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临床运用体会

2015-07-17 04:48王继应
科学中国人 2015年12期
关键词:桂枝汤营卫经方

王继应

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四门镇咀儿村卫生室

经方临床运用体会

王继应

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四门镇咀儿村卫生室

经方是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方子。经方具有见效快、价格低等特点,在临床中得到了很好应用。现本人以桂枝汤为例就自己在学习和临床运用经方方面,从方证相对、随证(症)加减、精究病机,活用经方几点谈一些自身的经验和体会。

经方;运用;桂枝汤

经方,是指“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所记录的方子,具有结构严谨,配伍精妙,疗效显著等特点。经方是“医方之祖”,古今中外很多中西医学家都视经方为母方,至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中医临床实践。笔者在日常门诊临床中常选用经方疗效显著,现以桂枝汤举例介绍如下:桂枝汤是群方之冠,在《伤寒杂病论》书中以原方或其加减方出现19次,也是各种中医学著作中的代表方剂。桂枝汤在临床使用中疗效确切,除太阳中风外还可加减,广泛用于治疗很多杂症。

一、方证相应,对症下药

经方家黄煌曾如此阐述:“经方治病的最基本原则就是方证相应”,每个经方都有其相适应的症状,方与证结合为汤证,如麻黄汤证、小柴胡汤证、桂枝汤证等等。经方治疗中的应用,有经验的老中医大夫根据相应的症状,比较客观地通过望,闻,问,切进行诊断治疗,往往取得良好的效果。假设患者的病情与该方的主治证是基本相同的,不必悉具,则可直接照用原方,不需加减,疗效分明。

笔者在临床上应用桂枝汤治疗营卫不和、发热自汗等见效较好。例如,患者王某,男,52岁。2014年10月8日第一次就诊。1月前因受凉而症见头痛发热,后服用抗感冒药物医治,当时汗出热退,服后自汗恶风,周身麻痹不适,伴有头痛和低热(体温在37.9℃),睡眠欠佳。舌苔薄白,脉浮缓、重按无力。前医开予服用解表驱寒药剂,症状一直未见减轻而来我处就诊。笔者按照患者症状体征,诊断应属桂枝汤证。遂服用桂枝汤2剂后,效果明显,并没有再复发。

二、随证或随症加减

随证加减,即随兼证的差别变换,而适当增减药物;随症加减,即对临床上呈现或不呈现的症状灵活控制,而增减药物。《伤寒杂病论》的处方,其中有些是历代名医名家所相传的,有些是张仲景本人随证加减的,拿桂枝汤为例,在桂枝中加桂汤、加葛根汤、加厚朴杏子汤均是加味;在桂枝中去芍药汤,则是减味;在桂枝中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则是加减味。在此不一一列举。

例如,患者赵某,男,52岁。2014年11月15日初诊。于7天前受寒而症见发热头痛,经前西医医治,汗出热退,但仍有恶寒头痛,第3天体温还没有降低,并有尿量减少和腹胀症状,后来我处求治。见发热38.2℃,无汗。舌淡,舌苔白厚,脉弦紧。在检查X线,血常规,尿常规等无异常。证属中虚停水,治宜健脾利水。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2剂,水煎服。上午服用1剂后,尿量明显增加,但他症不见好转,下午再服1剂,尿量显著增加,汗液排出,各个症状逐步消退。

三、精究病机,活用经方

《伤寒杂病论》具体运用八纲对疾病进行辨证论治,而辨证的核心在于分析病机。病机确定治法,方随法转,药随方出。因此,精究病机研究经方的灵活运用。临床实践证明,对病机进行精确研究和辨析,扩展经方的使用。《金匮要略》中有很多基于桂枝汤而研究的新的类方:如医治血痹的黄芪桂枝五物汤;医治柔痉的栝蒌桂枝汤;医治寒疝的乌头桂枝汤;医治黄汗的桂枝加黄芪汤;医治虚劳阴阳两虚的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等,具备相同的调阴阳、和营卫的根本功能,而又因其药物配伍和药物剂量的差别,又各具特色,在临床应用非常广泛。

1、黄芪桂枝五物汤:本方是桂枝汤去除甘草的甘缓,增加黄芪的甘温益气,助阳,营滞桂枝,通阳气,随气行血通痹,皮肤顽痹自除,是一种“用阳引阴”之法。此方在气血停滞,受寒血瘀,引起的静脉瘀血停滞,和其他疾病,都可酌情增减适用。比如此方合当归四物汤对治愈动脉炎有一定的疗效;合人参、三七、桃仁、红花等可医治虚寒性胸痹心痛;合桃红四物汤又能治疗肠粘连等。

2、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内经》强调“阴阳平衡,精神乃治”,假若阴精下亏,水乏上承,导致阳浮于上,阴孤于下,而引起心肾不交,遗精梦交,所以张仲景用桂枝汤调和阴阳滋补,并加之龙骨牡蛎,从而恢复正常的复阴平阳状态,是一种“用阴引阳”的方法。该方治疗神经官能症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适当配伍,如少寐多梦者加黄连、枣仁;心慌、出汗患者可加五味子、麦冬、远志;阴血虚病人可加首乌、玄参、阿胶;脾胃虚弱合六君子汤;相火过旺的人可加黄柏、知母;挟痰者合温胆汤;治疗脏躁合甘麦大枣汤;医治头晕合泽泻汤、小半夏汤等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3、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小建中汤即桂枝汤倍芍药加饴糖,再加黄芪,得名黄芪建中汤。此方特征是在桂枝汤原方中加入重酸甜的药,重在强脾,调节阴阳平衡,起到营卫通畅,阴阳相生的奇效,使得内脏得到灌溉,百脉得到滋养,故张仲景用以治疗虚劳诸不足。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方甘与辛合而生阳,酸得甘助而生阴,阴阳相生,中气自立。”“是故求阴阳之和者,必于中气,求中气之立者,必以建中。”正是缘于脾胃同居中焦,营卫气血资生于水谷,而使水谷转输于脾胃。此方的功效,达到强脾建中,调和气血所在,滋养五脏六腑。大多内科杂病拖延久了都会波及到脾胃,而内伤杂病延久每易涉及脾胃,所以,所有的慢性疾病,都先以理脾胃为当务之急,旨在保得一分胃气,获得一份生机。比如肺病后期的培土生金,慢性肝病的治肝强脾,都可在本方的基础上加减应用。

总而言之,整体观与辨证论治是中医经方的精髓与特色,桂枝汤并非仅治太阳经病,一些杂病亦可用之。只要是针对特定的病理——营卫不和,很多疾病都可用桂枝汤加减配方治疗而取到理想的效果。

[1]柴瑞震.枟伤寒论枠桂枝汤应用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06).

[2]冷治文.治则治法在桂枝汤类方中的应用浅析[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4,(26).

猜你喜欢
桂枝汤营卫经方
对经方薯蓣丸的认识及临床思考
桂枝汤在温病中的应用规律研究*
千年“经方”祛病痛
补益营卫方对衰老皮肤表皮角蛋白18的影响
历史各时期关于营卫理论的研究概况
基于《黄帝内经》浅论气郁生湿
从《桂枝汤》服药方法小议中药精细化管理
桂枝汤加味治疗更年期妇女汗出56例临床体会
补益营卫方对衰老小鼠皮肤端粒酶表达的影响
从脾胃论治慢性失眠经验举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