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通用技术教学质量提高措施

2015-07-17 04:48梁淑清
科学中国人 2015年12期
关键词:教学质量交流课程

梁淑清

黑龙江省同江市第一中学

高中通用技术教学质量提高措施

梁淑清

黑龙江省同江市第一中学

通用技术课将创新作为授课的关键目标,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质,引导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文章就探讨了提高高中通用技术教学质量的措施。

高中;通用技术;教学质量;提高措施

在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中对学生良好思维习惯的培养,进一步对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进行培养,这些都建立在通用技术教学的主要目标的基础上,通用技术课程以学生的技术素养的提高和学生全面而又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本目标的促进,以技术的设计与应用为基础的技术实践能力的发展培养,以及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培养,使学生掌握知识,这样的教学目标的完成,是通用技术教师神圣的使命。

一、高中通用技术教学问题

高中通用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设立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但是目前高中通用技术教学的实施,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面临问题主要有以下两方面:首先,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较少原因是教学模式严重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从而导致教学效率低且通用技术教学的效果不理想;其次,教师的教学手段过于单一,还是以传统教学中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为主,这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技术的难度系数。

二、让学生的广泛参与学习过程

首先,让学生全面参与学习的过程。在日渐更新课堂教学理念下,学生的学习一是要更重视知识的获取过程二是要重视学习成绩。学生在通用技术教学中需要对产生需求、构思方案、表达交流和优化综合等组成的一系列技术过程都要亲历,从而对知识并实现学习和感悟。例如,在教学“台灯的设计”时,我们首先调查学生的需求,明确解决问题需要满足的技术条件。然后指导学生对设计要求一一列出,让学生对设计方案分组讨论,再选出最优的方案。在整个过程中学生都参与完成,这样直接强化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其次,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通用技术学科设置的目的,注重实践性和创造性是这门课程的初衷。所以在高中通用技术教学过程中,应激发学生热情从课堂设计上下工夫还要密切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教师应该做的,而且要充分提高动手能力和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对学生思维和创新能力进行培养。

三、要精心设计问题

教学中教师常用的方法之中就是课堂提问。但是这一常用的方法要是设计不精心的话,常常会是课堂限于平淡无味。如果我们你刚刚精心设计要提问的问题,就会牵引着学生去思考,去发现问题,最终的效果就是意想不到和实现事半功倍。依据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茨基提出的),这些都跟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经验有一定关联,换句话说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上,提出来的问题对能激发学生的认识冲突和启发性最有效果,对学生有目的地积极思考起到最有效的驱动作用。

四、实践环节要丰富实用

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是通用技术课程的特点。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考虑问题是培养学生思考的方向,尝试做一些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产品,让技术知识活起来。例如我给学生布置一个设计课题,设计制作一个抢答器。同学们很感兴趣,纷纷去构思设计方案,接着准备材料,动手制作,检验评估等,做得特别认真。通过自己的作品和设计方案,学生可以体会到制作的艰辛与设计的乐趣还有创造的成就感。通过身边的案例分析,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等等,最终达到提高技术素养的目的。

五、加强合作交流

合作和交流不仅能让学生相互受启迸发出创新的火花,还能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和团结。通过合作与交流能提高学生与人沟通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在通用技术教学过程中加强同组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的方法,通常要求每四位学生组成一组并选出组长这样还能鼓励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与合作,从而达到学生之间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教学效果非常好。

六、及时反馈评价

反馈的目的在于纠正,纠正要及时有效。对于教学,教师把其当做师生交往互动的活动,而且成为教师和学生围绕一定主题,在特定的学习环境中所进行的多方面交流互动活动和行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是目标。为此在教学中应关注课堂生成的问题,还要关注课堂动态甚至对于学生的回答和学生的眼神和表情等等,教师都要及时地从中发现问题,对于提高学习效率和激励学生参与活动等,评价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的全面的评价和检测学生的学习结果以及学生的相互交流和学习,都是非常有利的。

结束语

在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中,教师需要做到以学生为本,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探究式的学习,同时尽量多为学生创造出合作学习的机会;重视培养学生的技术思维与使用方法,认真对待每名学生,激发他们的潜能,促使他们在通用技术课堂上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提升自己的技术素养。

[1]顾建军.理解与实践通用技术课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祝智庭.走进信息化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交流课程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基于OBE的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