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藤酒合补肾强督清化汤治疗大偻(湿热伤肾证)40例临床观察

2015-07-10 03:30
中国民间疗法 2015年6期
关键词:骶髂证候关节

杨 祎

(湖北省洪湖市中医院,433200)

雷公藤酒合补肾强督清化汤治疗大偻(湿热伤肾证)40例临床观察

杨 祎

(湖北省洪湖市中医院,433200)

强直性脊柱炎[1]是中轴关节慢性进行性炎性疾病,是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的原型。骶髂关节炎是本病的标志,其特征性病理变化为肌腱端炎。常见症状为腰背、臀区疼痛及僵硬,活动后可缓解,或伴下肢非对称性大关节炎;晚期可发生脊柱强直、畸形以至于严重功能障碍。中医称之为大偻[2]。

一般资料

65例观察对象均为我科2014年1~6月住院的急性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25例;其中男性58例,女性7例。治疗组男性36例,女性4例;病程5个月~8年;年龄18~46岁。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3例;病程6个月~8年;年龄17~45岁。HLA-B27(+)患者51例,治疗组33例,对照组18例。按X线骶髂关节炎分级标准:治疗组Ⅰ级6例,Ⅱ级25例。Ⅲ级9例;对照组Ⅰ级4例,Ⅱ级16例,Ⅲ级5例。有家族病史者,治疗组26例,对照组1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X线骶髂关节分期、家庭史等方面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诊断标准[1]:西医诊断标准(美国风湿病学会1984年修订的纽约标准)。(1)临床标准:①腰痛、僵硬3个月以上,活动改善,休息无改善。②腰椎额状面和矢状面活动受限。③胸扩度较同年龄、同性别的正常人减少。(2)放射学标准:双侧骶髂关节炎≥2级或单侧骶髂关节炎3~4级。放射学标准加上临床标准3条中至少1条可确诊。

骶髂关节X线改变分级标准[3]。0级:正常骶髂关节;Ⅰ级:可疑或极轻微的骶髂关节炎;Ⅱ级:轻度骶髂关节炎(关节边缘模糊,近关节区域硬化,关节间隙轻度变窄);Ⅲ级:中度骶髂关节炎(关节边缘明显模糊,近关节区域硬化,关节间隙明显变窄,骨质破坏明显);Ⅳ级:骶髂关节融合或完全强直,伴或不伴硬化。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性指标[3]:晨僵≥30min;因疼痛、僵硬而影响睡眠;ESR≥30mm/1 h(魏氏法);CRP≥20mg/L;IgA≥3.9 g/L;脊柱痛;正常呼吸时胸痛或颈活动时疼痛或僵硬;昼或夜间双臀痛。

湿热伤肾证中医证候诊断标准[4]:腰臀髋酸痛、沉重、僵硬不适、身热不扬、绵绵不解、汗出心烦、口苦黏腻或口干不欲饮、脘闷纳呆,大便溏软或黏滞不爽,小便黄赤,或伴见关节红肿灼热焮痛,或有积液,屈伸不利,舌质偏红,苔腻或黄腻或垢腻,脉沉滑、弦滑或弦细数。

纳入标准:年龄17~46岁,近期未进行抗风湿治疗,符合急性期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湿热伤肾证中医证候标准,患者同意接受该项临床观察。且排除下列情况:①不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的患者。②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患者。③造血系统疾病及严重贫血的患者。④妊娠及哺乳期的患者。⑤精神病患者。⑥对观察用药过敏的患者。⑦骶髂关节X线改变分期为Ⅳ级的患者。

治疗方法

治疗组:①口服雷公藤酒(制剂由湖北省洪湖市中医院制药厂提供),每次10mL,每日3次,饭后半小时后服。②口服补肾强督清化汤。药物组成:狗脊25g,苍术12g,忍冬藤20g,黄柏12g,牛膝15g,薏苡仁20g,桑枝20g,络石藤25g,白豆蔻10g,藿香12g,防风12g,防己12g,萆薢10g,泽泻12g,桑寄生25g,穿山甲6g。每日1剂,水煎后取药汁300mL,分2次于饭后半小时温服。

对照组:①口服美洛昔康分散片(江苏亚邦爱普森药业有限公司生产,7.5mg/片)每次1片,每日2次。②口服甲氨蝶呤片(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生产,2.5mg/片)每周1次,每次4片。

观察指标:①主要症状:中轴关节疼痛(中轴关节主要观察颈部、胸部、腰部、双侧骶髂等5个部位关节)、外周关节痛(外周关节主要观察双肩、双肘、双腕、双髋、双膝、双踝共12个关节)、外周关节肿胀、晨僵等项目的积分变化。②主要体征:胸廓活动度、枕墙距、指地距、腰椎活动度(Schober)试验、中轴关节疼痛个数及压痛积分、外周关节疼痛数及肿胀积分。主要临床检查项目: ESR(魏氏血沉法),CRP(胶乳免疫比浊法),IgA、IgM、IgG(免疫比浊法),骶髂关节X线改变分期。

主要症状、体征的积分(分级)标准[3]:①关节疼痛积分。0级(0分):关节不痛或疼痛消失;1级(2分):疼痛轻,尚能忍受,或仅劳累或天气变化时疼痛,基本不影响工作;2级(4分):疼痛较重,工作和休息均受到影响;3级(6分):疼痛严重,难以忍受,严重影响工作和休息,需配合使用止痛药物。积分和分级均参照10cm疼痛水平视力对照表法。②关节肿胀积分。0级(0分):关节无肿胀或肿胀消失;1级(2分):关节轻度肿胀,皮肤纹理变浅,关节骨性标志仍明显;2级(4分):关节中度肿胀,关节明显肿胀,皮肤纹理基本消失,骨性标志不明显;3级(6分):关节重度肿胀,关节肿胀明显,皮肤紧,骨性标志消失。③关节压痛积分。0级(0分):关节无压痛或压痛消失;1级(1分):轻度压痛,患者称有痛; 2级(2分):中度压痛,患者尚能忍受,皱眉不适等;3级(3分):重度压痛,痛不可触、压挤关节时患者很痛,将手或肢体抽回。④关节屈伸不利积分(关节功能分级)。0级(0分):关节活动正常;1级(1分):关节活动轻度受限,关节活动范围减少<1/3;2级(2分):关节活动明显受限,关节活动范围减少≥1/3;3级(3分):关节活动严重受限,关节活动范围减少≥1/2,甚或僵直。⑤晨僵的积分。0级(0分):关节无晨僵;1级(1分):晨僵<60min;2级(2分):60min≤晨僵<120min;3级(3分):晨僵≥120min。

治疗结果

疗效判定标准[3]。①西医疾病疗效判定标准。临床缓解:主要症状基本消失,主要化验指标恢复正常;显效:主要症状好转,主要化验指标趋于正常;有效:主要症状有所改善,主要化验指标数值有所下降;无效:未达到上述有效标准或加重。②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临床痊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③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计算公式(尼莫地平法):证候积分=(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1.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表2。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西医疾病疗效比较[例(%)]

表2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例(%)]

从表1、表2可以看出,两组不论是西医疾病疗效还是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均有显著差别(P<0.05)。

2.两组主要体征及实验室检查项目的比较。见表3、表4。

表3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主要体征变化比较(¯x±s)

表4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ESR、CRP、IgA、IgM、IgG比较(¯x±s)

从表3、表4可以看出,从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主要体征及实验室结果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

3.两组治疗前后影像学变化(采用骶髂关节X线分期标准)比较:治疗组由Ⅱ级发展为Ⅲ级2例,由Ⅲ级发展为Ⅳ级2例,由Ⅱ级恢复到Ⅰ级1例,无变化35例。对照组由Ⅱ级发展为Ⅲ级1例,由Ⅲ级发展为Ⅳ级1例,由Ⅱ级恢复到Ⅰ级1例,无变化22例。两组患者影像学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4.两组不良反应比较:胃肠道症状,治疗组出现2例,对照组3例,主要表现为食欲减少、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等。两组各出现1例白细胞下降病例,各出现1例皮肤瘙痒症及轻微色素沉着病例。另外对照组出现1例口腔炎、咽炎病例,1例肝、肾功能轻度异常病例。各例不良反应均较轻,经对症处理后恢复正常,不影响临床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强直性脊柱炎晚期致残率极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生活质量下降。因此,早期治疗,特别对急性活动期的病性控制至关重要。西药治疗三原则为:缓解症状,控制病情活动,减缓病情进展;防止脊柱、关节畸形,保持关节的最佳功能位置;尽量避免药物引起的其他不良反应[4]。目前多采用非甾体抗炎药、慢作用抗风湿药、激素类及生物制剂。但因长期使用产生患者难以克服的不良反应,使用药受到局限。而中医治疗注重辨证施治、整体调节。

王承德等[4]认为,大偻湿热伤肾证主要病因病机为先天禀赋及肝肾精血不足,肾督亏虚为内因;湿热之邪或寒湿之邪入里化热或内生湿热深浸,内外合邪,使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病。肾督亏虚为本,湿热之邪为标。治疗当以益肝肾、强督脉为主,佐以祛风通络、清热除湿。方中雷公藤,《中国药用植物志》[5]载其“苦、寒,功能舒筋活血,祛风湿。主治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现代药理研究[6]具有抗炎镇痛与免疫抑制作用,经其治疗后风湿病晨僵时间缩短,关节肿痛缓解,功能得到改善,在抗炎和止痛方面与糖皮质激素有相似之处,但没有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的严重不良反应及依赖性。雷公藤有显著的非特异性抗炎及改变血液的流变性能、微循环(活血化瘀)及解热镇痛的作用,是治疗痹病之要药[7]。同时加用白酒可增加其活血通络、祛风湿之力。桑枝、防己、防风、络石藤、忍冬藤可祛风解表、除湿通络、清热利关节,可治外来之湿热。《本草求真》载“防己辛苦大寒,性险而健,善走下行,长于除湿、通窍、利道”[5]。《本草纲目》载:“络石,气味平和,其功能主筋骨关节风热痈肿”[5]。黄柏苦寒,寒以清热,苦以燥湿;苍术苦温,善能燥湿;意苡仁胜湿除痹,清利湿热;牛膝活血化瘀,通利关节,性善走下,又有补肝肾、强筋骨的作用。此四药即为名方四妙,对筋骨疼痛、足膝红肿热痛有明显的治疗作用。陈五海[8]以四妙散为底方自拟清络通痹方治疗湿热证大偻,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萆薢能祛风除湿,通络止痛,善治腰膝痹痛,筋脉屈伸不利;《本经》称萆薢:“主腰背痛,强骨节,风寒湿周痹”[5]。泽泻利水渗湿,泄热,现代药理[5]研究有显著的利尿作用,可消风湿肿胀。穿山甲活血消癥、通经,《医学衷中参西录》载:“穿山甲,气腥而窜,其走窜之性,无微不至,故能宣通脏腑,贯彻经络,透达关窍,凡血凝血聚为病,皆能开之”。藿香、白豆蔻化湿行气温中,加上苍术健脾,可助脾胃运化功能,也可减轻诸药的苦寒之性。桑寄生、狗脊均为祛风湿、补肝肾、强腰膝、壮督脉之药,加上牛膝对肝肾不足、肾精亏虚、督脉不实而引起的风湿痹痛、腰痛脊强、不能俯仰,足膝软弱有明显的治疗效果。现代药理研究证明[9],补肾中药对提高骨密度作用明显,可以有效防治骨质疏松。以上诸药相配既可益肝肾、强督脉,又可以祛风通络、清热除湿。通过临床观察,对治疗大偻(湿热伤肾证)有明显疗效。

[1]娄玉铃.中医风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68.

[2]焦树德.树德中医内科[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88.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19-123.

[4]王承德,沈丕安,胡荫厅.实用中医风湿病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698,701,693-698.

[5]雷载权,陈松育,高学敏,等.中药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12-113,118-119,121,146,134,222.

[6]苏励,陈琼.类风湿关节炎中医治疗[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0:48-49.

[7]吴启富.名医与良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121-122.

[8]陈五海.清络通痹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湿热痹阻证的临床观察[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06:5-39.

[9]庄洪,李颖,黄宏兴,等.支卵巢大鼠体质量和骨密度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12(24): 4655-4658.

鄂东医学培训学校中医药健康服务骨干人才培训班

办学许可证:教民142112570004040号

依据国家《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的总体要求,本校为了适应中医药放宽市场准入,加快人才培养和改革技能人员职业资格认证管理方式的需求,培训一批中医药健康服务相关领域领军(后备)人才、骨干人才和师资,指导创新创业,经考试考核授发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办法:函授,培训费900元。报名办法:短信18907252147,QQ:360363462,书信(438200)湖北省浠水147信箱。

2014-12-02)

猜你喜欢
骶髂证候关节
加长骶髂关节螺钉治疗骶髂关节复合体损伤的研究进展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进展
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证候研究
膝盖有异响 警惕“关节鼠”
关节突关节比在退行性腰椎滑脱中的应用价值
MRI检查对强直性脊柱炎早期骶髂关节炎的诊断价值
小切口下重建喙锁肩锁韧带及前上关节囊复合体治疗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
MRI和X线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研究
miRNA-140、MMP-3在OA关节滑液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骨盆后环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