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有效教学策略简析

2015-07-17 01:13王雯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兴趣实践信息技术

王雯

摘 要: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也成为大家工作生活中不看缺少的一部分。初中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与接班人,无论是毕业后直接走向社会还是进一步深造,信息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他们未来的学习发展。本文笔者就自身数年来的信息技术教学经验以及学习心得入手,从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学习目标的明确、学习兴趣的激发、教学情境的创设、学生能力的提升、教学实践的实施等几个角度谈一下我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一些教学经验。

关键词:信息技术;兴趣;情境;能力;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6-336-01

一、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在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只是简单的引导学生去认识一些计算机的基本认知、教会一些基本操作技能,加上课堂上教师对于课堂纪律要求不严格,学生自身的学习认知不明确,学习目标不明确,很多学生都认为新兴技术课就是一节“放风课”,导致科课堂教学效率相对较低。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标准规定了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目标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与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对于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能够以课程标准的要求为指导,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提升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综合认知,为日后的学习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兴趣

《论语》中提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可见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效率、个人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意义。新课改以来确定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主体地位,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与学习感知,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师能够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为教学的有效进行打好基础。比如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运用自身对于信息的搜集、处理,对于计算机的技能展示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让他们感受到拥有了良好的信息技术技能之后能够不仅提升自身的综合知识水平,还能够获取更多的知识,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通过学习效果的演示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在班上组建信息技术学习小组,让大家在课下时间进行一些“研究成果展示”,比如制作的贺卡、动画短片等等,通过学生们之间的学习交流与成果展示来带动其他同学的学习热情,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注重教学有效情境创设

俗话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环境对于人的影响是深远的,课堂学习氛围、课堂的学习情境对于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信息技术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既有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也有一些实践技能训练。但是在农村学校,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参差不齐、学习认知各不相同,在课堂上对于知识的理解也会存在差异,所以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情境,通过情境的引导教学来加深学生的学习感知,提升教学的效率。例如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设立障疑,将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相关的情境,使学生处于良好的智力背景下,引起学生的认识兴趣和认识矛盾,激起探究的愿望,造成一种心理紧张,产生解决问题的自觉意向。例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以提问开启一节课,之后引导学生以解决问题的形式来进行知识的学习、掌握,提升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另外教师也可以创设游戏情境:如果学生对信息技术产生兴趣,就会产生参与意识,这就成为孩子们学习信息技术的动力。在教学过程中,为了避免枯燥、抽象的理论知识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可以把要学的知识设计成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到知识,例如在认识键盘的时候可以通过金山打字通的游戏模式引导学生进行键盘的快速识别明海可以采用比赛的游戏形式促进学生对于键盘的的记忆、运用……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情境创设,就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做好学生综合技能提升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提到: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项注重创造的课程,信息技术也是一项人文与科学相融合的课程,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实践技能锻炼以及学生的情感认知、学习意识培养都有积极的促进意义。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能够认识到信息技术课程对于学生的重要影响,善于运用各个教学步骤来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以便能够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综合能力提升,更好的实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比如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信息的搜集来了解时事,提升自身的知识素养;通过相关材料的搜集来对事物进行综合认知,提升学生的综合认知能力;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思维技能以及实践操作能力;通过信息技术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拓宽学生的学习途径,让他们能够科学的进行计算机的运用,成为信息技术运用的“掌控者”,而不是成为“电子鸦片”的“俘虏”。

五、加强学生实践操作训练

有个成语叫“学以致用”,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要求学生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提升学生对学习目的认识度,让学生提升学习的感知,为教学的有效进行打好基础。同时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师也要适当的引导学生进行实践运用,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及时的转化为实践技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比如教师在每节课之后都可以给學生布置一些作业,让他们进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将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进行自我感知与体验,并进行运用,加深学习的印象,巩固学习的效率。

总之,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注重自身的教学引导,同时也要加强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学习自主性的培养,只有二者相互协作、相互促进,才能够更好的提升信息技术教学的综合效果。

猜你喜欢
兴趣实践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