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基于生态环境建设的林业发展对策

2015-07-17 04:48杨焕军
科学中国人 2015年12期
关键词:林业农村建设

杨焕军

尚志国有林场管理局元宝林场

新农村基于生态环境建设的林业发展对策

杨焕军

尚志国有林场管理局元宝林场

从上世纪开始我国进入了科技、社会高速发展的时期。并且从上世纪中期开始,尤其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科技、教育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并且我国农村的生产、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在这些成绩中,有一部分是通过过渡开采自然资源或是破坏自然资源而换来的,这不但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程度的破坏,也导致了诸多生态安全问题的出现,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新农村;生态环境;林业发展;开采;破坏

前言

在最近一段时期,在我国农村经济不断持续稳步发展的同时,农业综合开发的规模以及乡镇工业发展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也逐渐增加,这种情况的出现都对农村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使得农村的环境受到了极大的污染,就现阶段农村生态环境的整体发展情况来讲,并不是很好。但是人们对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并不够,也没有形成有效的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相关体系,这就造成了很多农村地区依然以发展地方工业、经济为主,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并不重视。

1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现状

就目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的现状来讲,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主要表现在西部农村与东部农村的之间的差异,沿海农村与山区农村之间的差异,近郊农村与偏僻农村之间的差异,但是从目前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总体情况来看其农村生态情况的并不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具体体现:

1.1 在大多数的农村,天然的森林都被大量的砍伐,甚至存在砍伐殆尽的情况,虽然农村也在尽可能饿种植人造森林,但是人造森林的植被结构品种单一,这就造成了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缺失,使得生物物种出现大量的减少,使得农村干旱、洪水等自然灾害出现的频率增加。

1.2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草地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退化,并且处于中度退化以上的草地面积达到1亿平房百米以上,并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的呈现出扩大的趋势。

1.3 我国农村水环境问题比较大,特别是在南方的一些地区,水体的污染情况越发的严重,目前我国乡镇每年所排放的废水量近50亿吨。同时我国农村的一些江河、水库以及湖泊等都出现了严重的营养化,这使得我国的农业可用水资源量急剧减少。

生态系统的失衡以及环境的恶化在影响各种物质在生产的同时也对人类生存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这也进一步的反映出,农村生态系统对于人们生活的影响更为深远。

2 、林业在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林业与农业自古以来都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对于农民来讲,林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方式。但是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待林业,他不仅仅可以为农民增加收入,更重要的是林业是保护农业以及农村自然环境的重要屏障,如果林业被破坏,就会对农业以及农民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甚至会影响,农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可以适当的建造防护林,当防护林逐渐长大具有一定规模的时候,便会对气候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同时也兼顾着防风固沙以及防止水土流失、缓解土地沙漠化的作用。

2.1 通过大力发展林业,可以有效的方式水土流失,通过建设农田周边的防护林,可以有效的调节径流,避免风沙对土壤的冲刷,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土壤的固氮能力,提升土壤的含氮量控制农民对氮肥的使用量。

2.2 通过在农田附近建造防护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农田周围的气温以及水分的含量,确保农作物的丰收,同时也可以为社会提供一些木材以及林业产品。

3 、我国新农村发展的对策

新农村林业建设的内涵与一般意义上的建设新农村既有相同之处,又有自身的特点,不能把建设新农村的内容照搬到林业建设中。新农村林业建设可以概括为“生态良好、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社会和谐”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林业发展的若干对策如下:

3.1 以公共财政支出为主,多渠道筹集乡村林业基金

长期以来,资金短缺一直是制约农村林业发展的瓶颈。当前,农村林业的分类经营改革、林业工程逐步开展等都需要国家政策扶持林业,给林业注入稳定可靠的基金流。农村林业提供生态和社会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林业生产就会产生“搭便车”的行为,不愿投资于这部分公共产品,造成农村林业公共品供给的低效率甚至无效率。政府是公共利益的代表,又是公共产品的供给者,这也决定了农村林业公共产品的部分需要财政资金来投资。

3.2 轻税薄费,还利于民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相对落后,森林覆盖率也很低,生态环境脆弱,这与生态环境的改善要求存有一定差距,对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也非常不利。植树造林、进行天然林保护是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因此必须针对我国的财政状况,发动全社会的力量,协调好各方的利益关系,建立适合我国国情、林情的林业税费体系。

3.3 提高林业科学技术水平,加强林业科技推广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实现现代化最根本和重要的元素,也是实现林业现代化的主要动力和决定因素。科技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力,已经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农村林业现代化的发展离不开投入、政策和机制等一系列的因素,但最根本的还是要依靠科学技术,要依靠科技来武装林业,把科技创新作为现代化发展的动力,不断推行农村林业现代化的发展。强化科技的开发利用和推广工作必须针对林区特点,要抓住实用关键技术,如选优良林种、集约栽培、林产品贮藏、保鲜、加工利用等技术,提高林区经济发展的利技含量。

4 、结语

农村经济快速、稳定的发展,致使农村生态环境破坏加重,农村生态环境状况不容乐观;天然林乱砍乱伐;草地退化;水域污染;化肥农药给农田带来污染等等。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成为一个新的课题。而现今,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相当大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由于农村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亲和力低、与社会发展融合度不高这些原因,在很多地区,农村生态、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们对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不够重视,建设力度不够。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的目标,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需要。

[1]郑四渭著.森林环境可持续发展管理问题研究.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态学.自然科学学科发展发展战略,科学出版社,1997

[3]朱春全,森林可持续经营国际进程及生态区域经济.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

[4]支玲,从中外退耕还林北京看我国以粮代赈目标的多样性,林业经济,2001

猜你喜欢
林业农村建设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land produces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人大建设》建设人大的故事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