘临床特点

福州城市儿童哮喘好发季节以换季时期为主,占32.6%;农村儿童哮喘好发季节以3~5月时期为主,占31.1%。城乡儿童哮喘好发时辰以睡前(城市30.9%,农村31.9%)、午夜(城市24.1%,农村22.7%)为主,见表1。

表1 福州城乡儿童哮喘好发季节和时辰情况表

2.3 发病诱因

福州城乡儿童哮喘发病常见诱因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29.16,P<0.001)。其中呼吸道感染城市占88.1%,农村占96.6%;天气变化城市占43.5%,农村占76.5%。城乡儿童哮喘发病气味诱因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16.79,P=0.02<0.05),其中城市以香烟和油漆为主,农村以油烟和油漆为主,见表2。

2.4 福州城乡儿童哮喘治疗药物使用情况

福州城乡儿童哮喘治疗方案中,城市及农村哮喘使用药物情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29.81,P<0.001),口服药以抗过敏、支气管扩张剂、抗生素和全身激素使用为主,其中抗生素使用率农村为81.5%、城市69.5%,吸入激素治疗城市为68.7%、农村为52.1%,脱敏治疗城市为1.2%、农村为0.8%,见表3。

表3 福州城乡儿童哮喘治疗药物情况表

2.5 福州城乡儿童哮喘致误学、误工情况

福州城乡儿童哮喘误学天数多为一个月以内,其中城市儿童误学天数以10~29天(71.1%)为主,<10天(7.4%),而农村儿童误学天数以<10天(55.5%)为主,10~29天(28.6%),城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1.24,P<0.001);家长误工天数中,<10天城市为9.8%,农村为25.5%;10~29天城市为21.4%,农村为18.2%,城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4,P=0.02),见表4。

2.6 福州城乡儿童哮喘患病年费用和家庭经济的影响

福州儿童哮喘患病年费用城市:<2 000元/年占45.8%(222/485),2 000~5 000元/年占42.1%(204/485);农村:<2 000元/年占18.5%(22/119),2 000~5 000元/年占68.1%(81/119)。对家庭经济影响,城市:不是问题占63.7%(309/485)、尚能承受占35.1%(170/485);农村:不是问题占32.8%(39/119)、尚能承受占64.7%(77/119)。

表4 福州城市儿童哮喘误学误工情况表

3 讨论

3.1 福州地区流行病学调查哮喘的患病率

在全球范围内,儿童支气管哮喘的患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4-6]。2010年福建省福州地区0~14岁儿童哮喘2年患病率为4.03%[7],较1990年、2000年明显上升,这与城市经济发展,环境质量,居民生活习惯密切相关。本次调查农村儿童哮喘患病率2.03%明显低于城市儿童哮喘患病率4.13%,考虑原因:本次农村调查的2个乡镇玉田和古槐四面山水环绕,与市区相比,人口密度较小,空气清新,没有工业生产,环境污染少。

3.2 福州城乡哮喘诊断的正确率

福州城市儿童哮喘的调查中,既往诊断哮喘正确率70.0%;农村既往诊断哮喘正确率61.3%。由此可见城市儿童哮喘既往正确诊断率稍高于农村,考虑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方案在我国推广20余年,城区临床医师对哮喘诊治方案的知识不断更新,哮喘的漏诊率和误诊率明显减少,而基层临床医师对哮喘诊治方案掌握欠佳,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及社区基层医师的GINA方案推广和应用。

3.3 福州地区哮喘诱发因素分析

福州城乡儿童哮喘好发季节以冬春及季节变换时尤为显著。好发时辰以睡前、午夜居多,这可能与迷走神经兴奋及糖皮质激素分泌减少有关。本次调查显示呼吸道感染(城市88.1%,农村96.6%)及天气变化(城市43.5%,农村76.5%)为城乡儿童哮喘发作的常见诱因,这与文献报道一致[8]。Saxena等[9]研究证实冷空气是哮喘急性发作的重要诱因。因此加强锻炼,改善体质,减少呼吸道感染仍是儿童哮喘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

3.4 福州城乡哮喘用药情况分析

在哮喘治疗方面,本次调查结果表明,福州城乡儿童哮喘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城市76.7%、农村55.5%),吸入激素(城市68.7%、农村52.1%),抗白三烯药(城市37.7%、农村50.4%),说明通过哮喘防治宣教的推广应用,大部分患儿及家长能自觉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并能接受吸入激素作为长期治疗方案,而且,还有一部分轻度哮喘患儿已经开始选择抗白三烯作为哮喘预防用药,但从两地区来看,农村对哮喘的诊断和治疗弱于城市。虽然,目前我国儿科医生在哮喘治疗方面有了更多的选择,但在某些方面城乡还存有共同问题,如免疫治疗开展很少,脱敏治疗(城市1.2%、农村0.8%);抗生素使用率仍较高(城市69.5%、农村81.5%)。本次调查抗生素使用率虽然较10年前(99.5%)有明显降低,但仍占较高比例,分析原因可能与呼吸道感染为哮喘诱发的首要因素,而临床医生对于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常常是经验性使用抗生素有关,这提示我们应进一步加强抗生素使用的管理。

3.5 福州城乡哮喘医疗费用情况分析

在哮喘医疗年费用方面,城市<5 000元/年占87.8%,农村<5 000元/年占86.6%,这较10年前福州流调费用情况明显增高,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随着经济发展,物价也随之上涨,但从现阶段家庭收入来看,调查中绝大部分家庭尚能承受。儿童误学、家长误工多<29天,这较10年前流调误学误工天数明显减少,也说明近10年福州地区儿童哮喘防治工作取得进步。

综上所述,在哮喘防治工作中,应与患儿及家长建立伙伴关系,不仅要尽早进行规范化治疗,而且还要积极指导患儿和家长主动避免诱发因素,增强自身体质,减少哮喘发作,同时加强儿科医生和家长抗生素合理使用抗生素,共同提高儿童哮喘的防治水平。

[1]全国儿科哮喘协作组.第3次中国城市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儿科杂志,2013,51(10):729-735.

[2]全国儿科哮喘协作组. 2000年与1990年儿童支气管哮喘患病率的调查比较[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4,27(2):112-116.

[3]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呼吸学组,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J].中华儿科杂志,2008,46(10):745-753.

[4]Chang H J,Beach J,Senthilselvan A.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asthma in off-reserve Aboriginal children and adults in Canada[J]. Can Respir,2012,19(6):e68-e74.

[5]Akinbami L J,Moorman J E,Liu X.Asthma prevalence, health care use, and mortality:United States,2005-2009[J].Natl Health Stat Report,2011,12(32):1-14.

[6]Hassanzadeh J, Mohammadbeigi A,Mousavizadeh A,etal.Asthma prevalence in Iranian guidance school children, a descriptive meta-analysis[J].Res Med Sci,2012,17(3):293-297.

[7]唐素萍,刘艳琳,王世彪,等.2010年福建省福州地区0-14岁儿童哮喘患病情况调查[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2,27(12):928-930.

[8]Guilbert T W, Denlinger L C.Role of infection in the development and exacerbation of asthma[J].Expert Rev Respir Med,2010,4(1):71-83.

[9]Saxena T,Maheshwari S,Saxen M.Mild cool air -a risk factor for asthma exacerbations:Results of a retrospective study[J]. Assoc Physicians India,2011,59:624-628.

[专业责任编辑:侯 伟]

Prevalence survey of asthma in 0-14 year old children in 2010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Fuzhou of Fujian Province

LIU Yan-lin1, TANG Su-ping1, WANG Shi-biao2, ZHENG Jian-yun3, ZHANG Min-jun2, CHEN Shen1,
CHENG Chao3, DONG Li1, LIN Dong-ru1, HUA Yun-han1, YE Wen-jing4,GUO Yi-hua1

(1.DepartmentofAllergy,Children’sHospitalofFuzhou,TeachingHospitalofFujianMedicalUniversity,FujianFuzhou350005,China;2.FujianMaternalandChildHealthCareHospital,FujianFuzhou350005,China; 3.ChangleMaternalandChildHealthCareHospital,
FujianChangle350200,China;4.Fujian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Center,FujianFuzhou350005,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evalence characteristics and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status of childhood asthma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Fujian Province. Methods From October 2010 to October 2011, 12 235 urban children and 6 000 rural children were extracted by Cluster sampling method for the survey, and the survey was conducted by the National Children’s Asthma Collaborative Group. The investigation was completed with questionnaires, spot interview and physical examination to analyze the prevalence characteristics and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hildhood asthma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Results Totally 12 235 questionnaires for screening childhood asthma were issued in urban area, and 11 738 questionnaires were taken back with the response rate of 95.9%. There were 485 cases diagnosed with asthma (4.13%). A total of 6 000 questionnaires were issued in rural area, and 5 860 questionnaires were collected with the response rate of 97.7%. There were 119 cases diagnosed with asthma (2.03%). The difference in prevalence of asthma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was significant (χ2=52.05,P<0.001). The previous correct diagnostic rate of childhood asthma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was 63.9% and 61.3%, respectively, and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ignificant (χ2=0.27,P=0.601>0.05). Common causes of childhood asthma were remarkably different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children.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occupied 88.1% and 96.6% in urban and rural area, respectively, and climate change accounted for 43.5% and 76.5%, 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ce in medication use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was statistically remarkable (χ2=29.81,P<0.001).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inhaled hormone was 68.7% and 52.1%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respectively, and that of antibiotics was 69.5% and 81.5%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prevalence of childhood asthma in urban area is higher than in rural area in Fujian Province.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situation revealed in the study indicates that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education should be strengthened on inhaled hormone and reasonable antibiotics in rural area.

children;asthma;urban and rural area;epidemiology

2014-09-11

刘艳琳(1975-),女,主治医师,主要从事的小儿呼吸科疾病的诊疗工作。

唐素萍,主任医师。

10.3969/j.issn.1673-5293.2015.02.006

R725.6

A

1673-5293(2015)02-0184-05

猜你喜欢
儿童哮喘福州患病率
2020年安图县学生龋齿患病率分析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搜风愈喘方拆方“祛宿痰方”调控儿童哮喘的作用机制
昆明市3~5岁儿童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儿童哮喘的认识误区
我认识的几位福州女
以爱之名 和谐至美——福州十中简介之三
逐梦福州 只为“她”
儿童哮喘的认识误区
寻味福州
对读者来信的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