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寒地区沥青路面常见病害的维护方法

2015-07-17 04:48包青松
科学中国人 2015年12期
关键词:面层碾压沥青

包青松

额尔古纳拉布大林公路养护管理处

浅谈高寒地区沥青路面常见病害的维护方法

包青松

额尔古纳拉布大林公路养护管理处

本文首先阐述了高寒地区沥青路面中存在的病害,主要分为四类:裂缝类、松散类、变形类与其他类,并结合其形成原因,提出了相关的维护、处理方法,旨在提高高寒地区沥青路面的养护效率,降低养护成本。

高寒地区;沥青路面;常见病害;维护方法

1 沥青路面常见病害的破坏原因

1.1 裂缝类

(一)龟裂。主要是由于没有合理设计路面结构,路基路面的压实度无法满足实际需求,路面材料配置不科学,或其他裂缝形成后没进行及时处理,水分渗入下层形成龟裂。

(二)纵缝。未处理好沥青面层两幅衔接处、路基压实不均匀以及路基边缘在水的侵蚀下,形成不同程度的沉陷。

(三)横缝。主要表现为两种类型,即荷载型裂缝与非荷载型裂缝。前一种是由于施工质量低或路面结构设计不科学形成。后一种为横向裂缝的主要类型,具体为基层反射裂缝及沥青面层缩裂。

1.2 松散类

(一)坑槽。主要由于面层的网裂、龟裂,为水分与车轮荷载的共同影响下,致使路面混合料脱落,形成坑槽。

(二)脱皮。由于摊铺时,未处理下次表面中存在的灰尘、泥土等或对原路表面没有进行凿毛、洒粘层沥青,造成粘结层面过薄,低于混合料最大粒径,碾压效果不佳。或混合料温度偏低,没有进行及时碾压,雨水渗入下层,也易形成后期的脱皮。

(三)啃边。主要由于路边缘碾压不充分,基层松软,或路边缘积水,沥青集料剥落。

(四)麻面。为采用粘结力弱、用量低的沥青,混合料铺撒不匀,或未使用符合规格的嵌缝料,并在低温下施工,沥青裹覆矿料能力较低,形成麻面。

1.3 变形类

(一)车辙。主要为沥青层面在车轮的不断碾压下,形成永久性变形与塑性流动,慢慢转变为带状沟槽。

(二)波浪搓板。由于沥青混合料所配矿料级偏细,且沥青用量过多,在高温季节车辆荷载的压力下,发生位移、变形;在沥青面层铺筑前,没及时处理下层表面存在的杂质,或漏掉喷洒粘层沥青,产生滑移;对路面已存在的波浪搓板现象未采取有效处理措施。

(三)沉陷。由于摊铺时对沥青混合料没有进行均匀调配,或土基整体强度不均、雨水侵蚀、车辆荷载等原因,最终形成路面沉陷。

(四)拥包。主要由于路表材料不稳定,交叉口车辆的起动与制动次数较多,在水泥、沥青混凝土路面间衔接处形成的应力过大。另外,面层与基层黏结性差,也易形成拥包。

1.4 其他类

(一)泛油。由于混合料中所使用的沥青稠度低而用量偏多,黏结料过软、高温形成的黏结料上溢等造成泛油现象。

(二)磨光。主要因为车辆的反复通行,使沥青路面表层矿料被磨光,沥青层面多余沥青泛油,造成路面溜滑。

(三)冻胀。路基下部的水分向上聚集并结冻成冰引起路面结构膨胀。

(四)翻浆。主要由于基层用料不合理、水稳性差,受行车压力而浆水上翻,或路面开通时间过早,在水与行车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翻浆。而冰冻地区,基层水分冬天凝结成冰,春天融为水,形成翻浆。

2 高寒地区沥青路面常见病害的维护方法

2.1 翻浆处理

对于要求不高的路面,只需处理好湿软层,再回填材料进行密实碾压即可,其中,必须使用水稳性较好的材料。而对于半刚性路面基层,因其具备一定的稳定性,抗冻胀效果佳,在进行材料时,可结合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厚度,在修补完成后,进行路面沥青的重新铺筑。由于维修过程多在低温情况下进行,路面成型效果未能最佳化,以引起轻微翻浆,搂在气温回升后,进行及时整修,确保里面成型。对于因排水不畅而形成的翻浆,可设置纵横盲沟、合理加深边沟或设置隔水墙等。

2.2 拥包处理

由面层原因引起的拥包,对其维修处理应在高温季节进行,将发软部分清除掉,再修复平整。而因基层与油层未合理衔接引起的拥包,需先将层面挖开,将基层表面的浮土清理干净,再重新铺筑沥青面层。并根据拥包形成的程度,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铲平或铲除后的洒油封面。

2.3 龟裂处理

因路基原因造成的局部龟裂,可先增加基层强度,再进行油面层修复。因干缩造成的纵横裂缝,可根据裂缝的宽度酌情处理,小于6mm用热油填补,大于6mm用细料、沥青混合料填补,再洒薄层油砂封面、整平。对基层没有发生变形的裂缝,可将缝中杂物清除后,刷油实现缝口封闭,或中修罩面。对形成的轻微网裂,通过刷油或局部喷油封面来修复。

2.4 麻面处理

根据麻面面积的大小,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出现面积较大时,选择合适气温进行路面杂物与松动料清理,结合具体情况,以0.6~0.8kg/m2用油量加撒嵌缝料,通过碾压或行车控制,让路面成型。出现面积较小时,首先清除路面杂物,适当喷洒热沥青,再加撒嵌缝料、碾压整平。

2.5 啃边处理

将基层边缘加宽,宽度大于25cm,在条件允可的情况下,设置混凝土路缘石或硬路肩在设置完成后,确保路肩与路面的平整,排水顺畅。在平交道口,将基层与沥青层面适当扩宽,让路面边缘成型最佳,避免渗水。

2.6 坑槽处理

在坑壁周围浇洒适量的热沥青,以一定的石油比热拌混合料,进行坑槽的修补、平顺,再进行火滚压实,留出5~7mm松铺厚度,用于行车碾压后的衔接整平。其中,也可进行炒拌油砂封面,避免表层水下渗。

2.7 波浪或搓板处理

由基层强度问题形成的波浪或搓板,需要先将基层补强,再进行油面层修复。对于基层与油层面中存在的隔层,应先进行油面层清理,再按照科学的配比炒拌新料做出新的油面层。如出现的搓板面积较小,可进行波谷内的填补或铲除波峰,重铺油面层。

2.8 沉陷处理

沉陷主要是由于基层结构破坏而形成的,需先处理路基问题,使用水稳性较强的材料进行基层修复,在基层得到有效修复后,进行面层维修。

2.9 泛油处理

结合泛油的实际程度,遵循先粗后细原则,合理加撒不同规格的矿料。顺路中心方向进行勤撒、薄撒,如遇到软油层状况,建议撒粗矿料,并通过压路机将其压入,进行行车控制,调节压力,平顺沥青路面。

[1]于向阳.谈沥青混凝土道路工程横向裂缝的防治措施[J].山西建筑.2014(35)

[2]陈峰.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分析[J].中国建材科技.2014(05)

包青松(1966.6-),男,籍贯:辽宁省北票市,现职称:助理工程师,学历:大专,研究方向:公路养护。

猜你喜欢
面层碾压沥青
二线碾压一线的时代来了 捷尼赛思G80
高弹倍固沥青防水涂料的研制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面层裂缝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钢轮碾压工艺对SMA沥青路面质量的影响
道路沥青混凝土面层质量检测分析
路桥工程沥青路面面层施工技术探究
沥青混凝土施工探讨
高速公路 AC-20C SBS 改性沥青混凝土中面层压实工艺研究
被命运碾压过,才懂时间的慈悲
布敦岩沥青掺量与粘度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