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下珠复方结合拉米夫定治疗慢乙肝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5-07-17 04:48盖鸿艳
科学中国人 2015年12期
关键词:拉米夫定乙肝病毒乙肝

盖鸿艳

齐齐哈尔市第七医院

叶下珠复方结合拉米夫定治疗慢乙肝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盖鸿艳

齐齐哈尔市第七医院

目的:分析和研究叶下珠片结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6例,将其按双盲随机法分为观察组63例与对照组6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拉米夫定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叶下珠片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12个月后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乙肝病毒基因、乙型肝炎E抗原、乙肝表现抗原等转阴率相比较:观察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谷丙转氨酶复常率相比较: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将叶下珠片与拉米夫定联合应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中,其能够有效抑制乙肝病毒基因复制,促进患者肝功能恢复,延缓肝纤维化进程,对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均有重要作用。

叶下珠片;拉米夫定片;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效果

慢性乙型肝炎临床也将其简称为乙肝,其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据相关资料报道[1]: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高流行区,目前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占世界首位。为了探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效方法,本文选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3例,采用拉米夫定片与叶下珠片联合治疗,取得了较理想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6例,其中:男82例,女44例;年龄在21—67岁,平均年龄为48.6±8.7岁;病程在1—16年,平均病程为7.2±3.5年。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52例,中度64例;重度10例。入选标准:肝功能异常患者;乙肝病毒基因、乙型肝炎E抗原、乙肝表现抗原等检测结果均呈阳性患者。将其126例患者按双盲随机法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间数据具有良好可比性。

1.2 方法

拉米夫定与叶下珠片生产厂家及批号:拉米夫定片由苏州葛兰索史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30581。叶下珠片由大理白族自治州中药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20026219。

对照组患者给予拉米夫定片治疗:拉米夫定片100mg口服,日1次,连续服用12个月。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叶下珠片治疗:叶下珠片1.5g口服,日3次,连续服用6个月,若患者乙型肝炎E抗原检查结果仍呈阳性,继续服用拉米夫定片达12个月。

1.3 评价指标

(1)采用荧光定量测定方法检测患者乙肝病毒基因定量值[2]。

(2)采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患者乙型肝炎E抗原、乙肝表现抗原定量值[3]。

(3)根据患者肝功能指标检测值,计算患者谷丙转氨酶复常率。

(4)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由本科护士进行观察与统计。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与资料进行分析,百分率为计数表示方法,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两组间资料对比检验水平为P<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乙肝病毒基因转阴率比较:观察组患者乙肝病毒基因转阴率为92.1%(58/63);对照组患者乙肝病毒基因转阴率为71.4%(45/63),两组相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患者乙型肝炎E抗原转阴率比较:观察组患者乙型肝炎E抗原转阴率为68.3%(43/63);对照组患者乙型肝炎E抗原转阴率为39.7%(25/63),两组相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2.3 两组患者乙肝表现抗原转阴率相比较:观察组患者乙肝表现抗原转阴率为54.0%(34/63);对照组患者乙肝表现抗原转阴率为36.5%(23/63),两组相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2.4 两组患者谷丙转氨酶复常率相比较:观察组患者谷丙转氨酶复常率为88.9%(56/63);观察组患者谷丙转氨酶复常率为87.3%(55/63),两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

2.5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对照组患者出现轻度腹泻症状2例,发生率为3.2%;观察组患者出现头痛症状1例,发生率为1.6%,未见血常规、肾功能改变病例出现,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

3 讨论

近些年来,采用中西药相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已经成为临床发展新方向,慢性乙型肝炎在中医学上属于虚劳、胁痛、疫毒等范畴,中医认为其是由于湿热内蕴,导致脾肾气虚,致肝气疏泄所致,因此以攻补相兼为治疗该症之原则。叶下珠片属中药制剂,其是由叶下珠、三七、黄芪、甘草等组成。方剂中叶下珠具有平肝清热、利水解毒的作用;三七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黄芪、甘草具有补气活血、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诸药配合应用,共奏清热解毒、祛湿化瘀之功[4]。

从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治疗12个月后的乙肝病毒基因、乙型肝炎E抗原、乙肝表现抗原等转阴率均优于对照组,其与张引兰等人研究结果相一致[5],这一结果充分说明了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拉米夫定与叶下珠片联合治疗,不仅可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而且还可促进患者乙肝病毒基因阴转及乙型肝炎E抗原、乙肝表现抗原等转换,并且患者在服用药物治疗期间不良反应较轻微,安全可靠,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1]朱静.不同抗病毒治疗方案与慢性乙肝疾病转归的关系及影响因素分析[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11):27.

[2]侯毅.乙肝治疗药物的现况及研究进展[J].中国科技信息, 2013,09(21):152-154.

[3]陈兵.拉米夫定治疗慢乙肝致重型肝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27(4):159-159,160.

[4]邓林,石铭,张凡等.慢乙肝患者拉米夫定治疗过程中HBV DNA定量结果的变化分析[J].医学信息,2014,11(25):122-123.

[5]张引兰,张郁峰,刘晓琳等.拉米夫定联合叶下珠片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观察和成本-效果分析[J].中医药学报,2012,40(5):104-106.

猜你喜欢
拉米夫定乙肝病毒乙肝
李玉芳:如何提高口服抗乙肝病毒药物的疗效
阿德福韦酯与拉米夫定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肝硬化的效果分析
乙肝病毒感染在妇科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抗病毒治疗吗?
拉米夫定耐药 应换啥药
为什么乙肝病毒是最厉害的肝炎病毒?
五项报告教你看懂乙肝
不再为乙肝“愁断肠”
乙肝妈妈可以放心母乳喂养
点击拉米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