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模式规范化在现代企业中的探讨

2015-07-13 23:42菅玉梅
现代商贸工业 2015年4期
关键词: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

菅玉梅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企业利润的最大化是企业发展的最终目标,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需要科学地规范管理模式,但是长期的企业经营管理实践说明,我国现有的经济管理模式与现代企业的规范化管理模式相比较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主要介绍了企业经济管理的基本内涵和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的基本特征,对现代经济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有效措施,只有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加强经济管理模式的规范化,才能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规范化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5)04001602

企业经济的规范化管理是现代企业发展的主要途径,是企业科学规划经济活动的必要过程,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动力和有效保障。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过去企业采用的传统经济管理模式已经不能达到现代企业管理的需求,现代的管理模式已经从生产型向经营型发展,企业的生产管理受到企业自身因素和外部生产环境的双重影响,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与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相比也呈现出关联性强、指导性强、综合性强这三大特点,更加注重科学的管理以及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因此,为了促进经济的稳步发展,十分必要规范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经济管理能有效控制生产成本,良好规划企业的发展,使得企业的生产流程以及资源得以优化,通过经济效益的提升最终达到利润的最大化。

1企业的经济管理的内涵

企业的经济管理,即对企业所有的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一系列活动的总和,企业经济管理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现代企业在经济管理过程中,首先要按照企业的经营规律和实际特点,制定合理科学的产品价格,进行产品成本的控制,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保障企业生产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并且根据企业员工的表现,给员工合理的薪酬福利待遇,同时还要加强企业运行和核算的监控力度,提高企业资金的综合利用效率,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一旦市场的供需发生变化,要对企业的管理进行及时的调整。在深入分析生产经营的规律以及企业自身特性的基础上,能够合理的配置资源、科学的控制成本与费用、组织企业所有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制定合理的价格等等。

2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的主要特点

2.1相关性

企业经济战略目标指导着经济管理工作,企业运营管理的所有环节和项目都与企业资金的管理和运用相关联,企业经济管理是否到位、经济管理工作能否正常开展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企业经济管理的质量对企业管理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对整个企业的管理系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且,根据企业的发展方针和目标,我们发现,一个企业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作用十分显著。

2.2综合性

现代企业进行经济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利润的最大化,贯穿企业发展所有环节的目标也是企业利润的最大化,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存在于企业运营中的每个阶段,因此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通过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能够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所有环节进行科学规划和有效控制,实现现代企业经济效益的迅速提高。

2.3指导性

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做出的决策常常表现在财务指标上,企业的财务指标主要指企业管理者做出的财务决策,企业制定出的财务目标对企业的经济管理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根据企业的发展方针和目标,一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性。

3我国企业经济管理现状

3.1经济管理观念难以改变

制约企业经济发展的原因之一是经济管理观念的转变问题,现代企业的经济发展大多处于滞缓状态,原因之一就是企业的管理者并没有将管理观念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管理者仅仅把经济管理当做是一种管理理论,并没有将经营的危机意识和风险意识以及战略管理意识进行相应的融合,造成正确认识经济管理模式的缺失。

3.2经济管理模式的制度制定尚存在问题

制度制定在目前企业的发展中大多得到了重视,但是经济管理模式的制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一是企业并未开展针对经济管理工作落实的监督,后期工作质量和反馈没有得到控制,其二是部分企业的经济管理制度与企业的发展实际不切合。

3.3企业内部制度存在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市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越发突出,尽管大部分企业都已经制定了管理制度,但是大部分的管理制度只是流于形式,缺乏较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疏于监管,严重阻碍了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其次,企业在制定相关经济管理制度的时候,不能与时俱进,根据本企业现有的实际情况对经济管理制度适时更新,造成了企业资源的极大浪费。另外,目前的财务审计方法不能完全满足企业的要求,达到控制企业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的效果。

3.4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人才

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完善和落实离不开优秀的管理人才,现有的状况是管理人员频繁流动,企业管理人才并不充裕,大多数是因为企业没有对管理人才加大投入,且缺乏相关的福利机制,严重阻碍了企业的顺利发展,其二,一些企业管理人员的道德素质和专业素质较低,工作能力不强,也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另外,管理型人才为了实现自我价值,倾向于频繁跳槽,也导致了管理人才的大量流失。

4加强企业经济管理模式规范化的对策

4.1对企业经济管理理念进行创新

要想实现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规范化,必须创新经济管理理念,具体实施可以在战略管理理念和危机管理理念两方面展开,在战略管理理念方面,企业的战略目标必须具有先进性,才能优于传统的经营模式,提高企业在运营中的竞争力,在危机管理理念方面,注重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危机管理理念的创新,执行不同的危机管理力度并且建立风险意识。一个企业的规模与员工危机观念的注重程度、风险意识成正比。对于现代企业来说,要实现经济管理模式的规范化,就必须把经济管理理念落实到实处,不断地创新,让本企业的员工认可这种经济管理理念,为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营造良好的氛围。

4.2经济管理制度的创新

制度创新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条件,可以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地发展,因此,企业经济管理制度的创新对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有很大的影响,企业经济管理制度的创新能有效地优化整合企业内部资源,提高企业生产产品的竞争力,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的组织体系,激发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对企业经济实行人性化管理,使企业员工都加入到经济管理的机制与监督中。另外,强化对企业经济管理的体系评审制度,企业管理者要对企业的经济管理体系定期进行评审,包括财务收支、生产经营、研究开发、组织管理和目标系统等的评审,进而保障科学有效地控制经济管理体系的更新工作,对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进行客观及时的评定,可及时发现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企业对不良的经济管理活动进行改进。

4.3改进企业内部管理制度

首先应该在熟悉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的基础上,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现状,制定出适合本企业的经济管理体系,提高管理制度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并加以监管和落实,从而保障经济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加强制度完善,明确部门责任,制度支撑和部门之间的共同协作才能保证经济管理措施的落实,在协调合作的同时,通过绩效考核制和问责制来推动管理措施的实施也非常有效,只有加大奖惩力度,才能保证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有序推进。再一方面,企业需要转变传统的成本控制模式,建立起以预算管理为中心的财务模式,实现对企业经营活动的有效控制和合理规划。

4.4提升企业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

为了有效管理与运用企业的经济资源,必须要加强企业管理人员自身的经济管理能力与职业素养,企业应该选择有较强管理能力与丰富经验的人员来负责开展经济管理工作,高层管理人员指挥着企业经济管理活动的进行,这些高层管理人员的水平直接关系着企业经济水平的高低,同时企业应该加强对管理人员的考核以及培训,借助大量培训有效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以及职业素养。人力资源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是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的,现代的信息技术为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了优良的条件,应用信息技术成果的技能已经成为企业招聘员工的考核标准之一,可以使用信息技术培训企业员工,降低管理成本,客观上提高企业整体素质水平。

5结语

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规范化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充分实现企业的价值,完成利润最大化的根本目标,每个企业都要积极做好经济管理工作,并且企业应该对经济管理的理念进行创新,优化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才能有效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使得企业向科学规范化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廖锦章.浅谈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规范化[J].中国界,2010,03(06):261262.

[2]王秀丽.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创新内容及方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6(20):101102.区域发展

猜你喜欢
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
浅谈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