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特质的纺织类专业学生分类分层教学

2015-07-06 00:39张荣华
纺织服装教育 2015年4期
关键词:特质纺织分层

赵 磊,张荣华,刘 华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纺织服装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5)

纺织类专业是我院(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办学历史悠久、专业实力较强的专业类别之一,具备完善的教学体系、优良的教学软硬件条件,多年来培养了近万名纺织技术人才,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近年来纺织类专业在招生方面出现了一些变化,主要表现为生源的质量和数量下降,导致我院纺织类专业毕业生在就业时不能满足企业对高级技能与管理人才的需求。为此,我院为保证纺织类专业的发展,招生时采取了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自主招生、中职注册、高职注册、普高文理等多种招生方式,但有的专业招生仍然很不理想,录取人数远低于招生计划数,如表1所示。即使在同一批次中,学生素质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实施分类分层教学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广泛,实践案例多,为分类分层教学模式在我院纺织类专业中的展开打下了基础。

一、分类分层教学的定义及特点

分类分层教学的实质就是因材施教,由我国古代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提出。而现代意义上的分层教学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20世纪50年代英国也全面开始分层教学,目前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中,比如德国的“双元制”也有分层教学的理论贯穿其中。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引进了现代分层教学模式,首先在中小学开展,90年代末部分中职学校也在尝试,目前高职教育中主要是英语教学在应用。分类分层教学的原意就是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有所侧重的教学,但这种教学也有其不利的一面,比如根据学生成绩不同而分班教学,会让低分学生从内心否定自己,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又如分班式的分层教学,会造成教学资源紧张的现象[1-2]。我们在实施分类分层教学时要避免出现上述不利的方面。

表1 2014年我院纺织类专业招生计划与录取情况

二、基于职业特质的分类分层教学

图1 基于职业特质的纺织类学生分类分层

我院纺织类专业实施的分类分层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根据学生成绩高低进行分班教学的模式,而是根据纺织类专业学生的职业特质——职业兴趣(技术、销售、管理)、职业能力(交际沟通、组织)和职业性格(内向、外向)将学生分为实际型、社会型和学术型三类,不进行明显的分班,如图1所示。这种分类分层完全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也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1.实际型

实际型学生与现阶段高职高专学生的培养目标完全吻合。这类学生毕业后比较喜欢从事纺织材料检测、纺纱、织造等技术性工作,因此可作为实践层;他们中有些人的技术工作能力和学习能力比较强,奋斗目标比较高,可作为技术全能层培养;也有一部分人不但工作与学习好,而且交际和管理能力也比较突出,他们今后的奋斗目标是技术部门的精英层。

2.社会型

社会型学生的性格比较外向,善于与人沟通和交流。这类学生毕业后比较喜欢从事纺织品销售、纺织类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他们中的有些人比较适合做助理性质的工作,可归为蓝领层;也有些人管理能力特别强,不但适合做销售,也能胜任部门经理工作,可归为白领层;还有少数人的领导能力特别强,经过多年的历练,能胜任总经理的职位,可归为金领层。

3.学术型

学术型学生的培养与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相吻合,即形成“中职—高职—本科—硕士—博士”的直通车。我院纺织类专业很多学生都是因为在高考时未能正常发挥而只能进入大专层次的学校学习,可鼓励这些学生进行升本的学习,因此可将他们归为本科层;还有部分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较强,可支持他们在升本后考硕士研究生,这部分学生归为硕士层;另外还有极少数学生的目标是拿到博士学位,这部分学生可归为博士层。

三、基于职业特质的分类分层教学实践

为了检验这种分类分层教学的效果,我们在2012级新生中选择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的一个班作为试验班。教师团队仔细研究并编制了一份职业特质调查问卷,内容涉及到学生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性格等。试验班新生入学后通过问卷调查确定学生的类别与层次的划分,具体的分类情况如表2所示。该班共有39人,初步确定实际型18人、社会型17人、学术型4人,可见实际型和社会型学生较多,学术型学生很少,这与高职学生的特点有关。

同时我们建立了与学生的职业特质相匹配的主导师库,由学生选定自己的导师。教师为学生提供“套餐”,即“素质必备餐”“专业技能餐”“自助餐具”“用餐环境”四大选项。“素质必备餐”主要对应职业礼仪、就业指导、心理教育、企业文化、人文交际等人文素质类课程。“专业技能餐”主要对应纺织材料检测、工艺设计、设备维护、企业管理等职业核心课程。“素质必备餐”和“专业技能餐”要借助“自助餐具”及原料——课程标准、任务书、数字化学习平台、一体化教材、多媒体课件、辅助动画等才能完成教学。学生可选择“用餐环境”,如专业实训室、专业实验室、仿真模拟室、校外实训基地等,按照自己的职业特质进行相应类别对应层次的自主学习,并在自主选取的时间和环境中学习所需的专业技能、职业素质、专业知识,导师在他们的学习过程中给予指导并相互交流。

表2 试验班学生分类分层结果统计

四、分类分层教学的实践成效

我们选取试验班作为分类分层教学的实施对象,实践证明,这个班学生比常规班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他们能随时与自己的导师建立联系,导师随时对学生进行考核。因此实际型学生在技术技能培养上有突破,社会型学生在交流沟通技能上有明显提高,而学术型学生在专业理论学习上有了更深的钻研。目前这个班的学生已经进入毕业阶段,正在积极寻找工作,初步确定的就业岗位与自己的类别层次的对应率达到90%以上。这种教学方法受到了盐城纤维检验所、苏州中纺联检测分公司、无锡第一棉纺织有限公司、无锡大耀纺织有限公司、射阳佳华地毯有限公司等技术型、管理型、贸易型岗位领导的高度评价,为这些企业培养了所需的纺织专业人才,这也是这些企业想与我院建立“订单”培养方式的重要原因。这种教学方法也受到了盐城工学院纺织服装学院、南通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及江南大学、苏州大学教师的一致好评,认为我院学术型学生的培养将为他们输送一批本科、硕士及博士研究生人才。

五、结语

我院纺织类专业生源的多样化导致学生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和职业性格上有很大的差别,基于职业特质进行分类分层教学,在充分尊重学生个人自尊心的同时,又能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学习,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我院纺织类专业学生分类分层教学的提出不仅可为兄弟院校借鉴,而且也对盐城高职园区其他院校实施分类分层教学提供良好的思路。

[1]李静.我国大学分类分层问题的现状与思考[J].黑龙江教育,2007(11):6-9.

[2]谢海琼,杨建国.论高职教师的分类分层管理[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0,19(3):77-80.

猜你喜欢
特质纺织分层
澳洋纺织
文人的心理探索之“痴颠狂怪”特质
纺织届的“两优一先”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雨林的分层
有趣的分层
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特质
抓住特质,教出说明文的个性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