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按摩基本手法

2015-07-17 04:48郭朝阳张红杰
科学中国人 2015年12期
关键词:练功手法力量

郭朝阳,张红杰

1许昌市特殊教育学校;2河南省尉氏县盲人中医按摩中心

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按摩基本手法

郭朝阳1,张红杰2

1许昌市特殊教育学校;2河南省尉氏县盲人中医按摩中心

按摩疗法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从古至今,一直广为流传。如今它已成为了盲人就业的主流职业。因此,练好基本功是驾驭这项职业的前提。笔者从教学中展开了一些探索,只想为盲生能更熟练的掌握“按摩”这项技能尽点力。

按摩是祖国医学的一枝奇葩,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形式。南方俗称推拿,北方俗称按摩,是一种“内病外治”的治疗手段。其操作方法看似简单,实际其中蕴藏着丰富的内涵。因此,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按摩工作者,掌握好基本手法是前提。下面,就将笔者多年从事教学以来的一点体会简介如下。

一、理论学习

手法就是用手或肢体的某些部位,按特定的技巧作用于患者体表,使产生的力达到防病、治病、保健的目的,我们将这种特定的技巧称为“手法”。之所以称为“手”是因为:主要以手着力,故统称为“手”。之所以称为“法”是因为:虽然各种手法都来源于日常生活,但又区别于日常生活中的动作,其区别点就在于手法有特定的技巧,是能治病、防病、保健的医疗手段,故称为“法”。古人称:“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称为法也”。

为了使学生能熟练系统的掌握基本手法,首先应进行必要的理论学习。俗话说:“理通法自通。”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按摩基本手法的类型及各个手法的概念、操作要领和临床表现等。

二、手法练习

手法练习是学生提高实际操作的重要一步,是从课堂走向临床的开始。所有手法都要求持久、有力、均匀、柔和,从而达到深透和渗透的目的。所谓“持久”是指按手法的要求作用一段时间。所谓“有力”是指手法要有一定的力度,达到一定的层次。在用力时应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选择适当的力量,力量是可大可小的,大时力量可达肌肉、骨骼;小时仅达皮肤和皮下。也就是说力量并不是越大越好。所谓“均匀”是指手法的力量、速度及操作幅度要均匀。在操作时力量不可时轻时重,速度不可时快时慢,幅度不可时大时小。在改变力量、速度、幅度时要逐渐地、均匀地改变。所谓“柔和”是指手法要轻柔缓和,不使用蛮力、暴力,做到“轻而不浮,重而不滞,松而不懈,紧而不僵”。所谓“深透”是指每个手法应用完之后,均能使该部位浅层组织和深层组织得到充分放松。所谓“渗透”是指一些手法产生的效果是从浅层组织渗透到深层组织,如应使按摩法产生的热逐渐渗透到深层组织,这称为“透热”。

手法是防病、治病、保健的关键,因此要达到良好的效果,首先必须熟练掌握每个手法的操作、动作要领、作用及作用层次、手法的特点及手法的注意事项。其次应该细心揣摩练习,达到由生到熟,由熟到巧,并能得心应手地运用。

那么,该如何练好这项基本功呢?

1.练轻快的节律

凡搓、抚、振、扣、擦等手法,在临床实际应用时,两手动作必须协调,高速而又有节律,能给病人一种轻松愉快之感。初学时,可按由浅入深、由慢到快的原则。

2.练柔软渗透

揉、按、压、拿、滚等手法,虽属重刺激,但在临床实际运用时,要求缓和、渗透、柔软、有力。而揉、拿、压三法往往并用,很少分开,所以,在实际练习时,需注意压中有揉,揉中有压、或拿的练习。可先将滑石粉均匀的撒在桌面上,以大拇指指腹在上面作半圆型画环练习。一环紧压一环,环环之间需匀称,不可间断和间隔过大,至于拿揉法必须在自己或别人的小腿腿肚肌肉上,做半圆型的拿揉练习。拐肘压法多属于脊背或下肢肌肉丰厚的部位。切记暴力,一般情况下不会导致损伤。练习时,应做到由轻到重,由局部到全身。

手法练习要根据体位而定。在练习过程中,要注意每一个细节,包括施术者的站姿、肩、肘、腕的协调程度以及手指的灵活状况等。以刚劲柔和,渗透持久为终止。要做到轻而不浮,重而不滞;循序渐进,心境平和。

三、练功

俗话说:“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为了提高学生的体能和力量,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形神合一,因此在基本手法练习的同时,开展功能锻炼是非常重要的。因学生的状况参差不齐,力量也各有大小,在练习中,应采取多种方式进行锻炼,可以采用器械练功与徒手练功相结合的形式,以达到形、体、手同步的目的。

按摩是一个需要施术者身体极为协调的职业,因此,在练习过程中,除了对手、指、足部进行练习外,还要做到全身型的协调练习。介绍如下:

1.手功练习:采用拇指推,中指震,三指捏,手背滚,运掌、运腕、运指等练习,使手指充分灵活起来,以便于提高手法的质量。

2.整体练习:是为了做到使身体更加协调,可以有效避免施术者在操作中受伤。在练功时,应全神贯注,呼吸调匀,防止屏气,衣着宽松,穿软底鞋,空气清新,一般应在室内进行,避免汗出当风。调整身体协调性可练基本步势,包括:弓步、马步等,练十指力量可练鹰爪功;调整气息可练八段锦、易筋经。

3.注意事项:练功益在饭后一小时进行,饥饿和饱胀不益练功。

总之,应做到“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最终达到心与气合,气与手合,手与心合的境界。

猜你喜欢
练功手法力量
层递手法
画与理
七步洗手法
练功
麦唛力量 (一)
孤独的力量
练功
怀疑一切的力量
·智 珠·
寒假魔力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