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军事家形象

2015-07-17 04:48李兰柱
科学中国人 2015年12期
关键词:袁绍吕布三国演义

李兰柱

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县刘家台乡中学

论《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军事家形象

李兰柱

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县刘家台乡中学

曹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与文学家。在他的一生中有许多创造性的成就,如消灭军阀、打击豪强、发展生产、任人唯贤、以法治国、繁荣文化等,顺应了历史的潮流,成为千古流名的“治世之能人”,但同时也穷兵黩武、滥杀无辜,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因为他的自私与奸诈,加上过人的天赋,使得他又成为了“乱世奸雄”。由于曹操这一历史人物确实具有多重性,要还其真实面目就不仅仅是一个“是”还是“非”的问题,就必须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和观点对其人及其所处的历史背景进行系统整体性的分析,才能得出实事求是的结论。本文论述的是《三国演义》中突显曹操军事家形象的一面。

曹操;《三国演义》;军事家;形象

曹操是中国历史上优秀的军事家,他著的《孙子注》是中华民族的军事宝库中璀璨的明珠,他的战略、战术及统帅才能更为突出,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明的战略

在曹操屯田驻兵发展军需时,袁绍、袁术、吕布和张绣等军阀对曹操虎视眈眈,曹操面对这些敌手,制定了由近及远、先弱后强、拉拢分化、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他先讨伐张绣遭到惨败,以致长子曹昂、侄儿曹安民、爱将典韦等都死于非命,但在张绣后来主动投降时不计前仇,张绣为扬武将军,并与之结为儿女亲家。此举首先是壮大了自己的军事力量,再者使得自己天下英雄形象得以流传于世,以至于后来官渡之战后期,袁绍手下的许多将领都毫不犹豫地前来投奔,从而越战越强。在对付吕布与袁术时,他先写信给吕布,表示愿意共同对敌,一起辅佐朝庭,引得有勇无谋的吕布与袁术相互火并,当双方实力均得以消耗时,他坐收渔翁之利,逐袁术于淮水之南,斩吕布于白门楼上。在与袁绍决战官渡之前,曹操力排众议,先出其不意地进攻徐州,逐走了新到徐州的刘备。在完全解决了后顾之忧后,才与袁绍军队交锋,并大败袁绍,进而全部控制了冀、并、幽、青四州,从而奠定了北方的统一局面。从曹操的战略制定及实施来看,这些都是相当成功的。所以,无论是在史家笔下,还是文学作品中,都不否认曹操是一名优秀的军事战略家,这是符合史实的。

二、灵活的战术

官渡之战初期,他先以声东击西的战术调动敌军,歼灭了白马地区的颜良部队,造成了战役的局部优势;又指挥军队丢弃辎重马匹,造成敌军阵形的混乱,而击溃文丑部队。在战争相持阶段,他采用制造“霹雳车”、挖长沟等战术来弥补自己军队人数上的不足,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阻遏敌军进攻达三个月之久,为后来的战略反击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在决战阶段,他善于捕捉战机,紧紧地把握住进攻袁绍的粮草基地——乌巢,这个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环节,倾全力迅速攻下乌巢,从而全盘皆活,夺得决战的胜券,使得官渡之战成为了人类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典范,这与曹操高超的战争指挥艺术是密不可分的。曹操在其一生的征战中,其高明的战术发挥得淋漓尽致,如他在平定西凉时,用离间计使马超、韩遂相互火并;在进攻汉中时,夜袭阳平关等无一不表明他是位战术高明的军事家,就连他的对手们也对他的战争指挥才能非常佩服。刘备称他为“能”,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道:“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这是比较客观公正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曹操在这一点上也是符合史实的,他的许多战术也多为后人所效法。

三、优秀的统帅

战争不仅是力量的对决,更是智慧的较量,所以孙子很早就指出“多算则胜,少算则败。”曹操在这方面为后世之人作了很好的榜样。因为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可许多人的能力结合在一起,就会变得十分强大。曹操本是一位敢于决断的人,但他在每次军事行动前,都广泛征求谋士们的意见,他手下的谋士们,大至对整个战略发展目标的制定,对每一次大的军事行动的战略战术的确定,小至对每一仗的具体打法,都能做出积极的参预,并贡献自己的意见。曹操在听取他们的意见后,往往是择其善者而行之,绝对不因谋士的出身、亲疏、资格等因素而不采纳好的意见。如荀彧初从袁绍处投奔他时,劝他深根固本、挟天子以令诸侯等,都被他一一采纳。曹操兼听明察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曹操在官渡之战中采纳刚投奔过来的许攸的建议而全力攻占乌巢,一举消灭了袁绍的主力。正是因为曹操用人惟才,兼听明察,择其善者而从之,才使得自己能征善战。

四、杰出的英雄

在曹操三十年的戎马关山,南征北战的军旅生涯中,他亲冒矢石,出生入死,几陷绝境,但却百折不挠,一旦认定目标,便镌而不舍。在征吕布时,虽中计兵败,几乎生擒但当群下问安时,他却大笑曰:“误中匹夫之计,来日必报之。”赤壁之战是曹操一生用兵中输得最惨的一次。这次竞争几乎使曹操全军覆没,但他并不是一至残败便一蹶不振。他败后,便退回北方,休养生息,未几便又军威大振。在打江山和坐江山(他是未加冕的帝王)的几十年生涯中,虽然也曾痛哭失师,惜折良才(如三哭郭嘉等),但更多的一面是积极乐观,雍容大度的。如他不杀陈琳,说陈琳之文可愈头风,青梅黄酒,横槊赋诗无不十分风流潇洒,即使倒霉时也并不心慌意乱,总能在瞬息万变的紧急关头,保持最清醒的头脑,这很适合今天的“以微笑面对人生”这句。说到笑。曹操笑得最令人难忘的恐怕是曹操在赤壁兵败走华容道中的三次大笑了。这三次大笑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共同特点,即当形势危机,众将皆以为应当愁眉不展,胆寒心惊时,曹操却反而发出了胜利时也难得一见的大笑。曹操在面对暂时的失败时,甚至是严重的失败时,也能够保持乐观的态度,并且能及时把这种乐观的态度外化为极富感染力的身体语言,表情语言,从而起到稳定军心,振奋士气的作用。其这种性情与毛泽东所说的,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光明,看到希望。应该说是有内在的统一性的。因此聂绀弩老先生说:曹操有豁达之风,均非周瑜所能梦见。

[1]罗贯中著,《三国演义》,岳麓书社

[2]陈寿著,《三国志》,岳麓书社

[3]鲁迅著,《中国小说史略》,人民文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袁绍吕布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骗了你多少年
史学家为何给吕布“差评”
大话三国志
吕布其实有情义?
眼力与气度
夜话三国之吕布致命弱点
袁绍其实不无能
三国鼎立之袁绍杀宦官(下)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