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机电类专业中的物理课教学

2015-07-17 04:48刘素真
科学中国人 2015年12期
关键词:机电类物理课专业课程

刘素真

河南省工业学校

浅析机电类专业中的物理课教学

刘素真

河南省工业学校

根据我校机电类专业物理课程的特点以及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生自身的情况,提出优化机电类专业中的物理课教学的几点建议。

物理课教学;中职教育;机电类专业;专业课程

我校是冶金建材类学校,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复合型的技术人才为主,主要开设专业有金属压力加工、机电一体化、汽车运用与维修、数控技术与应用、动画制作、会计电算化等。物理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建筑类、机电类等相关专业的公共基础课,它涉及力、热、光、电、磁及近代物理等相关知识,为专业课学习打好扎实基础。机电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电器维修及机械加工的初、中级技术人员,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根据机电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机电类专业的物理课教学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物理课作为一门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课,教学中可根据专业需求、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成功能激励人的发展。对学习物理感到困难的学生,要降低要求,课堂提问的问题,课后完成的作业尽可能简单一些,要使他们感到比较容易,来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增强学习信心后,再进一步提出一些更高的要求。努力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让他们从点滴的进步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树立自信心。

2、合理应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

应用多媒体教学能把丰富的信息量生动、直观的展示在学生面前。教师辅助运用电子课件上课,不仅节省了课堂上板书以及画图的时间,也将一些不容易理解的抽象事物通过直观、立体的形式展示出来,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通过感官刺激,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会轻松、愉快、有趣的学习。

3、充分利用需要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认为,需要表现为对一定事物的欲望或追求。机电类专业的学生对涉及物理学知识的电器、电子应用和电气自动化等方面尤其感兴趣。因此,物理教学中,可以定期开设专业知识专题讲座,让学生充分了解、掌握相关专业发展的新动态、新信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其产生一种社会需要感,激发内在的学习兴趣。

二、优化机电类专业的物理课程

1、优化课程设置

为了体现中职教学理念,在课程设置上,根据不同专业和学生特点的需要,将知识单元划分为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拓展知识三个类别。基础类是中职学校各专业共同的必修部分,主要包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专业类是适应学生学习相关专业需要的限定选修内容,主要涉及对物理基础要求较高的专业,如机电类,机械建筑类等。该部分知识是使学生在学习基础类的基础上,根据专业学习的需要和行业的需求,有重点、有选择地进一步学习相关物理知识,培养相关技能。这两个大类均设置一些与生产、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实践活动,体现物理课程接近生活、物理课程为专业服务的思想,为专业学习奠定基础的理念。拓展类知识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继续学习需要的任意选修内容,该类知识是基础类、专业类知识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

2、优化课程内容

教学内容应突出科学性、实践性和实用性。并且按照不同专业的要求适当降低学习难度,例如,对我校机电类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应加大了力学和电磁学的比重,而且要详讲细讲,热学部分的内容可略讲或自学,学生只需了解即可。由于中职学生学习水平普遍不高,接受知识能力有限,尽量保持每次物理课课堂上的重点不要超过三点,课后作业的选择,可根据学生层次完成不同难度的内容。

3、修订课程目标

在中职物理课程目标中,要精选教材内容,适当降低难度,突出应用,突显中职教学特色,要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强化应用,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物理学中经典物理知识,应做到少而精,保留能体现物理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内容,以及最有生命力、最核心的、现代科技中最活跃的内容。结合专业特点,多阐述物理在工农业生产、国防和人类生活等方面的应用。

4、有效衔接专业课程

教材知识点与专业课程衔接的不够紧密、直接,且有重复内容,需要物理教师做到与专业课程有效衔接。与专业有关的知识要详细讲,让学生能理解会计算;与专业联系较少的知识,可以从基本概念、物理规律及其研究方法等方面,定性地粗讲或不讲。如对数控专业的学生来说,应以电磁学为主进行教学。要使物理课程能更好地服务于专业课程,对学生需要更直接地讲明物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衔接点。

三、注重物理实验教学

中职物理大纲中实验教学环节相对少,教学中应注重演示实验教学,为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以演示实验替代理论描述。适当增添设计性实验,减少验证性实验。教师可以根据专业需求、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自行设计实践活动内容,让学生自己设计、动手实验,观察物理现象、探索规律、得出结论,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

四、对教师的要求

具有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有效的实施物理理论及实验教学。这就要求教师不但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熟练的实践技能,而且要具有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较强情景教学设计、现场调控组织及创新教学的能力。教师应追求自己教学水平的提升,多搜集资料、了解相关最新动态,及时掌握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及岗位所需技能,认真钻研教学艺术,了解学生,做到因材施教。

总之,机电类中职物理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挖掘物理内涵,展现其奥妙与魅力,坚持知识与技能并重原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专业课打好扎实的基础。

[1]李友田,机电类专业的中职物理课程改革与实践,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2014(13)。

[2]周瑞苏,机电专业中上好物理学科之我见,中国科技财富2012(6)。

刘素真(1980-),女,河南省周口市人,硕士研究生,河南省工业学校讲师,从事理论物理及物理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机电类物理课专业课程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
体育院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模式构建与探索
通信手段
答非所问
浅谈机电类创业人才能力的培养
中职学校机电类“双师型”教师培养探究
动起来的物理课
神奇的液体表面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